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园区为载体 四川省布局数字农业“路线图”

四川农村日报 2021-06-19 01:08 大字

本报讯(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机器人……当前农业已进入4.0阶段,数字农业站上风口。6 月 18 日,2021年四川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农业培训暨推介会在成都市大邑县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建设数字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四川省将以现代农业园区为“根据地”,推动信息化深入融入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全过程,进而推动四川农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近年来,四川积极探索数字农业发展路径,并取得一定成效。通过聚焦“10+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邑县、三台县、苍溪县、南充市嘉陵区等地开展了国家级数字农业试点,崇州市、广汉市及省原良种试验站等地和相关部门,开展了省级数字农业试点。围绕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4个方面,四川省创建了国家级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6个、省级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13个。

同时,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实施以及农村电商的发展,也为推进数字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总的来说,在四川省,数字农业尚是一片洼地。”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基础设施的薄弱,投入的不足,人才的匮乏,平台建设的不完善等,已成为制约四川省数字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为此,四川省将突出园区为载体,聚焦生产、经营、服务与基础四大环节,加快补齐数字农业发展短板。

在生产方面,各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要结合“10+3”产业发展,加快对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生产过程进行改造,发展精准农业、智慧农业,实现节本增效;强化关键技术攻关,重点聚焦AI生物识别、农业大脑、智能机器人等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开发创新应用场景,并注重节本增效。

在经营方面,大力培育电商市场主体,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职业农民的信息化培育,使其尽快成为农业电商的市场主体。并大力打造电商产品知名品牌和网红矩阵,形成“直播+短视频”“电商+供应链”等农产品营销网络。

在服务方面,集聚信息资源,创新服务机制和方式,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一方面,建设四川数字三农大数据平台,同时培育数字时代新农民,让农民用好手机这个“新农具”;加强信息公益便民服务和信息技术安全服务。

在基础支撑方面,加强网络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光纤宽带和4G网络深度覆盖,加速5G落地农村;同时,加强信息化装备和人才队伍建设。

会上,成都市、广安市广安区、南充市嘉陵区、筠连县作了交流发言,华为、阿里巴巴等企业推介了数字农业解决方案。

新闻推荐

大邑全域川西林盘招商推介 签约543亿元

本报讯(记者洪继东)昨日,以“保护发展川西林盘共建共享美丽乡村”为主题的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大邑全域川西林盘招商推介暨项...

大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邑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