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博巴森根”

阿坝日报 2021-05-28 11:37 大字

■杨骁

“听我用山歌慢慢唱给你听,我的屯兵非常团结,分别让人痛苦,可不可以不要发生这样的战争……”悲怆的歌声再一次从杂谷脑河畔响起,音符和着幽转的节奏,慢慢飘向远方,向天空上的英灵倾诉着无尽的思念,舞步,用力踏响大地,为人间讲述那段屈辱岁月中一段英勇的故事。

据史料记载,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调集全国兵力准备在东南沿海与英军决战。1841年底,清政府在四川抽调了千名嘉绒地区藏羌屯兵历经三个月长途行军,于1842年2月抵达浙江,同年3月投入战斗。据理番厅志记载:甘堡屯兵出征时即立下“不战胜宁战死”的誓言。在保卫宁波大宝山的战役中,嘉绒屯兵们冒着枪林弹雨与敌人激战十多个小时,最后与英军展开肉搏。战后英军尸横遍野,屯兵也几乎全军牺牲。据《鸦片战争资料》四册428页记载:英国人自己承认“自入中国来,此创最深”。

战斗结束后,幸存的屯兵因气候炎热且路途遥远,无法将牺牲的战友的遗体运回千里外的故乡,只能将战友的发辫、指甲、腰牌等带回,并交由亲人埋葬在故乡的山坡上,这就是当下犹存在理县甘堡一带震撼人心的“辫子坟”。作为一个有语言无文字的地区,回到家乡的屯兵们为了缅怀战友的遗志、传承爱国的精神,将当地古老的嘉绒锅庄基本动作及表演形式,与独特的屯兵纪念仪式融为一体,创造了“博巴森根”。

1752年(清乾隆十七年)理县杂谷土司叛乱,清廷派兵镇压。平息叛乱后,清政府在当地实行改土归流建立了五屯守备制(五屯:甘堡屯、杂谷屯、九子屯、上孟屯、下孟屯)。甘堡地区由土司制改为屯兵制,即每户派屯兵一名,无战为农,战时为兵。甘堡地区实行屯兵制后,清政府为加强当地少数民族的管理,避免疑生反叛之心,要求当地“只准习武、不许习文”,大力推行“尚武”精神,逐形成了当地屯兵能征善战的彪悍民风。甘堡的藏族屯兵多次应清政府调遣,除了远赴江浙沿海作战,也曾出征准噶尔、廓尔喀。“博巴”藏语意为“藏人”,“森根”藏语意为“狮子”,“博巴森根”是理县甘堡独有的一种叙事性锅庄,是世代传承的民俗文化。2008年,“博巴森根”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博巴森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何炳义老人今年已经85岁,从2018年开始,老人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带领演出队进行表演,这项工作如今落在儿子李志平身上。

“‘博巴森根’不是一个为了快乐还即兴起舞的普通锅庄舞,是蕴含着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事迹,记录先辈们为了保卫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历史教科书,展现的更是中国人民抵抗侵略者的民族气节。”李志平说道,“博巴森根”是为了纪念战斗中牺牲的屯兵而编成的,在锅庄中讲述了他们在战场上的一些经历,唱词也是用嘉绒藏族的口语表达出来,比拟了一些动物的声音,如树上的鸟儿等。

“以前,‘博巴森根’这个锅庄也是不能随便跳的,每年临近端午节,全寨人集中到当时的桑紫侯守备家中,头四天跳锅庄,最后一天跳‘博巴森根’。”李志平说,锅庄词反复轮唱,曲调低沉哀伤,而舞步则刚劲雄健,队形不断变化,场面壮观。从唱词和舞步队形变化中,展示征程艰辛、团结奋战、夺取胜利的内涵,意在让后辈儿孙永远记住英雄的功绩。那时活动期间全寨人除一般家务杂事外,都不做田间活路或其它重活,全寨人全都投人到跳锅庄活动中来。

整个“博巴森根”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领舞者手持串铃,带领众舞者绕圈而行,领舞者领唱一遍,众舞者跟唱一遍,边唱边舞。唱完一段后,由领舞者开始“钻”,即其中两舞者右手高抬,由领舞者开始从中钻过,其它舞者依次跟随,边唱边钻,最后形成“扭”,即所有舞者的左手与前舞者的右手相握并搭靠在前舞者的右肩上,然后开始“解”,即所有舞者从“扭”的动作恢复至手牵手,在恢复过程中逐步将领舞者团团围在中央,喻义为只有紧密团结,才能获得胜利。

第二部分由德高望重者在圈中央说唱,众舞者则原地蹲坐倾听,这也是整个“博巴森根”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说唱的内容是屯兵在东南沿海作战时的英勇、艰辛与对家乡的思念。演唱完毕,众舞者齐声欢呼,抛撒龙达,祈求吉祥如意,幸福安康,锅庄结束。此部分与第一部分有着很强的对比,曲调震撼人心,节奏铿锵有力,充满了刚毅,自信的感情,让人强烈地感受到坚韧与团结。“说唱的内容十分悲怆和肃穆,整个过程演员和观众都不能嘻哈大笑,甚至不能交头接耳。”李志平告诉我们,在那种肃穆的环境中,说唱的内容可以让观众流下感动的泪水。

虽然没有被评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但近几年表演“博巴森根”的领舞和第二部分的说唱基本由李志平担任。在他看来,领舞和说唱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十分重要,舞步的变换、节奏的快慢以及唱腔的调整必须由领舞来掌握。

“领舞必须要有足够的体力,否则无法完成一场完整的‘博巴森根’。”李志平说,尽管“博巴森根”早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可是熟练掌握最为核心的领舞和说唱的人却极少,包括李志平在内的目前只有3人可以单独进行说唱。在他看来,这也是传承“博巴森根”最大的困境。

“我就希望能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不能让它断裂开。‘博巴森根’本来就是一个保家卫国的历史题材,作为我们这个寨子的人,上一辈有这种保家卫国的思想,我觉得十分骄傲。”李志平说,“博巴森根”应该世代传承下去,太有意义了。“老人们把这样的遗产给我们留下来,我们有义务去把它保存好并传承下去。”

新闻推荐

理县甜樱桃采摘活动将持续到6月中旬

四川经济日报阿坝讯(记者庄媛)随着阿坝甜樱桃陆续成熟上市,近日,理县在通化乡举办了通化甜樱桃采摘暨美食文化节。通过评选诚...

理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理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