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萨尔王与苏轼 雪域传奇 文坛巨星

成都商报 2021-03-28 00:56 大字

2017年7月,首批四川历史名人名单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闳、扬雄、诸葛亮、武则天、李白、杜甫、苏轼、杨慎10位历史名人入选。

2020年6月,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名单出炉,文翁、司马相如、陈寿、常璩、陈子昂、薛涛、格萨尔王、张栻、秦九韶、李调元10位历史名人入选。

这二十位值得传颂的历史名人唤起我们翻开书本,沿着他们的足迹,找寻历史脉络。今天我们介绍的是格萨尔王(约公元1038年~1119年)和苏轼(公元1037~1101年)。

他们一个是传奇英雄,一个是豪放诗人,他们的生活背景都是在北宋时期,他们生前也都曾造福一方百姓,并得到后人长久的纪念和敬仰。

格萨尔王

制服邪恶的光辉战神

藏族英雄,一生除暴安良,南征北战,在金沙江上游和黄河上游地区统一了大小150多个部落,以他为原型形成的口述史诗《格萨尔王传》长达百万行,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现已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幼流放草原 一战成名夺王位

出生于1938年的藏族老作家降边嘉措是四川甘孜州人,主要从事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和藏族当代文学的研究和翻译,出版有《格萨尔王全传》、《走进格萨尔》《<格萨尔>论》等著作。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罗一洋也曾撰文讲述格萨尔王的故事。

根据这些著作和文字,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格萨尔王的传奇人生。

格萨尔王出生在今甘孜州德格县阿须草原,取名“觉日”。当时,他们所在地区的掌管首领是觉日的舅舅晁同。舅舅担忧觉日聪慧过人,将来很可能成为夺取自己位置的人选,于是想方设法压制和迫害觉日,甚至谎称觉日母子为妖魔幻化,将他们流放。

12岁那年,觉日在兄长嘉查协噶的协助下悄悄返回部落,在岭氏大、中、小三系举行的赛马盛会上,一举夺魁,一战成名后获得王位,成为格萨尔王,并迎娶珠姆为妻,从此开始南征北战的戎马生涯。

传说在格萨尔王15岁时,他便率岭国战士征战魔地“得域”,斩杀魔王鲁赞国王陀达之头颅,化“得域”为止恶向善的净土,使“得域”百姓生活平安幸福。

一生南征北战

建立统一政权

格萨尔王在“得域”生活了9年,将该地治理得井井有条。他24岁那年,霍尔·白帐王入侵岭国,抢走王妃。格萨尔王得知消息后火速出征,杀死霍尔·白帐王,降伏霍尔地区,偕同王妃凯旋而归。

这就是霍岭大战,也是《格萨尔》史诗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

接着,格萨尔33岁时,又夺取了姜岭大战的胜利:姜国萨旦王意图夺取岭国境内的盐海,格萨尔王与众岭国将士经过与姜国君臣一系列斗智斗勇的争斗,最终消灭了史诗中“四魔”之一的姜王萨旦。

姜岭大战也是很多专家认定格萨尔王实有其人的一个重要证据。在新旧《唐书》等汉族正史和《云南志》等地方志中,都留下了关于吐蕃与南诏之间曾发生战争的只言片语的记载,其中提到了昆明城盐池的归属在双方之间数次转移,这些史实被看作是《格萨尔王传》“姜岭大战”中岭人和姜人争夺盐海战争的历史原型。

格萨尔王一生南征北战,36岁时取得门岭大战的胜利,40岁与大食交战,征服了大食财宝王;42岁他到卡切地方消灭了卡切赤赞王;直到他68岁时,还征服了南边的尼泊尔大米宗,69岁时则征服了白热绵羊宗。

通过四处征战,格萨尔王统一了周围大大小小150多个部落,在今川、青、藏三省相连的藏区建立了统一政权,结束了吐蕃崩溃后长达数百年的部落纷争局面。所以,后世的人将格萨尔王视为一个能制服和战胜一切邪恶的光辉战神。

百万诗行的传奇

世界史诗之冠

以格萨尔为原型形成的口述史诗《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英雄史诗,有120部、100万诗行、2000多万字。仅就篇幅来讲,比古代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古希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古印度的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这些世界上最著名的史诗的总和还要长,堪称世界史诗之冠。

