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是一种自我关照的表达方式

甘肃经济日报 2020-11-28 00:33 大字

王欣,1977年生于兰州。1999毕业于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美术教育专业,2007年获硕士学位。2013年赴欧洲艺术考察。2014年至2015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2016年参加意大利艺术研究院油画高级研修班。现为兰州交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天佑美术馆馆长。甘肃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农工党甘肃画院副院长;甘肃省新媒体艺术协会理事,甘肃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在省级、国家级展览中获奖,在国家级、省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作品二十余篇幅;参与多项社科类科研项目;出版专著《画里·画外》《艺术·设计·生活——北欧四国、西班牙、葡萄牙艺术考察笔记》;创作连环画作品《坚守永昌》《从梨园口到红石窝》。2011年在甘肃省美术馆举办“含英咀华·西部风情”四人油画展;2016年在省博物馆美术馆举办“西行漫记”个人油画作品展。2017年在上海举办“西行之约”个人油画作品展。

《牧歌》180×102㎝2016

《伊犁姑娘》60×50㎝2018

《侧面》50×40㎝2017

《碌曲》50×70㎝2020

《若尔盖》50×70㎝ 2019

《会川的树林》30×40㎝ 2019

《尼巴沟的牧场》50×70㎝2020

《黑水草场》50×70㎝ 2020

眼前画面里的雪山草地,大漠戈壁,黄土沟壑、雅丹地貌,无一不是西部的风土人情。此情此景唤醒着我们记忆中这片土地厚重的颜色、坚毅的性格。流经河西走廊的黑河水冰冷而凝重,空气的重量和沉甸甸的心情,令我们从画面的自然中感受到一种纯粹,这种纯粹不再是一种面对实景的原始感受,而是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人们正在失落的一种精神。这些画面不只是对西部这片土地的简单记录,更是准确地记录着王欣这些年行走西部的足迹和思考。

王欣的作品中风景居多。“风景”自文艺复兴至17世纪之后成为完全独立的艺术形态,并呈现人类面对自然的某种文化状态,“自然”是艺术家和“风景”之间的被描述者,是一个因主体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概念。大自然是有生命的,对这种生命的认识和表现,是艺术家的主体投射。对于艺术语言的思考在王欣近几年的创作中越来越迫切地被追问着。2015年是他在创作和个人思考中的转折点,多少年来“写生”对他而言犹如“日志”般日常,在这个日常的基础状态中,引发他在教学和个人创作中的各种实践和思考。

西北地处亚欧大陆的腹地,涵盖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王欣出生在这里,成长于这里,这片土地给予他对生命质感的体验和艺术创作源源不断的源泉。写生一直是王欣习惯的创作方式之一,他的许多作品都出自写生。但是2015年以后,他开始不再把逼真的“再现”作为创作追求的目的,这些当然源于他在画面以外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更多的体验。尤其鲜明的是这之后的写生并不是为了获得真实的实景空间和视觉感受,而是为了获得置身苍茫山野才会被抽离并调动的情感状态。这样的状态抽离于都市的繁杂和浮华之外,更能让他在对景挥洒中调动思考的纯粹力量。以自己熟悉而又陌生的生命环境给自己孤独的自省时刻,这个时刻包含着单纯,却也是他最能够与自己深刻对话的时刻。不断地舍弃自我的过程常常是艰辛而痛苦的,这条路依旧漫长。对现今的王欣而言,仍然还有许多具体的技术与艺术上的问题要解决,但他的这段行走却越来越坚定而有力。

王欣的绘画已开始试图不再像传统绘画那样再现客观世界,也不像抽象绘画那样纯粹从内心世界出发去解释自然,而是以一种纯粹视觉和精神的投射表达出对现实景象的生命态度。面对传统和面对当代文化不再是相矛盾的焦点,也不会是画面中仅仅被符号化的形式。同样,在这个概念中我们意识到,没有纯粹的风景,只有不同时空与文化语境中的风景。一系列的问题形成了王欣自2015年以来的思考线索,即使他的画面还在这个意识的不断探索中,他就已经让自己迈出了一大步,艺术创作的过程正是他以人格为对象的修行过程。(本文作者刘燕

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新闻推荐

碌曲尕海镇 开展“厉行勤俭节约 制止餐饮浪费”专项督查

本报碌曲讯近日,碌曲县尕海镇纪委在全镇开展“厉行勤俭节约、制止餐饮浪费”专项督查。专项督查活动由乡镇纪委牵...

碌曲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碌曲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