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档案诉说历史变革 关注保护档案镜鉴未来
4月12日下午,“川滇边务大臣衙门档案展”开展仪式在四川省档案学校举行,这是省档案馆首次尝试以宣传馆藏国家重点档案珍品为主题的档案展,生动还原了清朝大臣赵尔丰等在川边推行改土归流、兴办教育和医疗、发展交通、推广屯田、繁荣经济等的历史事实。对于了解和研究清末川边历史具有重要价值,对维护国家主权完整、治理四川藏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关人员为展览揭幕
展馆里有讲解员为观展人员讲解
精选130余份档案
多形式展现历史变革
此次活动由四川省档案馆主办,四川省档案学校协办。当天,省档案馆和省档案学校相关负责人以及学校部分师生参加开展仪式并参观展览。
川滇边务大臣是1906年清政府为因应英、俄等帝国主义对西藏的蚕食,巩固西南边陲、维护国家统一、经营川边藏区而特别设置的官职,负责处理川边改土归流及农垦、通商、开矿、兴学等新政事务,其辖区东起打箭炉(今康定),西至丹达山,南抵云南维西、中甸,北至青海玉树,衙门设在巴安(今巴塘),存在时间为光绪三十二年至宣统三年(1906年至1911年)。
赵尔丰是首任也是在职时间最长的川滇边务大臣,他和代理川滇边务大臣傅嵩炑在川边苦心经营6年,留下了大量弥足珍贵的档案,这些档案就是人们今天所称的清代川滇边务大臣衙门档案。
省档案馆为便于社会各界有效利用馆藏川滇边务大臣衙门档案,先后对全部档案拍摄了缩微胶片,进行了数字化,建立了专题数据库,目前正抓紧开展相关编研出版工作。此次展览,正是在上述工作基础上,经过精心筹划举办的。
展览从11400余件档案中精选130余份,以档案的视角,从衙门设置、川边新政和特色档案3个方面、10个单元,采用讲解、视频、照片、文字、图表等多元形式,向参观者徐徐展开历史画卷,有助于人们了解清末大变局中川边藏区的历史变革。
目前,省档案馆珍藏川滇边务大臣衙门档案1193卷、11400余件,对于了解和研究清末川边历史具有重要价值,对维护国家主权完整、治理四川藏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全力配合精心布展
在雅展览持续至6月底
省档案馆相关负责人表示,选择雅安作为此次展览举办地,是因为雅安是通向川边藏区的必经之地,是当年川藏茶马古道的起始地,同时也是在清末川边改土归流基础上设置的西康省省会所在地,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与川边和西藏有紧密的历史联系和交流。
走进四川省档案学校,一幢幢砖木结构的西康省时期老建筑映入眼帘,灰色砖墙、砖红色铺地石板、长满苔藓的行道树透出古色古香的韵味。四川省档案学校是原西康省委党校所在地,保留了大量西康省时期的建筑,这些建筑大多修筑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既是雅安市的历史建筑,也是省级文物。在这里举办“川滇边务大臣衙门档案展”相得益彰,历史的厚重感与沧桑感相互融合,让观展者身临其境。
在“川滇边务大臣衙门档案展”档案展馆内,赵尔丰经营川边时留下的大炮、上奏皇帝的奏章底稿复印件以及一张张黑白灰的历史老旧照片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那些逐渐远去的年代。
四川省档案学校作为省档案馆下属单位,接到布展通知后,成立了多个工作小组与省档案馆对接沟通。将原校史展览馆内的物件腾空,并优化内部环境,作为“川滇边务大臣衙门档案展”展览场地。同时,培养了一批普通话较好的师生讲解员,为前来观展的人员进行讲解,做好后勤服务。
省档案馆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向社会展示川滇边务大臣衙门档案的真实面貌,宣传珍贵档案文献、展示档案的文化特性,引起人们共鸣,不忘峥嵘岁月,珍惜当下美好,共同关注和保护档案,更好地传承文化,镜鉴未来。
“川滇边务大臣衙门档案展”将在雅安展览至6月底,7月后移至省档案馆继续展出。
本报记者彭艳霞
新闻推荐
123645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张磊文/图山高谷深,重峦叠嶂,平均海拔4000米,这里的人们仿佛生活在云端;迎风斗雪,交通不便,民...
巴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巴塘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