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我“不认识”的李贵平(节选)

华西都市报 2020-12-02 03:07 大字

书评 ◎ 庞惊涛

读李贵平《穿越横断山的南丝之路》这部遗著,越来越觉得,我“不认识”李贵平了。

或者说,我以前认识的李贵平,都流于皮相,而未及灵魂,尤其未触及他思想与感情的潜流与蓄变。知其人方可论其作,现在,我只能倒过来,通过读其作,追念这个不太认识的故友了。

他越来越像一个“偏执狂”和洁癖症候者。在《横断山,回荡千年的远征之歌》这篇前言里,我不认识的李贵平调集了他深厚的历史地理学素养,为我们呈现了一部南丝之路与横断山关系的极简史,其笔力雄劲、考据扎实、现实寄望深情绵密,是《历史光影里的茶马古道》等前作所没有呈现的散文家气象与思想者底质,更是对文字千锤万凿、力求臻至极致的“文字偏执狂”和深度文字洁癖症候者。我敢说,这两个“毛病”都是他离开我们的前两年才患上的,有一些不可救药的架势。

他有强烈的“窥私欲”。对那些一眼就能洞明价值与质地的历史地理场域,或者说前人已备说的“熟地”,他毫无兴趣,甚至从心理上表达了他的唾弃。他放任自己的窥私欲潜滋暗长,用500度以上的近视眼,“偷窥”那些冒失的行脚者、探奇寻幽的旅人尚未进入的处女地,用镜头巨细无遗地“高清扫描”,然后带回家,关在书房里品咂、回味、联想。意念与情感联通之后,一些带着他私人色彩和意会的文字便由此产生。举凡簇桥上空的机杼声、金花老镇的大戏台以及云贵高原的“闯入者”,都是他笔下窥私的成果。

穿越本报讯 敬畏南丝路(节选)

◎ 向朝阳

《穿越横断山的“南丝之路”》(简称《南丝之路》),贵哥的第四本书,也是《茶马古道》的“妹妹篇”。“敬畏”,贵哥精选这个词作为《后记》的标题,这比一般的“致敬”更加严肃七八倍,深刻表明他对南丝之路的真切了解。所谓“无知者无畏”,对于我等孤陋寡闻的“坐家”而言,南丝之路仅仅作为一个名词存在于茶言酒话的“小角楼”,无论如何也不好意思说出“敬畏”一词的。

2019年6月的一天,本来烈日当头,晴空高照,贵哥跟随一支专业考察队考察南丝路,翻过格聂神山抵达波密乡,天象突然变脸,“天降暴雨冰雹,白雾弥漫山谷……”如此景象与白骨精、黑风怪的出场背景何其相似。更为诡异的是,领头的陈教授突发肠绞痛,疼痛难忍,差点性命难保,这与唐僧差点成就妖怪们的“蒸笼席”又何其相似。

最初,贵哥以记者身份踏上南丝路,可谓利用“职务之便”,报社给他的使命是采访考察队,写好“本报讯”。也许是为了寻找横断山里的盘丝洞,或者马帮里的小白龙,送走考察队之后,贵哥又多次“私访”南丝路,以实现他的“侠客梦,远行梦”。簇桥机杼、金花戏台、东汉路碑、石门雄关、马帮山歌、尔苏方言……采访本里不断增添新故事,以作家的思维集腋成裘,最终成就了《茶马古道》与《南丝之路》两部本版书。

《南丝之路》是四川省作家协会和成都文学院的重点扶持作品。在尚无一页成稿的前提下,仅凭一个题目就博得两家专业机构的青睐,我想绝非口才能做到的。评委们都是火眼金睛,看中的是南丝路这个稀缺题材。此前,南丝路的信息多半以“本报讯”的形式出现,偶尔可见一斑,实在难窥全豹,《南丝之路》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如今,“全豹版”《南丝之路》已经穿越横断山,摆在评委们的案头,无论评委们最终打多少分,贵哥都不会在意的,他在意的是兑现揭榜时的承诺,在意的是穿越“贵平”这个名号,证明“贵在行走”不平凡。

新闻推荐

双流 深入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本报讯(记者刘冰玉)近日,双流区法院副院长李学艺及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刘启洪带领立案庭、行装办、法警大队等部门干警前...

巴塘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巴塘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