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搬迁走出穷境 光伏发电助农增收再送一程
在甘孜州巴塘县,偏远的普达村、甲英村、波戈西村在双流区对口支援下,实现易地搬迁走出穷境。但帮扶没有就此告一段落,扶贫扶智,激活产业,双流区还立足当地充足的阳光资源,因势利导为村落建起了光伏发电场,并引入社会力量为当地引种优质的胭脂脆桃,正描绘一幅汉藏携手共奔小康的美好画卷。
易地搬迁
最偏远最贫困的村民走出深山
巴塘县甲英乡地势偏僻,距离县城120余公里,平均海拔4600米,气候恶劣。
“当地的田地种不出足够的粮食,更种不出足够的蔬菜,基本不能实现温饱自足。全乡人口1299人,其中建卡贫困户114户,605人。”当地干部介绍,由于环境恶劣,在2016年之前,该乡是巴塘县唯一不通公路的乡,村民到县城要用2天以上的时间;全乡缺水、更不通电,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十分困难。
2017年,巴塘县借助双流区和广东省中山市的援建平台,正式启动了甲英整体易地搬迁项目。甲英乡易地搬迁主要涉及三个行政村,共有87户,392人,分别是:普达村20户、96人,甲英村18户、84人,波戈西村49户、212人。
经过努力,搬迁项目于2018年5月初动工兴建,克服了项目资金少、搬迁选址难、建设风险大、项目工期紧等困难,仅用半年时间,于11月底全面完成房建、总平等工作,并于12月1日组织所有村民全面入住。
本次搬迁标志着巴塘最偏远最贫困的村民们真正走出深山、挪出穷窝、喜迁新居,走出脱贫奔康的坚实步伐。
激活产业
光伏发电为居民带来实在收益
“挪出穷窝”只是第一步,如何进一步“走出穷境”?又成了摆在援藏干部面前的大事。
“光伏发电,咋个样?”望着家家户户被晒得明晃晃的屋顶,援藏干部们脑海里顿时有了灵感。
有了方向,道路从此变得明朗——巴塘县委县政府牵头,县扶贫移民局、县发改局、双流援建指挥部等多方力量申请,“巴塘县甲英乡波戈西村光伏扶贫电站”项目得到批准。
建设资金双流区援助800万元,材料进场了,群众在村上干部的带领下,积极投工投劳帮助搬运。项目2018年3月启动,同年12月26日竣工,2019年1月8日通过州级验收,1月15日通过省级验收,2月27日成功并网发电……
“按照巴塘的长年有效日照时间平均值1700小时计算,初步预算年发电量110万千瓦时,按照0.75元每千瓦时的上网标杆电价计算,年收入预计为80余万元。”当地干部算起这笔增收的账——在兑现全县189户435人重点残疾人口和无劳动力人口保障收入每人每年1000元的扶贫资金后,除去运维费用,余下资金将全部纳入搬迁群众的集体收益,用于解决安置点公益性岗位工资和群众收益,预计安置点搬迁群众每户每年增收1000余元以上,每人的集体收益更是翻了几十番。
社会援助
双流合作社千里送来致富桃树
住着新房,有了集体经济,村民们还能不能增加点别的收入渠道?
在双流区牵线搭桥下,远近闻名的双流区胜利牧山香梨合作社捐赠资金16万余元,购买 “胭脂脆桃”1800余株,并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在甲英乡易地搬迁点周围20余亩地里全面种植。
如今,甲英搬迁点房前屋后种下的桃树已经挂上了些许的果实,“桃蹊甲英”宣告全面建成。
双流牧山果业协会会长杨先东介绍,巴塘的季节比内地晚,胭脂脆桃在6、7月份成熟,正好是藏区旅游旺季,一定会卖个好价钱。
如今,桃园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也为下一步发展旅游经济,实现产业互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扶贫先扶志,救贫不救懒,”甲英乡乡长扎西次仁说道,“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又培育一个个脱贫致富的平台,给藏区群众致富奔康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今后将进一步完善后续帮扶措施,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带领大家用勤劳的双手主动脱贫致富,创建美好幸福的生活。”
本报记者 陈方耀
新闻推荐
巴塘县举行防控新冠肺炎应急演练 增强战胜疫病信心决心 提高疫情防控能力水平? 李康现场观摩
甘孜日报讯为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治原则,提...
巴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巴塘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