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鼓了农牧民“钱袋子” 九龙县连续三年获省级改革示范和农民增收奖

甘孜日报 2020-03-20 00:46 大字

错落有序的呷尔镇华丘新村。

◎县融媒体中心 喜群 杨祖花 文/图

春分渐近,地处甘孜州东南门户的九龙县早已是一片花的海洋,金色的油菜花、红艳的桃花,为九龙增色添彩的同时,也带来了春天的喜讯:“2019年,九龙县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369元,比上年增长10.5%”。省委、省政府日前印发《关于表扬2019年度全省农村改革和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市、区)的通报》,九龙县荣获“全省农民增收先进县”称号。

这是继2017年、2018年分别荣获“全省重大农村改革任务推进示范县”和“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后,九龙县获得的又一项殊荣。

年增收超过10%,是什么让九龙县农牧民的“钱袋子”又鼓了许多?

“惠农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农业农村改革深入发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九龙县委主要负责人一语破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形成农牧民多元化增收机制,助推九龙农牧民持续增收。”

鼓足“钱袋子”,过上好日子。如今的九龙,水泥公路通村入户、美丽新村散布乡间、产业基地各有特色,正绘就一幅安逸九龙的美好生活画卷。

乡村公路100%通达硬化 夯实农牧民增收基础

“国家政策好,硬化路修到家家户户门口。无论是送学生上学、买生活用品,还是看病,都很方便。”对乌拉溪镇坡上村大牛场组村民潘乌来而言,这些年最让他高兴的事,就是硬化公路修到了家门口。

曾经,坡上村大牛场组与外界的通道,只有一条建在崖壁上的骡马道。这条长两公里的骡马道,十分陡峭难行。薄弱的农村交通基础条件,不仅导致村民出行难,更制约着农业发展,使村民增收乏力。

要致富先修路。畅通村民增收“毛细血管”,九龙县着力从改善基础设施上下功夫。按照“潜心打基础、奋力促跨越”的思路,着力补齐农村交通基础“短板”。

经过连年的农村交通会战,截至目前,九龙县已实现乡(镇)公路通畅率达100%,建制村公路硬化率达100%,临崖3米以上农村公路安保工程覆盖率达100%;累计建成农村公路1276公里,实现村村通硬化路,安全饮水全覆盖。

如今潘乌来和乡亲们出村,汽车可以开到家门口,不用担心走悬崖边的骡马道了,大伙感叹“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

近年来,九龙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仅体现在公路交通上,更体现在乡村振兴的规划实施。仅2019年,全县就编制完成乡村振兴“1+5+18”规划。全年新建垃圾房54个,简易垃圾处理厂5个,新增农村污水处理管网6000米,新建公厕10所,新(改)建农村户用厕所2799户。乌拉溪镇成功创建为甘孜州乡村振兴先进乡(镇),伍须、里伍等7个村成功创建为甘孜州乡村振兴示范村;华丘村等5个村成功创建甘孜州“最美村寨”;同时创建省级文明村1个、州级文明村30个。

推动特色产业提档升级 激发农牧民增收动力

促增收,产业兴旺是基础。九龙县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和地理条件,坚持走“名特精优”的产业化路子,优化形成牦牛、花椒、核桃、魔芋、茶叶“五朵金花”+生物药材、特种养殖、特色果蔬立体农业产业发展思路,持续推动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做大做强的重要抓手,强力推进九龙牦牛、九龙花椒、天乡茶叶、毛驴、生猪、中藏药等6个农业产业园区(基地)建设。

特色产业结构提档升级,助力老百姓脱贫增收。乌拉溪镇石头沟村村民落伍木卡因身有残疾,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无法外出务工,如何解决增收难题?在该乡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借助特色产业的发展,落伍木卡在家力所能及地养猪、种花椒,也开辟出一条增收路。目前家里存栏生猪10余头,花椒种植面积6亩。2019年落伍木卡家仅特色种养一项,就收入21000多元。

乃渠镇烂碉村在九龙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采取租赁贫困户土地的方式,种植70亩特色中药材半夏,同时聘用贫困劳动力务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截至目前,九龙县已发展茶园4000余亩,建成花椒基地3.63万亩,核桃基地6.67万亩,种植中藏药材3400亩。扶持发展涉农企业25家,其中州级龙头企业3家、农民合作社511个,有两个国家级示范社、8个省级示范合作社。

通过产业体系优化调整要效益,九龙县还构建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的发展体系,延伸产业链条,推广“互联网+”“旅游+”“共享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的高效农业产业体系。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全面落实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在持续完善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方面,九龙县探索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牧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模式,在引进工商资本的同时,按照“共建、共创、共享”的原则,积极动员村集体和群众通过住宅、土地、林地、资金入股或务工的方式参与建设,激活农村“沉睡的资源”,形成“企业+村集体+农户”“租金保底+股份分红”“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或二次结算”等多种利益分配方式,构建企业与农户共赢的机制。

切实促进就业创业 拓宽农牧民增收路径

路子越宽,增收“底火”才会越烧越旺。为改变农牧民群众收入来源单一的情况,九龙县整合就业创业政策、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创业培训和返乡创业培训,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245个;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每人每年4800元,共计590余万元。同时,连续举办广东省东莞市、成都市青白江区对口援助九龙县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登记383人,达成就业意向195人,围绕民族手工艺、现代农业加工,吸纳600余名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县域内龙头企业、专合组织着力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

为增加农牧民转移性收入,九龙县严格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统筹县财政资金2633.4万元,全面兑现耕地地力保护补助、退耕还林补贴、生态公益林补贴、教育免费及资助、养老金、医疗补助等各类政策性惠农补贴补助,确保各项转移性收入及时足额到位。

为增加农牧民财产性收入,九龙县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广“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基地+农户”“订单+最低收购价+利润返还”等模式,让龙头企业“挑大梁”、专合组织“做主力”、当地群众“广参与”,推进企业、专合组织、农户等主体间紧密联接;探索土地流转入股、集体或个人资产入股、小额信贷入股、财政产业扶持资金股权量化等方式,让贫困群众“资源变资产、资金转股金、农民变股民”,共享企业发展红利。截至目前,全县共流转土地6536亩,群众入股专合组织8376人,广大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实现了“土地流转得租金、劳务合作得薪金、股份分红得股金、产品卖出得售金”的多元增收目标。

“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农牧民增收工作受到一定影响,但总体来看持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面对2020年的农牧民增收工作,九龙县委主要负责人信心十足,“九龙县有信心、有决心、有底气完成‘到2020年农牧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目标。”

新闻推荐

杨庆华同志简历

杨庆华,男,汉族,1964年5月生,四川康定人,1981年9月参加工作,198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国家开放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现...

九龙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九龙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