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丰镐遗址的历史由来
后稷教稼台
周朝是第一个在关中兴起并建都西安的王朝,分为西周、东周两个时代。以公元前7 7 0 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为分界,此前称西周,此后称东周。
周朝实施的是王朝统治,其最高统治者称“王”,与帝制时代最高统治者称作“皇帝”名义不同,但均自称“天子”,实行家族世袭制度。西周时期,实施封邦建国的统治体系,制礼作乐,规制教育,传授文明,并逐渐规范。秦汉开启的帝制时代的文明基因均奠基于此,因而周朝是中国历代备受推崇的一个王朝,成为中华盛世文明的最早的代表。
西周王朝,始于公元前1 2 世纪早中叶之际,止于周幽王乱政被杀,共有十五世十六王,前后持续约2 7 8 年。在此期间的周召共和计有2 4 年,是西周王朝贵族统治的重大标志性事件,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 4 2 年,是中国历史上有准确纪年的开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阶段,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数千年来,周礼、周制、周公的传统规范和精神一直主导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方向,西周礼制作为传统教化中的理想国状态,一直被后世尊崇膜拜,至今依然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人们谈论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离开了西周文明,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周人定都丰镐,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周族起源于陕西关中的中部(今武功、杨凌一带),始祖名弃,因善于农事,勤于耕作,被传说中的黄帝封为农官,尧帝继任后又封之于邰(位于今陕西武功县西)。因为弃良好的德行和技艺惠泽天下,被人们尊奉为后稷,即谷神。武功被当作农神的圣地,至今还保存着历代祭祀的后稷台。国家级杨凌农业示范区便于此而建立。
后稷之后,周人先后经历了六次大的迁移(有说四次,后三次实则算作一次),分别由当时的首领不窋(z h ú)、公刘、古公亶父和周文王、周武王实施。一迁是夏后氏政衰之时,举族离开邰地,辗转到关中西北部,与戎狄杂居,或以游牧为生;二迁是迁居于豳(今陕西彬县城南),恢复了以农业为主的经营活动;三迁是迁居于岐山之下(位于今陕西岐山、扶风两县之间),其综合实力得到巨大发展,开始有了周的族号;四迁、五迁是由周文王实施,先迁徙到渭河北岸的程(今陕西咸阳市东),然后又迁徙到丰邑,并以之为京;六迁是周武王继位后,跨过沣河,在沣滈之间修筑了镐京,从而使沣河成为名副其实的京中河,并在此完成了灭亡商朝、统一王国的大业。
周人累次迁都,“固然杂有与其相邻的其他族类和政治力量的斗争过程,而选择土地肥沃,适于农业的经营,可能是其最基本的设想。”“后来势力较为强大之后,又增添了灭商的企图,这中间还不免夹杂着物色其统治区域的中枢所在。”文王、武王时期,便在有意识地寻找“天下之中”作为立足之本、创业之基了。岐山、丰镐正是这样选定的。
经过研究考证,公元前1 0 5 9 年,周文王迁都丰镐。1 3 年后,即公元前1 0 4 6 年,周武王克商,建立周朝。从丰镐建都伊始至今共3 0 7 9 年。从“城市”的学术意义上讲,丰镐是中国最早的城市。
西周末期,周幽王乱政失德,既灭褒国,却宠爱褒姒,废黜申后与太子,引起申侯的反叛。公元前7 7 1 年,申侯联合缯国与犬戎,趁机攻人丰镐二京,烧杀抢掠,二京遭到毁坏,此后逐渐沦为废墟,以致湮没无闻。西周灭亡后,这里逐渐成为秦国的势力范围,到秦始皇时,丰镐一带还留
存有残垣断壁。到了西汉元狩三年(前1 2 0 年),汉武帝开凿昆明池时,镐京旧址又遭到了一次巨大的破坏。东汉初年,此处又被作为军垦基地。经过魏晋,到了前赵时,还曾经在丰京故址营建了丰明观,但不久即毁于兵燹(x i ǎn )。唐宋以后,丰镐仅见于文献记载之中,人们已不知丰镐二京之所在了。自此,丰镐遗址的确切位置究竟在何处,成为历史、考古界的一大课题。 □赵荣 李郁
新闻推荐
4月20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凝心聚力高质量发展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系列发布会(第一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
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岐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