著名作家阿来也以格萨尔王为原型写过一本小说《格萨尔王》,为此阿来花了三年时间游历德格、甘孜、康定、道孚、炉霍、色达等县,寻访格萨尔王的各种传说,研究了很多关于格萨尔王的著作和资料,并与降边嘉措等学者一起进行考察。

如今,在甘孜州仍有多处格萨尔王出生地的遗迹——阿须草原遗迹、格萨尔王古都森周达泽宗遗址、格萨尔王妃珠姆官寨遗址、岭国大将出生地及战争遗址等。

以格萨尔王为题材的唐卡、石刻、绘画等艺术遗产,一直流传于民间。比如,在四川德格宗钦寺、昌都、阿坝、甘南等地的寺庙中,有不少格萨尔的唐卡、塑像和道具等遗物。

苏轼

纵观古往今来 难觅出其右者

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天才全能型”作家。其散文、诗词和书画,均代表了当时文坛和书画界的最高水准。他在农业、水利、医药、军事、音乐、烹饪、养生等领域亦著述甚丰,创造极广。

乌台诗案 大难不死

1037年1月8日,苏轼出生于眉山,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把自己的学识品行教授给苏轼与幼子苏辙。三苏父子中,以苏轼最为有名。

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他一生好交友、 好美食,好品茗,好游山林。

苏轼首次出川赴京,是参加朝廷科举考试。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苏轼清新洒脱的文风,深得欧阳修的赏识。

在欧阳修的提携赞扬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24岁的苏轼开始了仕途生涯,他在地方任职时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

43岁时,苏轼被调为湖州知州。上任后,他给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他的政敌利用。他们还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说苏轼“愚弄朝廷,妄自尊大”、讽刺朝廷,莽撞无礼。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

于是,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苏轼下狱一百零三日,险遭杀身之祸。幸亏宋太宗赵匡胤当年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他总算躲过一劫。

苏轼被贬后,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作。公务之余,他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在这时起的。

东山再起,造福一方

苏轼在47岁时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子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得到批准。

一年后,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苏轼很快被召回,但他在朝廷对新旧两党都要抨击,于是干脆主动申请外调。

苏轼曾两度在杭州为官,带领杭州人民治理西湖。他在今日湖心亭一带全湖景深之处,建立了石塔三座,疏浚出来的大量淤泥,被置于湖中,成为一条连接西湖南北岸的长堤,后人将这道长堤称为苏堤,在这一“冠名”之中,留下了人们对苏轼的怀念和崇敬。

西湖侧畔曾有一座安乐坊,是一家看病住院不收钱的公立慈善医院,其创始人正是苏轼——宋哲宗元祐六年,也就是1090年春季,杭州突发疫情,苏轼下令多做稠粥和药剂,并筹集白银2000两设立病坊,免费为患者看病。

回顾苏轼的仕途生涯,所到之处皆造福一方:密州,捕蝗抗灾,收养弃儿;惠州,引泉入城,供百姓饮用;儋州的东坡医所,各地的东坡井、东坡书院……不胜枚举。他善政的事迹,令后人心怀感恩。

文擅天下 画开先河

苏轼一生留下2700多首诗歌、340余首词和体裁多样、卷帙浩繁的散文著作,他的文章被广为传颂,被誉为豪放词开宗立派之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更成为“千古绝唱”。

他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并驾齐驱,是公认的北宋文坛领袖人物,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有“苏文擅天下”之誉,并同为“唐宋八大家”。

他是思想大家:各种思想融会贯通,博采众长,涉及天道人性、治国理政、人生哲思、艺术美学等诸多领域。他的治国理念是减少不必要的战争,民富则国富,要“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保护和谋取百姓的利益。

他是书画大师,书法上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在绘画上,是中国“文人画”之开先河者,他还对传统民间音乐的收集、整理、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苏轼也是公认的美食家,被贬惠州后,他爱上荔枝的美味:“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黄州时,四野荒城在他眼中是“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苏轼强大乐观的内心,直到今天仍带给我们积极面对生活的动力。林语堂曾称苏轼为“秉性难改的乐天派”,纵观古往今来,难觅出其右者。(文/阿米)

新闻推荐

从小作坊到“大车间” 这本文化扶贫经念“活”了

从小作坊到“大车间”这本文化扶贫经念“活”了十月十七日,德格县麦宿民族手工艺扶贫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制作手工艺品。四...

德格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德格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