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五一”到甘孜来一盘非遗游!

甘孜日报 2020-05-01 00:56 大字

甘孜县格萨尔王城。得荣学羌舞蹈。

◎川报观察记者 吴晓铃

“五一”长达5天的假期就要到了。出国游?出省游?好像都不太现实。宅家,又太浪费。这个美丽的季节和这个充裕的假期,不妨往四川的甘孜州走一走。

记者了解到,今年“五一”,甘孜州开放的非遗体验中心多达上百个,仅省级以上的体验中心就有8处。此时,春意已踏上雪域。让我们暂离城市,一起踏上寻找这片神秘净土的大美非遗文化之旅,去真切地接触与感知一下,这片孕育出香巴拉文化、格萨尔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茶马古道文化等一系列非遗文化的雪域风采。跟当地的手工艺匠人大师近距离接触一下,去寻找和发现这里不朽文化魅力背后的各种动人故事。

甘孜州是三大藏文化之康巴文化的发祥地,这里不仅有世人所向往的绝美、古朴、壮丽的雪域高地风景。现在,在这片神奇净土之上,因其历史渊源流长,厚重的人文底蕴更与瑰丽多彩的人类文明交相辉映。

甘孜州境内十八个县,几乎县县有非遗,处处可寻传统手艺人。

现存甘孜州境内的藏地非遗手工艺类型有唐卡、雕版、泥塑、金属锻造、药泥面具制作、酥油花制作、皮具制作等。而且这些传统手工艺的传授方式大多都是家族传承,是完全原生态的自然延续发展。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所有精美绝伦的甘孜藏地手工艺,皆是这里手艺匠人大师们呕心沥血的心手相传。

我们可以沿着318国道自驾到德格印经院,在这里感受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雕版技艺;可以在德格麦宿片区民族手工艺体验基地,亲自动手制作一下黑陶;可以在白玉河坡金属锻造技艺体验基地感受如何打制藏刀。白玉县河坡藏民族手工艺历史可追溯到唐代,现在,河坡民族手工艺产品主要有刀具、佛具、马具、生活饰品、生活用品五大类;可以在新龙县寻访药泥面具制作;可以在色达看完宏伟的寺庙建筑后,再寻访唐卡的画师带走一幅作品……

作为承载人类历史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甘孜州境内,可谓数不胜数。同时,这里还有着丰富的体现藏地人民历史文化价值独有的藏地非遗手工艺文化。一直以来,这里文化人才荟萃,特别是传统手工技艺类能工巧匠辈出,据不完全统计,散落在全国藏区及内地大师级人才共计两千余人。

近些年来,甘孜州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及文化人才的培育,尤其特别强调要以甘孜文化塑造文化甘孜的理念,着力提升甘孜文化产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之下,甘孜州得以呈现出难得的非遗文化大繁荣和非遗人才大兴旺的情景。

“五一”,来一趟不一样的非遗之旅吧!

不过,小编特别要提醒大家,“五一”假期出游一定要注意做好自身防疫防护,不扎堆、不拥挤,行前先预约,错峰旅游,做到游得安心、安全、安逸。

新闻推荐

甘孜县 群防群护保森林草原安全

甘孜日报讯“恩珠,我们往这边去看看。”4月15日一大早,甘孜县斯俄乡吉绒达村护林员它吉与“搭档”一早就开始了每天必干的...

甘孜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甘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