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通婚礼闹“花夜”

四川经济日报 2020-12-04 07:11 大字

□ 魏奎德(巴中)

鱼通片区是甘孜州康定市下辖的一个行政区域,数十个村庄坐落在大渡河沿岸青山绿水间。除了已保存上百年的土司官寨遗址外,令我最神往的还有鱼通婚礼上的闹“花夜”。

一个月前,一个忘年之交邀我前去参加他的婚礼,地点在鱼通片区捧塔乡新兴下村的新娘家里。我满心欢喜,如约而至。

去年我在康定小住了半年,初知鱼通片区位于康定市东北部,距市区和丹巴县各70公里左右。捧塔乡与周边的三舍乡、金汤乡合称为上鱼通;姑咱镇、时济乡、前溪乡、舍联乡和麦崩乡合称为下鱼通。上鱼通和下鱼通居住着一个族群,他们自称贵琼人,当地汉语方言译为鱼通人。

秋阳照射在逶迤的大渡河上,河面泛起金黄色的鳞片,河谷两岸灰白相间的村寨错落有致,炊烟袅袅,屋前屋后数不尽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橙红色的柿子,在阳光的衬托下,发出耀眼的光芒,好一幅藏乡画廊。

几经峰回路转,我们到达了新娘家。新娘家所在的新兴下村处在一个大平坝上,坝上栽满了苹果树、猕猴桃树等花果,最令我惊叹的是那棵四五个人才能合围的核桃树,数不清的水果干果悬挂枝头,散发出浓烈的果香。村子里都是族亲,男女老少都穿着盛装来到婚礼现场,人头攒动,熙熙攘攘。

鱼通的婚礼独树一帜,新娘出嫁前的晚上要闹“花夜”。闹“花夜”实际上就是表演节目,每家每户必须要出节目,数量不限,但最低表演一个。除了新娘本人及其兄弟姐妹们要表演节目,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她的父母也要上台表演。鱼通人似乎会说话就能唱歌,会走路就能跳舞。我被台上的舞蹈深深吸引,这些舞蹈自然大方酣畅舒展,有牵手围成圆圈的,有圆圈中穿插其他队形的,其服装的样式和色彩颇具少数民族特色。他们边舞边唱,舞姿翩跹,歌声悠扬,既刚劲有力,又柔美飘逸。我不禁讨教身边一位与我年龄相仿的老人:

“这舞蹈叫什么名字?”

“鱼通锅庄。”

“你是什么民族?”

“贵琼人,就是鱼通藏族。”

“跳的锅庄舞是你们特有的?”

“喔呀喔呀(是的是的),我们这里没有一个人不会跳,节庆婚宴必不可少。”

闹“花夜”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宵夜,族人们要选派威望高的老辈一一给客人敬上自酿的粮食酒和葡萄酒,下酒菜是当地合作社自产自销的农家土菜,荤素搭配,解馋过瘾。把酒言欢中,我得知这一地区既是藏汉羌彝走廊和茶马贸易交通的交叉地带,又是多元文化接融和沉积区域,加之时光的流逝和形势的发展,鱼通人在思想观念、精神文化等许多方面已经和汉民族融为一体,比如闹“花夜”和我的家乡巴中的“歇客”意思相近,内容相同。这使我眼界大开,备受裨益。

翌日上午结婚典礼结束后,我缓缓地行走在村寨的水泥路上,迎面而来几个鱼通人。我定眼一看,正是昨晚闹“花夜”的几位老人。我打量着他们的装束,只见男子穿青色或黑色长布衫,用布带束腰,外面套着用动物皮加工做成的褂子,用青布缠着大盘头。妇女也穿青黑色长衫,头包方形青色头帕,头帕绣有五彩花边,发辫用青蓝红绒线盘于头帕之上。腰间系有围腰帕,上窄下宽,边缘用蓝色绒线或绿色布条做装饰一一简直精美雅致到令人震撼!我又向他们请教了:

“你们平时也穿这么漂亮吗?”

“节日喜庆时是这样,平时劳作要素净一些。”

“你们的头帕盘得那么大,它有多长?”

“三丈多吧!”一个老者笑盈盈地比划着。

我咋舌了!

离开捧塔,下山返程,眼目中是银光闪烁的雪山,晴空飞翔的雄鹰,漫山遍野的格桑花,身边大渡河的碧波。脑海中仍不断地回放着闹“花夜”的每一个醉美场景,那洁白的哈达,“扎西德勒”的良好祝福,新郎新娘的甜蜜笑颜,热情好客的乡亲,盛大筵席上牦牛肉的浓香,以及我和鱼通老乡们的友好交流,都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不消失的美好记忆。

新闻推荐

兴业银行成都分行 助力开绕村脱贫致富

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格宗乡开绕村距离乡政府25公里,位于“两州三县”交界地,是国电猴子岩水电站主要影响区,分河坝、上寨、下...

丹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丹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