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产业 富了马灵村百姓
红色名片
平昌县得胜镇马灵村辖9 个农业社,共 1256 户 3670人,其中有共产党员 86 人。村内有水司坟战斗遗址——1932 年至 1935 年春,红军在平昌县得胜镇水司坟、鸡毛山等地对敌作战30多次,歼灭 1600 余人,俘敌 2400余人。时光荏苒,曾经硝烟弥漫的水司坟早已恢复平静,如今这里已建成了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平昌县英烈纪念园。依托红色资源,马灵村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还引进肉牛养殖,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成为巴中市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
□赵爽 特约通讯员 张超
“曾经这里七沟八梁九碥,出行靠走,联系靠吼,经济水平落后,年轻人只有外出务工。”近日,马灵村的老党员王文荣向笔者讲起了村子的过去和今天的变化,“英烈纪念园建成后,配套公路建设四通八达,联通了内外,也创造着未来。
”村民吃上“旅游饭”
据统计,仅今年以来,平昌县英烈纪念园已接待研学参观的游客20多万人次。络绎不绝的游客,让村民打开了思路,借着景区,吃上了“旅游饭”。
“纪念园建好后,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游人如织。我觉得这是个机遇,就回来开了这个农庄,生意不错。”
原在外经营挖机、铲车的村民王东看到家乡的变化,决定回乡创业,在村里开了家生态农庄,“游客众多,生意火爆,比之前在工地上挣得还多。”
“农庄环境清雅、场地宽敞,菜全是用的农家菜,纯天然无公害,而且味道不错,很受欢迎。”长期在农庄帮厨的陈小丽说,“我在这里帮工,2500元一个月,和到外面打工差不多。”
发展产业促增收
“村里不仅旅游发展好,茶叶、青花椒及肉牛养殖业也是蒸蒸日上。”在天众农业有限公司门前,王文荣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村党支部书记陈昌华告诉笔者,村里有3个茶场、180亩青花椒园、220亩果蔬园,有3个鸡场、5个猪场,还引进了从事肉牛养殖的天众农业有限公司。据了解,天众农业是平昌招商引资重点企业,立足兴盛600余年的得胜牛市,以肉牛产业为主导,以“借牛还牛”的方式,带动村民致富增收。“村里现有肉牛养殖家庭农场19家,养殖肉牛370头。”
“我家去年养了5头肉牛,出栏2头,卖了2万多元。”正给牛食槽里添青草的王海军告诉笔者,他曾经因病成为贫困户,在公司的带动下,夫妇俩开始养肉牛,第一年就尝到了甜头,逐渐扩大养殖规模,早就顺利脱了贫,“今年我又扩大了牛圈,养了8头。”
近年来,得胜镇按照“一园两区三场四产业”规划布局,结合粮油、茶叶、花椒和牧草四大特色产业,实现肉牛年出栏1万头,肉产品4500吨,粪污资源化利用率100%,经济作物附加值提高15680万元,农民户均新增收2.3万元。
新闻推荐
家庭与生活报讯4月12日,平昌县人民医院组织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医保科、预防保健科等10余名...
平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平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