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类真人秀是怎么“火”起来的?

2018-09-10 09:50 大字

关注电视行业,分享精彩剧评!

转自传媒1号(来源 | 北京青年报作者 | 何天平)

今年上半年的中国综艺市场,观察类节目走热成了一个显著趋势。

前不久上线的《心动的信号》以素人恋爱观察入题,而此前,还有一档《请与这样的我恋爱吧》也在腾讯视频上线。除此之外,湖南卫视播出的《我家那小子》《少年说》,芒果TV上线的《真心大冒险》《童言有计》等,都是聚焦不同的“关系”,再加上演播厅观察的“第二现场”,构成节目对某种社会现实的移情。

这种新现象的出现自然不是凭空生发的。无论是素人入屏,还是演播厅观察,这样的形态构造都与韩国真人秀在这两年的探索有密切关系,《Heart Signal》《我家的熊孩子》《同床异梦2》《我独自生活》等韩国综艺,都可以在中国观察类综艺中找到参照系。

真人秀形态的“去芜存真”,是近年来中国综艺市场的一个主要变化方向。不再贪恋那么多规则框架的建制,节目的可看性逐渐回归真实人物关系和真实故事本身——相比前些年热衷于大体量、大结构的户外真人秀,重新回归“传统”的观察类节目本身就构成了一个有意思的观察标本。

大体上看,“韩流”是影响中国本土综艺市场的一个重要的参照坐标。虽然欧美的真人秀工业在当今也是如火如荼,却欠缺相似的文化表达。同样具有东方文化底色同属东亚文化圈的日韩综艺似乎是更便于被“拿来”主义的。

最近流行起来的观察类节目的植根土壤也正是在这里。其实,在这类节目形成明确的定调之前,已成热门的“慢综艺”已经为此类节目的创作提供了类型化的基础。

无论是去年的《向往的生活》《中餐厅》《亲爱的客栈》,或是今年的《幸福三重奏》《妻子的浪漫旅行》,观众都是全知的“观察视角”,不同的情感样本、生活样本、职业样本都以普遍而不自觉的形式被观众所津津乐道。

而节目类型得以固化还是在一批韩综的影响下养成的。“第一现场”的真人秀全景再现、“第二现场”的观察员对此加以讨论,节目随之产生可被讨论的更充分空间。

当然,要说形态本身,观察类节目并不是今天才有的样貌,在中国电视过去几十年的演进中,“短片+演播厅”的形态结构并不少见,甚至可以视为一种“传统模式”。

只不过,今天我们讨论的观察类节目,有了真人秀的润色,有了更鲜活的时代议题关照,于是它也变成了更“当下”的产物。

观察类节目的点题之处无非一个关键词“观察”,而“观察”关涉的又是两个核心问题:谁观察?观察什么?叙事对象和叙事逻辑是最基本的东西,而此类节目的差异化构造也基本源于对这两个问题的拆解。

相比过去,观察类节目显然会把观察者的身份勾勒得更显著、明晰。通常情况下,居于演播厅这一“第二现场”的观察者,其讨论过程也多是一种真人秀表达的体现。换言之,观察类节目是两个部分的真人秀交互之下产生的,两个现场之间的“亲密关系”会决定节目的走向和基调。

若是用“亲密性”来划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关系,我们大体可以看到三类节目形态。其一是看与被看的视角完全重合,亲密度最高,几乎可以用主观视角来对“自己”做出一次反观。

例如韩综《1%的友情》《同床异梦2》,一个谈友情,一个谈爱情,让嘉宾在经历体验之后再进行自我剖析,是节目最有意思的部分;其二是看与被看者之间具有某种特定身份的交集,亲密度适中,置身其中却又有所抽离的人物关系,让两个现场的互动形成更多可被再讨论的空间。

例如《我家的熊孩子》及其中国版《我家那小子》,观察单身男明星生活的视角是其亲属,天然的情感关系让整个观察过程更有深入性。第三种,看与被看者则是陌生关系,亲密度最低,但纯粹的旁观视角让“观察”这一动作更显独立。

例如《Heart Signal》及其中国版《心动的信号》,素人情感关系进阶让明星以“推理”的形式加以见证、剖析,两个现场的观感迥异,也可以弥补素人在荧屏影响力方面的缺失。

至于“观察什么”,则构成了观察类节目实现广泛共情的基础,更是让节目走出“纯粹娱乐”的关键一步。且不论一档综艺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社会文化的表达,至少对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观察类节目可以提供多样的侧写,让节目直击社会生活痛点。

延承着真人秀所天然携有的满足窥视欲的基因,今天的观察类节目为理解当下都市人的生存生活现状创造了一种更低的准入门槛——至少,我们已经可以在某个具体方面将自身投射到节目当中去,并实现一定程度的自我反观。

从既有的观察类节目看,个体、情感、代际是侧写现实母题的主要来源,而这些也刚好击中了都市人常见的现实焦虑,我们其实能够循着节目找到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都市病”样本。

例如,“青年的独居生活”是观察类节目的一类常见母题。较之其他更多的“关系”题材而言,以个体入题并不断放大个体生存体验状况,回应的也是现实社会中并不少见的“空巢青年”现象。

在《我独自生活》和《我家那小子》中,被观察对象的独居生活成为阐释当代年轻人生活状况的一个代表性样本,情感的孤独、社交的弱点、生活的乏力,都是大多数年轻人正面临的普遍困惑,拿出来讨论既有戏剧张力,也有足够的现实落脚点。

婚姻生活,则是另一类常见的观察对象。自韩综《同床异梦》从第一季的亲子关系观察升级为第二季的夫妻关系观察,都市人的婚姻情感关系又成了节目相当热衷于聚焦的一个议题。

近期在国内上线播出的《幸福三重奏》《妻子的浪漫旅行》也都是此类节目的代表。面对离婚率走高、都市生存压力不断加码的社会现实,这类节目既是“甜”的,也是对现实亲密关系迷思的一种情感抚慰。

除此之外,代际关系也是近来观察类节目的常客。韩综《我女儿的男人们》让明星爸爸坐到一起来观察女儿的日常生活;不久前在社交网络上不断引发家庭教育热议的《少年说》,也让“天台喊话”这个环节成为观察亲子关系的丰富场景。

伴随00后的长大成人,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在事实上已无法完成代际矛盾的解决,甚至暴露出了更多问题和状况,而此类节目提供的诸多样本也让父母们反思着自身的“教育转型”问题。

在综艺节目乏于意义的很多年里,人们越来越把它视作一种纯粹的娱乐消费。看似包罗万象,但大部分节目所负载的功能却在事实上仅仅局限于视听快感这一单纯的功能属性。

从这一点看,观察类节目至少贡献了些许变化的动力——当我们终于不只是热衷讨论节目中的明星八卦或是剧本有无,节目才算重回其真正的大众属性:从大众中来,到大众中去。

关注电视行业,分享精彩剧评!

新闻推荐

岳云鹏《周六夜现场》暗讽曹云金?曾经的师兄弟两现在发展如何

岳云鹏和陈赫主持的《周六夜现场》开播不久。这档节目的原版可不简单,堪称是美国最长寿的电视节目之一。不过哈哈之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