甘孜战疫最前线—— 你们守护生命,我们守护你们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甘孜医院见闻
众志成城,全员战“疫”。
◎甘孜日报记者李娅妮肖宵 文/图
这个农历春节每每泪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很多城市“生病”了,很多家庭“分离”了,很多游子“漂泊”了……此情此景,就如武汉作家方方所言:“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幸好,这座山不止个人扛着。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护身心周全、为生命接力,家国上下在扛着、医护人员在扛着、公安民警在扛着、干部群众在扛着、热心人士在扛着……扛着的方式各有不同,扛着的目的却高度一致——纵有千难万险,定要同舟共济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截至2月8日24时,甘孜州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7例,赓即被转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甘孜医院(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传染病区进行隔离治疗。
2月6日,本报记者“全副武装”走进这处没有硝烟的战场,在院本部通过视频连线得以探访疫情防治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和“势必‘丢翻’新冠病毒”的部分患者,直击他们抗击疫情的真实场面,深感“非常之举阻击非常之疫”的振奋力量和融融暖意。
坚守——在战斗最前线
“特对不住我妈妈,成天担心我们夫妻二人不说,还总一个人带着我俩2岁的宝宝。”微信那头,原本思路清晰、口齿伶俐的四郎巴珍一度哽咽无话。
平复一瞬后,她向记者坦言:“谁会不想回家?我恨不能一举歼灭疫情,让病患恢复健康、使同事正常作息。”这位从业十年的90后护士,其丈夫也是该院耳鼻喉科的一名医护人员。
自疫情发生以来,巴珍始终坚守岗位、日夜奋战一线,没回过家、没接过娃、没见过丈夫,传染病区副主任杨建蓉对她如是评价:“巴珍和科室娃娃些一样,都是嘴上‘念家’。真轮到外出接病患、进隔离区看顾病人,越是急难险重的活路,越是争先恐后抢到上。”
“年三十晚,我当值夜班。科室同仁和ICU医生星夜奔赴色达县,往返千里接回了全州第一例武汉籍疑似病人。”巴珍表示,经过此前不间断的专题培训,大家觉着身心似乎都做好了应战的准备,但除夕那晚还是不由感叹疫情原来离所有人都如此之近。
华灯初上时,她在小心翼翼地穿防护服、戴护目镜;万家灯火时,她在逐一查看病患生命体征;阖家共叙时,她在向医患宣教疫情防护新知识;深夜酣眠时,她在“零死角”洒扫除尘、消毒病区。
当被记者问及这段时日的难处,巴珍毫不迟疑地答道:“一开始,脱防护服令人忐忑不已,不能触碰到防护服外层的任何部位,任何一个失误,都可能埋下一个雷。”如今,传染病区全员经过一次次见缝插针的练习,人人都能熟练穿脱。
虽然,厚达数层的防护服一穿至少三小时,脸上常挂着专业医学护目镜勒出的道道印痕,不喝水、不上洗手间成为通用“小窍门”,每天盼着妈妈发来儿子的视频……可即便如此,巴珍却说,她的战“疫”时间一点不孤单。
有“智囊团”专家领路,也有“战斗队”同事应援,还有社会各界的牵挂。对此,她直言:“自己和广大医务工作者被公众关切,很欣慰和感动,这份认可更像是枚‘定心丸’,持续增强一线全员战胜疫情的信心、决心。”
牵挂——在广阔天地间
巴珍所说的社会关切,具体是指康定热心市民王鑫(应受访人要求,此为化名)一家的暖心举动。
2月3日,农历大年初十,天气干冷,阳光明媚。巴珍所在的传染病区收到了一份暖心的礼物——
一封笔迹稚嫩的感谢信、一个少女感爆棚的蛋糕、四袋满满当当的食物和日用品。
王鑫向记者回忆:“我们站在警戒线外,把袋子挨个递给站在警戒线里面的医护人员,只道了句‘辛苦保重’,就离开了。”坐在回家的车上,一家人一路无言。王鑫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其实大家都在偷偷抹泪。
“警戒线一拉,线内、线外像极了两个隔绝对立的世界。视觉冲击感太强了,一线工作者们太不容易了!”王鑫介绍,当时出来接受“心意”的几位白衣天使红着眼不断道谢,双方都不敢对视彼此,也不敢多说一句话,大家都谨小慎微地呵护着这份默契,就怕哪一个没绷出惹哭众人。
谈及这次送礼的始末,王鑫回应初衷并非“高大上”。之前,在微信家人群中,姐姐夫妇二人呼吁——非一线人员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即可,还是将紧俏的N95口罩留给医护人员。亲友们不仅纷纷响应,还在群内开始自发捐款,希望由姐姐姐夫二人牵头,通过正规渠道采买一批靠谱的N95口罩,捐给州内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定点医院。可由于种种情况,采买愿望落空。全家人遂另谋用这笔“善款”购买一些营养食品和生活用品表达心意。
那一天,也恰好是王鑫4岁女儿的生日。“我和女儿打趣,问她能不能把漂亮蛋糕送给医生阿姨和护士姐姐?没想到,女儿干干脆脆同意了!”
