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观众太懂历史了
这两天,原本被寄予不小期待的影视剧《大宋宫词》正经历着口碑崩坏,豆瓣评分已经掉到了4.1。
最近三星堆考古发现的节目和盗墓小说作者南派三叔直播连线,也引来争议。有网友认为,将考古和盗墓联系起来不太合适,容易造成普通观众认知上的错误。
看上去这是两件事,却都说明了一个道理:互联网时代,历史知识正从各个渠道涌来,中国人对历史越来越了解,也越来越较真。这是好事,因为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中国人一直是很认真的。
有多认真呢?《大宋宫词》里的历史错误,就成了很多网友的槽点:比如在皇帝生前大臣就直呼皇帝死后的庙号“太宗”;在尚未出现奏折的宋代大臣就直呼“上奏折”;历史上并未生子的刘娥在剧中生了个孩子,还被送去契丹当了人质……
其实这部剧的服化道还是挺讲究的,能看得出主创团队还是有意在营造一种“宋朝感”。无奈,这届观众对历史很“挑剔”,这些瑕疵他们已经忍不了了。
以前并不是这样,想想《大宋宫词》的前身《大明宫词》,其实从今天的角度看,也有很多荒诞不经的改编。比如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事关生死的权力斗争,竟然被改写成了亲情线。但那会儿几乎没有观众揪住这些,反而津津乐道。
南派三叔上节目本无不可。高知名度的网络小说作者可以获得更高的关注度,也能给普通观众提供一个更加大众化的理解视角。只不过,网友们并不希望历史和考古的严肃性被消解,才会议论纷纷。
时代不同了,这届观众和网友太懂历史了,很难糊弄。对影视剧也好、关于历史的综艺节目也好,很多时候并不只是看个热闹,只图哈哈一乐。相反,人们对这些作品寄予了更多期待,希望从中收获知识的填补、智慧的启迪、精神的发扬。
当然,对节目作品在历史层面进行挑刺,恐怕永远都不会有尽头。比如不可能有节目能完整地呈现历史真实,至少演员那一口标准普通话,在大部分朝代都不会出现。对很多不得不进行“当代呈现”的部分,也应当抱以一些宽容。
不过,相关从业人员确实也急需历史补课了,历史题材很受关注,但简单粗糙地蹭历史流量已经行不通了。
这肯定是好现象。人们越发珍视国家的历史资源,对历史题材有更严格的审视,这有力地证明了社会整体文化素养的提升。我们的作品和节目,当然也要跟上这种整体上涨的水位。
设计 王璐瑶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新闻推荐
3月14日,电影《你好,李焕英》片方宣布该片即将在全球上映。从当时的数据来看,这部票房超过50亿元的电影,不仅已经是国内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