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和破圈,历史从未这么近
4月3日,参观者在三星堆博物馆参观金面铜人头像。 3月12日晚,《俑Ⅲ》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首演。 1986年出土于三星堆2号“祭祀坑”的青铜大立人。 4月5日,小朋友用AR讲解器观看河南博物院展出的“花瓣纹彩陶钵”。 3月12日晚,由编导田湉创作的汉唐舞蹈剧场《俑》系列最新作品《俑Ⅲ》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首演。《俑Ⅲ》是田湉“俑”系列的第三号作品,以组舞的结构方式带给观众游历美术馆般的体验感。 本版图片均据新华社
本报记者覃江宜
这是一个“怀古”的季节。
2月,《唐宫夜宴》在春节期间“火”了,这支以隋朝乐舞俑为原型的古典舞,在登上河南春晚后意外“出圈”,连带着河南博物院也登上热搜;3月,三星堆又“上新”了,“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它背后的未解之谜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4月,人们又在清明时节回望来处,在天高地阔中慎终追远。
从20年前开播的《百家讲坛》,到近年大热的《中国诗词大会》和《国家宝藏》,不难发现,历史正在以更多样的方式、更自由活泼的姿态,走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以丰富的艺术体验唤起人们早已融于血脉里的文化认同。有些东西破土而出,有些东西破圈生长,历史从未和现代人这么近,过去与现在的链接也从未如此清晰。
壹
《唐宫夜宴》为什么能火
有时候破圈只需要一点点创意。今年春节,河南春晚上一支唐风舞蹈《唐宫夜宴》意外地将“河南博物院”“唐三彩乐俑”“盛唐气象”送上了热搜。一群古灵精怪的唐朝少女,却让许多现代人感受到了情感共鸣。后来,这群唐宫小姐姐又出现在元宵特别节目里,一路带领观众走向王孙诰编钟、洛阳应天门、清明上河园……
让文物集体“活”起来,这样的创意在2006年的好莱坞电影《博物馆奇妙夜》中有过戏剧化呈现——本·斯蒂勒饰演的夜班保安不小心触动了魔力机关,导致整个博物馆里的文物和标本都复活了,一场古今乱炖的大碰撞随之上演。
电影往往是现实的预言,博物馆里沉默的主角们借助现代科技,如今真的拥有了“翻生”的能力:2018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中国国家博物馆等七大博物馆在抖音发起了“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以人像抠图和3D渲染等特效驱动,各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纷纷“戏精”上身,能说会动还个个都想红;2021年的《唐宫夜宴》和《河南博物院元宵奇妙夜》则运用了5G+AR的新技术,让场景有了纵深,舞台有了维度,营造出了时空穿梭的既视感,唐三彩、莲鹤方壶、《簪花仕女图》等历史文物浮于眼前,一切栩栩如生,如同一部沉浸式的3D电影。
随着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时尚风向的国潮兴起,“年轻人不喜欢传统文化”的观点已经不攻自破,买国货、用国货、晒国货正是E世代青年的日常生活,过去或者高高在上的、或者一身泥泞的历史文物,也拥有了轻巧跳下云端、走入寻常百姓家的阶梯,只不过看用何种方式打声招呼,又用什么办法把观众带到特定历史情境中,让心灵的共鸣自然氤氲。
借科技赋型,多媒体显灵,《唐宫夜宴》的一夜成名,正是传统文化得以创新性回归的典范。
贰
传统文化跨界“复活”
如何让传统文化变得鲜活,让经典平易近人,这样的探索是一场远行。
1986年,漫画家蔡志忠首开以漫画诠释经典的先河,他的《庄子说》等作品在亚洲风靡一时,用时任三联书店总经理沈昌文的话说便是:“蔡志忠的漫画,让13亿人重新重视自己的文化。”
在那个年代,传统文化与流行元素的嫁接还是破天荒式的,一方面是人们已经远离了文言文的语境,对于“之乎者也”提不起兴致;另一方面则是漫画、电子游戏等新兴媒体的崛起,重新塑造了年轻人的思维方式。蔡志忠的《庄子说》以及此后的一系列诠释经典的作品如同打破圈层的楔子,“我希望他们好奇,进而对原文有兴趣,再去自行阅读古书。如果能这样,我觉得《庄子说》的任务已完成了”。
移植、浓缩或取意,从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转向一种更新的艺术形式,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样的“古今联名”中历久弥新,新千年后的电视媒体成为了新助力——20年前在央视开播的《百家讲坛》也是破天荒式的,朴素的讲台也可以风起云涌,在易中天、刘心武等学者的个性解读中,晦涩的历史典故生动起来,一代电视观众的文化启蒙就此完成。