于是,“礼物”中便多了一个写着“平安归来,一个不少”字样,装饰着金灿灿皇冠图案的蛋糕。采访最后,王鑫的话掷地有声:“‘征用’了女儿的生日蛋糕,13岁侄女一笔一划书写了感谢信,我们能捐的物资不多、体量不大、价值也不高,但这份简单的心意却是我们一家人向医护人员表达感恩的最直接方式。”
2月7日,立春已过去三天了,康定的气温似乎有所回升,阳光大喇喇地照耀着这片依旧摄人心魄的雪域高原。记者写完稿,回味着王鑫的话,心中暖流涌动。
守望——在黎明破晓前
“您的家人、朋友和我们医务工作者与您一起并肩作战,您一定能战胜疾病,恢复健康!”2月5日下午,正在传染病区接受治疗的患者多先生,收到了一张来自州医院党委、工会、团委共同制作的新春贺卡。当护士用藏语将贺卡上的文字一一念与他听时,51岁他眼中泛出了泪花。
2月1日上午,居住在道孚县的多先生感觉身体不适,有发烧、呼吸困难等状况,惊觉和村里“大喇叭”中宣传的“肺炎”症状竟有些相似,随即前往当地医院就诊。第二天,他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赓即被转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甘孜医院(州人民医院)传染病区进行隔离治疗。
“刚听说要被隔离时非常紧张,想到了各种情况,感觉自己要不行了。”镜头前,多先生说,被确诊后十分恐惧,但随着治疗的深入,情绪和身体逐渐好转,“特别是转入州定点医院后,才发现自己顾虑得太多了。这里的医疗条件很好,医生和护士的照顾很细致!”
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2月4日起,多先生的病情明显好转。不但能吃能喝能睡,还能时常在病房里活动身体。“现在我每天都和家人视频通话,大家都很关心我。”而收到新春贺卡,却是他没想到的。
“一个人在病房非常想家,看到贺卡,听到护士念出祝福的话,好像回到了家中,那一刻眼泪不自觉就流下来了!”多先生说,医生护士为了治疗他们,不能回家,自己有些愧疚,“希望自己快点好,疫情早点过去!”和多先生同日收到新春贺卡的,还有湖北武汉籍患者叶先生。
1月24日入院接受治疗后,叶先生的身体已逐渐康复,现在他每天都用手机在网上浏览新闻。“有医护人员的悉心治疗与照顾,我一定会恢复健康,武汉、中国也一定会战胜这次疫情!”面对镜头,叶先生充满信心。
用心倾听、细心诊断、耐心沟通、精心治疗、热心疏导……连日奋战中,传染病区所有医护人员用连日来的忘我付出,换来一个个好消息。
“目前,收治到我们医院的所有确诊患者,病情都有所好转。”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甘孜医院(州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副主任杨建蓉说,医疗工作者的使命就是在危机时冲锋坚守,“我相信,医护人员坚守一线守望相助是值得的,胜利终将属于我们”。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作为甘孜州唯一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甘孜医院被指定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接到任务后,1月24日除夕夜至25日大年初一上午,我们连夜集中力量紧急转移传染病区患者,严格消毒病房,调整出传染病区共26个病房52张床位专门用于隔离病人的收治。”该院副院长吴丹表示,传染病区是甘孜州抗击疫情的主战场,全体医护人员一定会牢牢守住这个阵地,“抗击疫情期间,医院党员干部、医护技、行政人员纷纷主动请战,为生命站岗!目前,大家士气高昂,传染病区高效运转。”
据悉,在诊疗方式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甘孜医院此次也取得了新的突破。吴丹介绍,此次医院成功搭建5G远程会诊平台,与四川省医疗救治专家组联线视频会诊,让患者得到了优质医疗服务。同时,医院党委也定期连线看望传染病区一线人员,给予业务指导和关心慰藉。
医院将全面加强院感防控工作。“现在已经进入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医院更是核心阵地,决不能出现‘蚁穴溃堤’的情况。”采访中,吴丹再三重申,将落实全院全员全程排查制度,分批次对医院所有相关人员进行一次大检查,“所有医护人员、病人及其家属都要接受医学检查,初步估算超过5000人。工作量虽然大,但必须这样做!”
这群不害怕感染、选择逆行的人,替人民群众牢牢守护好了最后一道防线。
采访最后,记者问吴丹,有没有考虑过自身的安全? 这位身穿白大褂的“战士”回答:“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记者手记
在甘孜,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投入到疫情防治第一线,一封封请战书、一张张变形的脸、一个个坚挺的背影、一次次千里奔袭、一夜夜坚守病房,正是为了我们的平安。
英雄逆行,他们挺身而出的身影,一如从前!他们践行医者誓言,心中皆是天职所在;他们曾经在“战场”佳绩无数,这场硬仗他们仍旧誓言抗争到底、夺取胜利!
他们,就是你们!
即使困难重重,即使挑战诸多,即使艰险无比。我们相信,在你们的守护下,119万甘孜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你们无畏无惧,守护甘孜。
我们愿坚守到底,守护你们。
新闻推荐
甘孜日报讯年末岁尾,既是生产、需求旺季,也是事故易发、多发期,色达县结合冬季和年底安全生产工作特点,深刻汲取事故教训,严格...
色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色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