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事琐事做好做实”——记松潘县燕云乡党委书记格林郎介

阿坝日报 2021-06-10 11:47 大字

■记者 泽英 唐冲 梁万玲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甘当人民群众的老黄牛。”这是松潘县燕云乡党委书记格林郎介的座右铭,也是他作为一名乡党委书记的信念和追求。2004年入党,17年党龄,从副乡长、乡长到乡党委书记,格林郎介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诠释初心使命。

2020年1月,格林郎介担任燕云乡党委书记后,持续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扎实推进“三域一居”和社会稳定,将“软乡”逐步提升为先进示范乡,为加快建设高原生态家园贡献了自己的绵簿之力。

“不管是田间地头还是老百姓的房前屋后,到处都有‘阿阁书记’的身影,哪里需要他,他就会出现在哪里。”乡里的老百姓都亲切地称格林郎介为‘阿阁书记’,这是尊敬也是爱戴。

创建农村美如画,点滴小事见精神。在深入全乡了解群众所需所想后,格林郎介以“三域一居”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坚持与辖区群众同频共振,精准施策施力,迅速成立了重点工作指导组,定人定责,明确“脱鞋下田、精耕细作”要求,分村分片制定风貌改造环境整治计划。他坚持“不等、不靠、不要”原则,筹资3万元,完成风貌改造208户、拆除破旧棚户10座、整治卫生死角30余处、美化围墙4公里、栅栏3.7公里。同时,为巩固成效,格林郎介建议实施“户保洁、村收集、乡转运处理”的运行机制,推行“四分四定”工作法,确保环境卫生取得长足成效。

格林郎介常说:“在基层工作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清贫,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发扬‘三牛’精神,把乡里的小事琐事做好做实。”

创新方式解矛盾,温情奉献筑和谐。到任燕云乡后不久,格林郎介便主动联系青云镇、十里乡,再走草山,再勘边界,明确草山放牧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并签订“三山一界、联勤联防”协议书,建立常态化草山矛盾纠纷多元排查化解机制,带领乡村干部巡山6次,深入远牧点宣传边界稳定100人次。

开展草坝“舒心会”,做到服务不缺位。格林郎介组织村“两委”召集村民召开“舒心会”6场,参与村民达300余人次,把矛盾和问题“拿到桌面上”,群众有意见有问题有矛盾的,当面解释说清。通过“舒心会”收集意见建议17条,办理答复17条,成功调解矛盾纠纷8起。

走村入户宣讲会,做到宣传不漏人。以“联户联情”为载体,格林郎介采取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形式进行藏汉双语进行普法宣讲,参与群众(学生)10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进一步养成群众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习惯。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年来,格林郎介带领全乡群众在保稳定促和谐中攻坚克难,全乡呈现出社会和谐、民族和睦、生活和美的大好局面。

产业调整逐步行,壮大经济发展路。格林郎介通过调研,发现燕云乡海拔高,气候恶劣,经济来源单一滞后,便多次邀请专家到实地查勘,科学求证,2020年在卡龙村成功引进高山雪菊100亩,当年解决务工100人次,并实现增收28万元;积极争取资金153万元,建设生态农家乐旅游服务体验中心1个,预计今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预计将为该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

新时代、新阶段赋予党员干部新职责、新使命。17年来,格林郎介扎根基层,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命。格林郎介表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以身作则,当好燕云乡的“带头班长”。

新闻推荐

从“活”向“火”的职教变革——四川省威州民族师范学校见闻录

■记者贾启龙哈斯满当观念之变、方式之变、机制之变融汇结合时,会营造一个怎样的学校?当一所学校辨证看待“守”与“创”、...

松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松潘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