随着电视节目制作理念与技术不断革新,《百家讲坛》平铺直叙的演讲演变成《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里的展演与竞技,传统文化不再是被束之高阁的文物,而开始披上“综艺”的华服走向大众,引发不断激荡回响的文化认同:《中国诗词大会》捧红了16岁的才女武亦姝,《朗读者》邀请过开荒种花的“鲜花山谷”夫妇;《见字如面》中,书信不再是一行行冗长枯燥的文字,它们被朗读、配乐和肢体表演融合成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好故事;《一本好书》里,盖茨比、简爱、骆驼祥子也不再是平面人物,而是被演绎成舞台上立体而丰满的形象。
叁
历史文物破土“新生”
很多人相信,人类正处在技术爆发的节点上,各种如梦幻般的想象正照进现实。而在眺望远方的同时,很多人也在驻足回望,因为过往埋藏着太多尚未揭晓的秘密,那些一脉相承的文化认同,才是把一个民族凝聚在一起的力量。所以,当三星堆在刚刚过去的三月里再度“上新”时,以《国家宝藏》为代表的文物综艺也一定保留了“C位”虚席以待,一场历史与未来的合奏终会到来。
不是吗?从2016年1月首播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算起,这场全民瞩目的“国宝热”已经持续了5个年头,从豆瓣评分上看,央视2021年推出的第三季《国家宝藏》甚至比以往两季更加受欢迎了——是什么打破了“续集魔咒”?这固然得益于央视与时俱进地更新着自己的话语体系,为节目找到了更好与年轻人沟通的方式,在戏剧化演绎上迎合了时下观众的审美,但厚重的文化内核才是《国家宝藏》得到观众青睐的关键。
安东尼·史密斯在《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中说,文化认同的实现依靠的是共同的历史记忆、集体经验与文化符号。有了几代考古人的奋斗和成果,《国家宝藏》这样的节目让很多观众第一次深入了解到国宝们的前世与今生。他们赫然发现,今天的点点滴滴竟然真的可以沿着时间抛下的线索,在奔涌的历史长河中找到源头,如云梦秦简的法制精神、商鞅方升的精准理念、铜鎏金木芯马镫的古老智慧、秦杜虎符开创的信息安全技术,至今仍千丝万缕地渗入并影响着现代生活。
很多观众也第一次真正看到,穿越时空而来的国宝身上,投射下了从帝王将相到平凡百姓的身影,有关传承、有关守护,由古及今,由物及人,血脉相连,感同身受,正是因为了解到文物们背后凝结的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品格和信仰,观众眼中的历史才有了温度,文物才真正得以“重生”。
肆
上下五千年,一路有火花
从文物国宝、诗词歌赋到京剧戏曲,当信息高速流通,传递没有障碍,这同样是属于传统文化的好时代。一个视频、一篇推文、一档节目都有可能引起全网轰动,成为万众追捧的“网红”。然而,“网红”容易过气,凭内涵出圈的“老祖宗”们仍然需要打起精神。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写道,“时代的话语结构总是被新的媒介所改变”。毫无疑问,生产力发展带来更多大开的脑洞,于是敦煌飞天从斑驳的壁画移植到《王者荣耀》的角色皮肤上,杨丽萍的孔雀舞跳进了虚拟游戏,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嫁接,给观众带来一种既陌生又新奇的审美体验,社交媒体的二次创作又使得传统文化获得了新的社会影响力。
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更深层地介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许有一天,三星堆的谜底将大白于天下,更多“国家宝藏”会现出真身,华夏的过去和现在能有更多跨越时空的链接。题材丰富以后,表达就将成为创作者更大的考验:如何选好题材、用好形式、讲好故事、造好IP,又如何在“公共教育”与“娱乐大众”之间,巧妙地把握平衡?
可以确定的是,传统文化与经典题材的生命,还会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感悟和解读中得以延续,这个领域没有“内卷”,有些灵感不会枯竭,那是因为人们相信,在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的草蛇灰线当中,永远埋藏着一路炸裂的火花。
新闻推荐
每个人心中都藏着无处宣泄的秘密,一定会有个角落,收留你那些脆弱的伤悲、孤独的欢喜。●邮箱:669606543@qq.com倾诉人:余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