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流行的“鼻烟壶” 南充一市民藏了几百个
小小“鼻烟壶”,可以说是集中国工艺美术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4月7日,记者获悉,南充市民赵春30多年来收藏了300多个“鼻烟壶”, 从清朝嘉庆年间的陶制“鼻烟壶”到近代的玛瑙“鼻烟壶”他都有所涉及。
“吸烟确实有害健康!我也奉劝大家少抽烟, 最好别抽烟。”当天,面对记者的采访, 赵春说,他之所以收藏“鼻烟壶”, 并不是喜欢吸烟,而是酷爱中国传统工艺美术。
收藏达人 收藏“鼻烟壶”300余个
当天上午, 记者在赵春的工作室内看到, 一个个精制小巧的“鼻烟壶”摆放在桌子上,有的“鼻烟壶”外观古朴素雅,有的“鼻烟壶”上画有精美的图案,还有的“鼻烟壶”上雕刻着图案。 拿起一个放在掌心上仔细观看, 忍不住感叹高超的工匠技艺, 竟然能够在方寸之间作出如此栩栩如生的图画;握住这些“鼻烟壶”,轻轻摩挲,还能够感受到其表面的痕迹,那是前人使用时留下的。
从上世纪90年代起,赵春就开始收集“鼻烟壶”,在30多年的收藏生涯中, 他共收藏到了300余个。这些“鼻烟壶”大部分产自清朝嘉庆、道光年间,近代制作的也有不少。
“虽然‘鼻烟壶’是由国外传入中国的,但是‘鼻烟壶’的制作工艺却又在中国达到极致。 就拿制作材料来说,‘鼻烟壶’分为金属鼻烟壶、玉石鼻烟壶、有机物鼻烟壶、陶瓷鼻烟壶、 料器鼻烟壶和珐琅鼻烟壶等等。 在我收藏的鼻烟壶中, 我最喜欢的是一套玛瑙鼻烟壶, 它是玉石鼻烟壶中的一种类型。”赵春告诉记者,这套玛瑙鼻烟壶上均雕刻着古代百姓出游的图画, 令人赞叹的是这些图画并不是完全人工雕刻上去的, 而是古代匠人利用玛瑙原石上本来的纹路、颜色雕刻制作的。
“在众多种类的‘鼻烟壶’中还要数内画鼻烟壶独树一帜。”赵春告诉记者,内画鼻烟壶出现于嘉庆末年道光初期。它是用特制的微小画笔,在透明的壶内进行绘制。最初的内画鼻烟壶是内壁没有磨砂的透明玻璃壶。玻璃壶内壁光滑, 不易附着墨和颜色,只能画一些简单的画面和图案。后来,艺人们用铁砂和金刚砂加水在“鼻烟壶”内来回摇磨,使其内壁呈乳白色的磨砂玻璃,细腻而不光滑, 容易附着墨色,效果如同宣纸。从此,内画鼻烟壶出现了一些比较精细的作品,逐渐发展成为诗书画并茂的艺术收藏品。
租摩托车 在乡下寻找“鼻烟壶”
据赵春介绍, 受父亲的影响, 他从小对收藏有一种特别的偏爱, 上初中时就开始收藏各种邮票。“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就开始收藏‘鼻烟壶’了。 当时, 偶然看到一个鼻烟壶,觉得上面的图案很好看,就收藏了下来。 之后在收藏的过程中, 我渐渐了解到了‘鼻烟壶’的历史文化,被其集中国工艺美术之大成所震撼, 所以多年来一直沉浸在收藏鼻烟壶的乐趣之中。” 赵春告诉记者,为了收藏到更多的“鼻烟壶”,30多年来每个周末都会到周边城市的乡下去寻访。
谈到寻访鼻烟壶的经历,赵春显得很开心,他告诉记者,在多年寻访“鼻烟壶”的经历中,上世纪90年代期间的寻访经历尤其让他印象深刻。“那时候条件艰苦, 我每次去其他城市寻访就只有去汽车客运站坐班车, 然后到了当地又换乘去乡镇的‘面包车’,最后到了乡镇就没有汽车坐了。”赵春告诉记者,在陌生的乡下,他人生地不熟,既担心找不到路, 又担心耽误了时间回不到城里,所以就想了个办法,找当地的农民租用他们的摩托车, 然后让别人骑着摩托车载着他在各个村子里去转。
后来生活条件渐渐好了起来, 赵春也先后买了摩托车、汽车,但是现在他还经常怀念过去挤班车的日子。“虽然四川的官窑和民间也制作了大量的‘鼻烟壶’,但是这些‘鼻烟壶’均是陶制‘鼻烟壶’。想要收藏玻璃、玉石、瓷器等其他种类的‘鼻烟壶’还是要到外省去寻访。我记得自己跑得最远的一次是到了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的乡下去寻访。”赵春告诉记者,小小的“鼻烟壶”, 在方寸之间展示了我国古代人民高超精湛的制作手艺,体现了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厚重底蕴,收藏“鼻烟壶”就如同欣赏传统文化一般。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瀚誉 文/图
延伸阅读
“鼻烟壶”兴盛于清朝
“鼻烟壶”,简单来讲用来盛放鼻烟的容器, 实际上最早的“鼻烟壶” 也只是用来方便携带鼻烟的。康熙皇帝曾吸纳了一批通晓玻璃烟壶制作和画珐琅的西方人,于紫禁城内制作“鼻烟壶”。 当年俄国钦差大臣到中国朝拜康熙皇帝,献上了彼得大帝送给清宫的一大批珍贵礼物,而康熙皇帝回赠的礼品是每人一件由皇室造办处制作的“鼻烟壶”。随着时间推移,到了清朝乾隆时间,“鼻烟壶”渐渐从盛放容器变成了达官贵人们彰显身份的器具。
“说到‘鼻烟壶’,就不得不提到鼻烟, 鼻烟最早源自印第安人。在14世纪,意大利人又选用上好的烟叶、 掺入薄荷等药材碾成粉,密封入窖陈化,经数年而生产商业化的鼻烟。”赵春告诉记者, 中国人吸闻鼻烟始于明代。明末鼻烟进口甚少,仅广东一地有人吸闻。 康熙开放海禁, 西方传教士携带大量的鼻烟和盛装鼻烟的玻璃瓶来到中国。之后,西方诸国相率进贡鼻烟和玻璃制的鼻烟瓶, 乾隆皇帝常以鼻烟赐赏王公大臣,如此上下沿袭, 渐渐地吸鼻烟的人多起来。
“在乾隆时期,‘鼻烟壶’艺术达到了极盛, 玩赏收藏鼻烟壶成风, 盛入鼻烟的用途渐至其次。绘画、书法、烧瓷、施釉、 碾玉等中国传统艺术的全部技艺都用在了‘鼻烟壶’上。”赵春告诉记者,在清代,中国的“鼻烟壶”还曾作为国与国交流的珍贵礼品流传到海外;到了咸丰、同治以后,官办作坊用贵重材料制作的“鼻烟壶”显著减少,多为玻璃、瓷制品;同时民间作坊的产品大量出现, 造型较单调, 装饰图案中出现历史人物、 戏剧情节、市井风俗等题材。
新闻推荐
本报讯(徐明赵风庭记者赵勇)3月29日上午,安康市汉阴县实验小学组织四年级部分师生前往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纪念碑举行...
汉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汉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