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雪光濯洗的尘世 黑小白诗集《黑白之间》读后
我和黑小白都从小生活在雪域高原。雪是我们离不开的话题,是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却又是深深融在生命和诗歌里的情感寄托,雪光濯洗、照亮了我们平凡的每一个日子。屈指算来,和黑小白认识近二十年,可以说,他的诗歌创作我是比较熟悉的,或者说,我是他诗歌创作过程的见证者之一。我们时常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一隅,在漫长的冬天里,饮茶谈诗,以雪为题,抒写各自的感受,交流创作的心得。尽管窗外寒风呼啸,但我们内心却因诗而温暖,像火炉上的茶壶,用滚烫的情怀交给生活一份赤诚、热爱和追求。
黑小白的诗集《黑白之间》是中国作家协会帮扶临潭以来实施“文化润心、文学助力、扶志扶智”举措中的一项成果。这也是他的首部诗集,从最初的选稿、改稿到定稿,无数个夜晚,我们都沉浸在他以诗歌构建的心灵家园里,乐此不疲。最终选定了他近年来创作的208首诗歌,分了四个小辑,即,“被雪光濯洗的尘世”“青草有洁净的肺”“离云朵和阳光最近的地方”“光阴里萌生的心愿”。
他的诗歌大都短小凝炼,以短见长。大多数诗在十行至十五行之间,有的诗只有短短几行,比如《回家》:“树叶落光了//一个孩子扯着串起来的黄叶/在秋风里奔跑/像是把一群无处可去的鸟雀领回家”。这首诗尽管只有短短四行,也没有华丽词藻和生僻词汇的堆砌,但诗意却颇为饱满,体现了作者在个体与群体、自我与世界之间寻找融合的精神追求。他将自己从生活场景中抽离出来,以旁观者的视角进行描述,有着强烈的画面感,是对生活场景的再现,对生命的一种审视。再比如《胜者》:“他迷上了游戏/在游戏中/他不止一次地打败了/那个在生活中他从未赢过的人”。这首诗口语化特征较为突出,语言朴实,却深刻揭示了“弱者”的另一种生存精神,有着“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效,极具诗歌张力。
黑小白的诗歌意象大都相对单一,所寄托的情感却是多重的、丰富的。他的诗歌意象以“雪”偏多,兼有风、田野、河流、天空、鸟虫等。我前面提到了,雪是离不开的话题,也是他诗歌的主要构成意象。“雪落到哪里,哪里就空了/没有一个地方,能存下雪的洁白/记忆落到哪里,哪里就满了/其余的时光,都空了”,“更多的时候,我在一个人的雪地里/看见尘世间的众人各奔东西”……在诗集《黑白之间》里,几乎有一半诗歌写到了雪,但他对雪赋予的含义不尽相同。再比如《距离》:“到凌晨只有两个小时/到天亮只有一个月亮的距离/到年老只有数十次叶落的距离//然而,到我深爱着的你/遥不可及”。这首短诗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描绘,初读似乎平淡无奇,再读却直抵心灵,渗透着他对生活和爱情的深情。尽管如此,这首诗却不是脱离生活的,相反是因为热爱生活,才从习以为常的生活中发掘了丰富的诗意,“遥不可及”延伸了时间的长度,也扩展了空间的广度,体现了他对爱情的深刻体验,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
黑小白诗歌的另一个特征是,以微小事物勾勒人和自然的生存图景。他在《蚂蚱》一诗中写道:“大部分的蚂蚱哑了/他们预感到自己的命运后决定沉默/还有一些蚂蚱的叫声/像镰刀上的阳光,明亮而尖锐/其中一只折了腿的蚂蚱/倔强地站立在草茎上,振翅高歌”。他以“蚂蚱”这一具象的小动物,写到了万物的兴盛和衰败。他的不少诗歌,往往通过叶子、蚂蚱、麻雀等弱小的事物,体现生生不息的生命,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他并没有囿于自我的小天地,作为一名诗人,他有着较强的写作自觉,这也是一个写作者不可或缺的素养。
黑小白说,诗歌是疼痛的声音。
是的,一个诗人,首先应善于观察和思考,而不是闭门造车,要用心感受生命在成长中的力量和坚韧,要把自己放在生活里煎熬,在感同身受中将个人体验提炼为共性的情感认识。或许,因我和他相似的生存环境和成长经历,我们的诗歌是有共性的,即诗歌风格都较为悲凉,但又寄予温暖和希望,正如他写的两句诗:“唯一让尘世丰盈的/是无处不在的阳光”。我们都认为一首诗不应该承担太多的东西,也不应该用绚丽的语言来包装,要尽量用简单朴素的语言,表达深刻的诗意和生活的底蕴。
生活中的他乐观、开朗,与其悲凉的诗风截然相反,就像我们所生活的黑土地和长年洁白的积雪,像黑夜和白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强烈的对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生命最真实的本色,是被雪光濯洗下的尘世,是情感的、空间的,也是时间的。其间,是万物的欣荣枯衰,它们之间既黑白分明,又相互交替,存在着内在相连的自然规律。或许,这就是《黑白之间》带给我的启迪。
新闻推荐
本报临潭讯12月21日,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汪尚学赴临潭县冶力关甘南州全域旅游培训基地(扶贫车间)调研指导工作,安排部...
临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临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