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甘孜,触摸长征

绵阳日报 2021-05-23 07:42 大字

□王月娥(游仙)

建党百年之际,为了追寻心底那一抹耀眼的红,为了靠近那条红色的长征之路,为了能轻轻触摸那红色的脉搏,5月初,我和几个同事相约西行,去往甘孜藏族自治州。

触摸长征,触摸红色印记。历经6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泸定县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走进纪念馆大门,迎面墙上的巨幅浮雕旁“十三根铁链,扛起一个共和国”的大字赫然在目,我的心为之一颤,那血雨腥风的画面随之浮现在脑际。展示墙上一幕幕生动的画面吸引着我们的目光,或游移、或聚焦、或凝望、或定格。读着那简洁而激烈的文字,我们屏住呼吸心潮澎湃,忘记了移动脚步。一件件烈士遗物静静躺在陈列柜里,铭刻着那段英勇不屈的时光。战士铁甲今犹在,红色精神代代传。历史的烽烟不会散去,它一直萦绕在我们的心头。

触摸长征,触摸革命记忆。来到泸定桥,亲身感受这座桥的不朽魅力。泸定桥,一座如此简陋的桥,十三根铁链上铺了几块木板;泸定桥,一座十分惊险的桥,桥下是湍急的大渡河水;泸定桥,一座飞跃峡谷的桥,它是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泸定桥,一座用毛泽东诗词建筑起万代牢固的桥,“大渡桥横铁索寒”;泸定桥,一座被新中国曙光照亮千秋永存的桥,扛起一个共和国的脊梁之桥。

泸定桥,一座跨越激流的桥。我们走在桥上,脚踏木板,手扶铁链,仍需小心翼翼,那不时晃动的桥身让脚下哗哗作响的水流更急、更凶险,滔滔的轰鸣声不绝于耳。摇摇晃晃中,我的脚趾抠得紧紧的,手心也沁出了汗,我想起了曾经学过的课文《飞夺泸定桥》中有这样的句子——“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在这样的亲历中,我对课文的中心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迫在眉睫的战斗形势,风雨交加的恶劣环境,狂妄嚣张的敌军气焰,这些严峻的考验没有吓倒英勇的红军战士,他们不怕困难、挺身而出、骁勇善战、一举得胜,才有了我们如今的朗朗晴日、河水清清。

触摸长征,触摸时代脉搏。离开泸定,大巴车载着我们继续前行,我的心头还晃荡着根根铮铮铁索,那些关于革命战争的红色记忆铺天盖地般涌出来。“哇,真漂亮!”同事的欢呼声打断了我的沉思,抬眼望去,“川藏第一桥”五个红色大字映入眼帘,原来已行驶到雅康高速泸定大渡河兴康特大桥了。我百度了一下:兴康特大桥是一座建立在高地震烈度带、高海拔的钢桁梁悬索桥。其建造的难度开创了世界多项第一,由于在高地震烈度带、复杂风场及温度场苛刻的建造条件下完成制造,也被现代网络亲切地称为“网红桥”。工程师们在大桥建设初期要解决诸多难题,如地形复杂、生态环境薄弱、地质勘探无法进行、气候条件恶劣、施工困难等等问题。最后确定架设悬索桥,在这个地理位置上造悬索桥,其难度可与“难于登天”相比,当时工程师所画草图成吨以上。这些新时代的建设者,他们如红军战士一般,克服重重困难,大桥最终落成。他们再一次用事实证明: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触摸长征,触摸幸福生活。我们当晚的住宿地在新都桥镇,翻越折多山时,天色已晚,天上下起了淅沥的小雨。随着海拔的升高,后来竟飘起了纷扬的雪花,一天历四季,大家惊呼不已。暮色越来越浓,车窗外闪过的不再是密密的灌木丛,取而代之的是一簇簇亮眼的灯光,那是路边一家家民宿和经营餐饮的店铺,隐约可见就餐的游客正觥筹交错。顺利抵达酒店后,我们品尝着香喷喷的烤羊肉、热腾腾的酥油茶,不禁感叹如今的生活太幸福了,想想当初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苦条件,真是天壤之别啊!这盛世,来之不易;这盛世,终究如愿!

墨石公园是我们此行的终点站,伫立在山间的凉亭边,面对宽广的草甸、起伏的雪山、迷人的藏寨和眼前奇幻的墨石,我不禁轻吟起一代伟人的诗句: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新闻推荐

甘孜前2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6%

四川经济日报甘孜讯(刘波记者杨琦)3月17日,记者从甘孜州经信局获悉,今年1-2月,甘孜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6%。其中,全州...

泸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定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