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就是人民的英雄 成都市民深切缅怀袁隆平院士、吴孟超院士
市民带着孩子前来吊唁袁隆平院士,并教育孩子珍惜粮食
在吴孟超院士的画像前,孩子致以崇高的敬意
市民来到袁隆平杂交水稻科技馆吊唁袁老,了解袁老的生平事迹本报记者 于谭阳 摄
周日的清晨,阴天、细雨,温江区光华公园里的市民却比平时多了许多。不少市民手捧鲜花,来到2021年成都市科技活动周主会场“百年科学人生”展区,面对袁隆平、吴孟超两位老科学家的展板和画像,鞠躬、默哀、献花、吊唁。
“孩子,袁隆平爷爷是一位与庄稼打交道的科学家,虽然现在日子好过了,但一粥一饭,都当思来之不易。” 站在袁隆平院士的画像前,市民李女士向自己5岁的女儿讲述着老人作出的贡献。一边读着展板上的介绍,一边还拿出手机,让女孩看袁老生前的采访视频。
和李女士一样,陈先生一家三口也是一大早就来到光华公园自发吊唁。“孩子在公平小学读书,班主任昨天就在家长群里发了消息,建议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为两位院士献花,同时让孩子们学习两位院士的生平事迹,从小培养热爱科学、为祖国科学事业奋斗的精神。”陈先生表示,孩子对吴孟超院士比较陌生,自己昨天还专门做了功课,现场给他讲这位肝胆外科之父的事迹。“除了向逝世的两位科学家致敬外,我还让孩子把其他展出的科学家们都记在自己的作业本上,希望孩子能把他们当作榜样,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自己未来的梦想和方向。”
“我有着一个梦,走在田埂上,它同我一般高,我拉着我最亲爱的朋友,坐在稻穗下乘凉……”袁隆平院士去世当天,这首歌由他亲自作词,“90后”音乐人杨柠豪作曲的歌曲《我有一个梦》再次被众人唱响。朴实的歌词,以诚恳、温暖的方式讲述一个关于成长与梦想的故事,一个人将一生献给一片土地,只为坚守一个梦想,他坚信有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
活动周现场,除了向袁隆平、吴孟超两位院士表达哀思之情,许多家长都拿出手机,现场教孩子们唱这首歌,通过歌声让孩子们向两位院士表达感谢,同时让老一辈科学家不畏艰苦、奋斗终身的科学精神继续在下一代身上传承发扬。
“袁隆平爷爷的梦想是让所有人都吃得饱饭,我的梦想是当一名战斗机飞行员,驾驶着我们中国制造的战斗机守卫祖国的蓝天。”站在歼-31战机前,一位小朋友拉着父亲的手,大声说着自己的梦想。
“从古代的‘沱江龙’到如今的无人机翼龙,现场大量的展品让我深刻感受到科技的发展和祖国的强大,这些都和袁老、吴老这些前辈们的努力密不可分。”市民靳子翔告诉记者,中国的科技创新之路在党的带领下越走越宽,无数的科学巨匠投身科学事业,成就了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本报记者 曹凘源 文/图
“呕心沥血数十载,禾下乘凉梦必圆。”“一粒种子誉全球,只留温饱在人间。”昨日,位于郫都区的袁隆平杂交水稻科技馆,前一天晚上才布置的简易的吊唁堂内,摆放着袁老的遗像,照片里老人家胸前挂着奖牌,面带微笑,目光坚毅且有神地望向远处。
虽然天空下着蒙蒙细雨,气温也比平时低了许多,但自发前来吊唁的市民很快在吊唁堂前排起了几百米的队伍,人们眼含热泪,手捧菊花,依次走上前去,在袁老的遗像前深深地三鞠躬。
市民江先生早上7点就带着妻子和女儿,从成都龙潭寺赶往袁隆平杂交水稻科技馆,因为怕路上人多堵车,一家人甚至还没顾得上吃早饭就出发了。“今天是专程带着女儿前来,表达对袁老的崇敬和感激之情。”江先生说。正在成都市桂林小学读六年级的女儿江安淇认真看着科技馆内用图片、文字和视频展示的袁老生平事迹,“袁爷爷真是太伟大、太了不起了,我也要向他学习,长大了为国家多作贡献!”
“就是感激,发自内心的深深感激,袁老让全国人民吃上了饱饭,让我们不再忍饥挨饿!”来自成都工业学院的退休职工汪汀在袁老的遗像前深深地三鞠躬,眼带泪花地说,“袁老一生为粮食事业奋斗,他就是中国人民的英雄。”
市民刘庆带着儿子姜屹洲前来吊唁袁老。刘庆还在一幅幅照片、一张张奖状和一个个奖杯前为儿子细细讲述袁老的故事。还在上幼儿园的儿子惊讶地说,“这么多奖状和奖杯,袁爷爷真是太了不起了,我也要向他学习!”
在吊唁的人群中,有一个胸戴白花的身影在门前久久徘徊。他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常务副主任彭甦,跟随袁老20多年,往事历历在目,彭甦不敢相信老人离去的事实。
“袁老就是一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老人。他在四川生活了12年,平时和我们说四川话,和家乡人说湖南话,遇到老外马上切换到英语,他喜欢水煮肉片、麻婆豆腐等川菜。”彭甦哽咽地说,“昨天听到袁老离世的消息,我们都很悲伤,遵从袁老丧事从简的遗愿,我们搭起了这个简易的吊唁堂,供市民前来吊唁。”
袁老曾经三次到成都分中心来指导工作,但遗憾的是,老人由于健康原因一直未能来到现在的杂交水稻科学园,这也成为老人永远的遗憾。彭甦说,成都分中心经过16年的研发和推广,做出了不错的成绩。2011年,创造了全国杂交水稻亩产980公斤的全国最高产纪录,去年在凉山州德昌县小范围内取得了超级稻亩产1200公斤的成绩,现在正在进行进一步的技术攻关。
另外,袁院士有个很大的愿望,他希望在促进粮食增产的同时,让种水稻的农户能够增收。“所以,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探索一种叫‘种稻致富’的模式,在保证水稻不减产,甚至还有大幅度增产的前提下,通过稻鱼综合种养等模式,让种水稻的农户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能大幅度增收,这个模式也得到袁院士的高度认可。” 彭甦说。
本报记者 赵一 摄影 于谭阳
新闻推荐
《中国古代纺织史话》作者:李强李斌梁文倩韩敏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12月唐代大诗...
温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温江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