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荣光 振兴陕茶

陕西农村报 2021-05-21 01:17 大字

曾德强

2013年7月,紫阳县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留 学生一行10人。他们前来考察茶产业、学习茶文化,历时半个月。在紫阳期间,留学生不仅学会了紫阳民歌、茶艺表演,还提高了汉语水平,同时对中国茶历史、茶文化有了更多了解。此前,也有日本、美国的专家前来考察和学习。2005年,夏威夷大学教授帝伟·沙多一行专程到紫阳县考察茶叶生产与加工,并购买了紫阳茶种子。

陕西茶业历史悠久,但宋朝以后的诸多茶书很少提及陕茶,近代文化人的著作涉及茶事也是很少提及陕茶。随着法门寺地宫大唐茶具的发现、咸阳汉阳陵古茶的出土,以及众多专家的认真考证和反复研究,现在人们认识到,陕南是中国最早种茶、最早贡茶的地方,陕西是“茶马贸易”的重要场所,陕西茶文化底蕴深厚。据史料记载,唐代,“金州茶芽”即为朝廷贡品;清代,“紫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光绪三年的《贡茶事案》信票,便是明证。这些都是陕茶的荣光和骄傲。

然而,近百余年间,全国茶产业“百茶争鸣”,陕茶并未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其经济发展带动作用也不甚明显。

安康是同纬度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域,降水充沛,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昼夜温差大,虫害少,所产茶叶具有“香高、味浓、富硒、形美、保健”的特点,茶叶产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以上。重拾昔日荣光,振兴陕西茶业,我们应该有自信。

过去,安康各县(区)的茶企业各自为战,茶叶品牌众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和市场影响。安康富硒茶2018年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标志着安康拥有了茶业区域公用品牌。这个商标比过去的“紫阳富硒茶”区域概念更大,是做大做强全市茶叶产业的品牌基础。经过多年努力,安康品牌建设取得骄人成绩:创建“中国驰名商标”两个、省级著名商标近三十个;获得“国字号”大奖几十项;研究制定的“天然富硒茶”成为农业农村部行业标准。我们应该继续坚持大品牌引领战略,在品牌整合、品牌管理、品牌宣传、品牌创建上继续发力。

如今,安康农户采摘的鲜叶和茶企的产品售价明显提升。这是广大顾客认可的结果,当然也与品牌建设推动息息相关。

新闻推荐

在读中悟 在悟中读

安康市紫阳县二小舒远慧注重方法指导让学生读之得法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读之得法。...

紫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紫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