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之灵·缤纷的生命 2021六五环境日“听见自然”生态论坛举行
6月6日,由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指导,陕西省环境保护宣教中心主办,陕西省环境保护志愿者联合会、三六五网、三秦都市报社、苏酶会展联合承办的“万物之灵·缤纷的生命”——2021六五环境日“听见自然”生态论坛在西安曲江创意谷mini剧场举行。作为“听见自然”绿色传承第二季活动的线下环节,论坛旨在呼吁大众认识共生互生的生态环境,倡议大家身体力行做生态环保理念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希望更多人加入到环保行列
论坛上,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张金东表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永远在路上,这项工作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过去的5年是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快的5年,同时也是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最明显的5年。陕西的渭河变成了二类水体,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去年全省的优良天数达到275天。在“十四五”期间,陕西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任务还非常重,希望有更多的人主动加入到保护的行列里,为陕西的生态环境改变作出贡献。
三秦都市报社副社长,三秦网、秦闻客户端总编辑李平表示,大家相聚在环境优美的西安曲江池畔,共论生态环境、聆听专家分享、交流观点意见,体现出了大家对美好生活和良好生态环境的追求和向往。希望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升全民环保意识,广泛传播环保理念,激发更多的民众关心、支持、参与环保工作。
生态环保故事感染嘉宾
1981年,全球仅有7只野生朱鹮,经过40年保护,目前,全球朱鹮种群数量发展到7000余只,其中陕西5000余只。如今,朱鹮已经成为陕西乃至中国的生态名片、文化名片、友好使者,向世界传递和平友谊。在这些数字的背后,有一位默默付出的守鹮人——宁陕县朱鹮野化放飞基地管理站站长李夏。他14年行程20万公里,见证了50个朱鹮家庭建立,近300只朱鹮出生。论坛中,李夏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你好,编号375》的朱鹮故事。
李夏说,就是因为一只人工繁育出生编号为375的雌性朱鹮,让他能够一直坚持到现在,从事朱鹮保护和研究工作14年,他觉得朱鹮是他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伙伴和导师。李夏分享的朱鹮故事,内容震撼,情感动人,现场观众一次次报以热烈的掌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建筑师协会建筑遗产及文化特征委员会主任,国际现代建筑遗产理事会中国委员会主席刘克成则给到场观众带来了有关“设计改变世界”的主题分享。刘克成说,一个好的设计师不是在设计一个房子,是在设计我们的生活方式。通过分享,现场的嘉宾对建筑形态有了更多的了解,明白建筑形态也可以是一种自然绿色的形态。
共筑生态宜居绿色家园
在论坛圆桌对话环节,李夏、刘克成、陕西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主任杨松峰等嘉宾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恢复与自然的交往能力、如何实现自然与美好生活共生的愿景等主题进行了分享交流。
活动现场,陕西省环保志愿者联合会还对在助力生态环境改善方面有过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进行了授奖表彰,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宣教处处长葛晗梅、三秦都市报社社长高敬毅、陕西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肖颖、三六五网西安公司总经理陈波共同为恒大地产陕西公司、融创中国华北集团陕西公司、碧桂园陕西区域、保利发展陕西公司、中交地产西安公司、奥园集团地产板块西安区域、鑫苑集团西安区域、蓝光发展西北区域等企业颁发“2021年绿色生态环保公益推动者”奖牌。
在当天活动中,有一群集体参加论坛的听众,他们是来自西安理工大学的师生。到场的西安理工大学辅导员苑琳说,通过今天这种环保故事分享的形式,她和在场的60多名大学生不仅增添了很多有关环保方面的知识,更受到启发。今后,她将会和同学们号召身边更多的人主动投身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来,做爱护环境的行动者。
论坛最后,“听见自然”绿色传承第二季活动线下“绿书架翻山越岭行动”及“走进自然系列活动”同步启动。根据安排,活动将走进陕西省内各大社区,用更加鲜活的互动模式,宣传生态文明与环保理念,从而践行环保工作的长尾效应。
文/本报记者谢斌胡琳图/本报记者代泽均
新闻推荐
纵观严如熤一生,“民为邦本”是他的“初心”,也是他处世做官的理念和准则。他在陕南为官20多年,始终坚持并努力实践这一宗旨...
宁陕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陕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