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改铸忠魂 血染渠江终不悔

达州日报 2021-06-09 10:17 大字

张元昌,又名张梦侠,字觉人,生于1906年,是川东地下党的早期革命活动家,对川东党的建设、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

张家祖籍在达县城西外的张家湾,后迁入城内正南街居住,其父张晓初在一家绸缎铺当裁缝。张元昌在家是老大,10来岁便成了小货郎,沿街叫卖针头麻线。后在亲戚帮助下,张元昌进了绥定(达县旧称)第一高小读书。清贫的家境、黑暗的现实,使张元昌从小感到社会的不平等。

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达县成立了“五卅”后援会。

张元昌是联中学生会的负责人,同时是达县工商学联合会的领导成员。他经常慷慨激昂地在群众会上演讲,带领学生示威游行,抵制日货。他夜以继日地工作、奔走,与中共地下党组织接上了关系。利用“青年书报社”把一些宣传品夹在书籍中散发出去,还经常深夜化装到“实业所”去向工人散发。

因向往投身大革命,1927年春,张元昌到武汉报考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因成绩优异,为北伐军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所器重,担任北伐军学兵连连长。他在学兵中以共产党激进分子著称。

大革命失败后,张元昌到成都做地下工作,由于叛徒告密,不幸被捕。

敌人妄图从张元昌嘴里掏出党的组织情况及党员名单。面对敌人的酷刑拷问,张元昌一口咬定自己是到成都找饭吃的,其他一概不知。由于没有口供和任何证据,无法定案。党组织及达县旅蓉同乡会在学生中凑足一百六十块大洋,才让张元昌获得保释。组织上派人将他送到成都东较场四圣医院医治。

伤愈后,张元昌辗转来到上海,经庞佑渝介绍,于1932年春到川军周绍轩旅当少校副官。周绍轩旅属川军范绍增部,旅部驻扎在大竹。张元昌到大竹后与中共地下党组织接上了关系,同时,凭借他的精明和才干深得周绍轩的信任,不多久便被提升为代理副官长。

张元昌在大竹抓城市卫生、搞“模范城市”、禁烟毒,把县城秩序治理得井井有条。还组织“话剧社”,自编自导,演出宣传抗日的话剧,深受市民欢迎。周绍轩见其才华出众,半年后,将他正式任命为中校副官长。

张元昌一面应付着周绍轩,一面暗中在士兵和下级军官中做工作,开展活动。旨在给党拉起一支队伍在川东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兵变,以策应鄂豫皖红军入川。为此,川东党组织还输送了一批地下党员到部队来。

趁周绍轩旅的参谋长离开部队去上海“走私”的机会,张元昌给党组织写信,要求派一名军事人员来担任参谋长,以促使武装兵变。在此关键时刻,却发生了意外。当时大竹掀起“清共”活动,党的大竹、邻水支部遭破坏,失去组织关系的颜白秋为寻找党的组织,主动接近张元昌,经过接触和了解,两人相爱了。但颜白秋的家庭和当地封建势力群起反对,周部反动军官恶意攻击。周绍轩风闻张元昌有激进思想,害怕部队“赤化”,趁机解除了张元昌的职务。

张元昌与颜白秋逃到达县万家坝,后又到渠县三汇镇,经人告密被抓。在渠县狱中,张元昌常倚窗向北眺望,盼望红军早日到来。后经周梦熊等20余名教育界和地方知名人士联名具保,张元昌才被释放。

出狱后,因向保释他的人致谢,张元昌未及时离开渠县。反动分子怂恿杨汉域旅于当晚又将他抓捕,杨汉域派了一个排的兵力,押送张元昌等政治犯到广安。

一天黄昏,几个彪形大汉将张元昌手脚捆绑,嘴里塞进棉布,抬上一只木船,划至河中间,用马刀将其杀害,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渠江水。

张元昌牺牲的时间约是1933年春,牺牲时未满27周岁,他为党的事业,为共产主义献出了青春和生命,为川东地下党的历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曹芮铭 通讯员 陈国衡 整理

新闻推荐

《人民日报》报道渠县: 干部沉下去 民心聚起来

“楼长,小区划公共停车位的事进展如何?"“楼长,楼道里的灯不亮,找人修修吧。"每周六下午,四川省渠县天...

渠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渠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