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酷的赛制能拯救观众的“幽默”疲惫吗

济南时报 2021-02-26 13:52 大字

□新时报记者 江丹

《吐槽大会》第五季已经播出一段时间了,尽管请了很多流量明星、话题人物,却很少出现在“热搜”的前几名。《吐槽大会》第一季播出时,堪称现象级综艺,但到了第五季,它已经面呈疲态,再复杂的赛制也拯救不了它的点击量。

不同于以往先是一堆明星车轮式吐槽,最后将火力集中射向主咖,新一季的《吐槽大会》分了队伍,增强了对抗性,甚至主咖都要竞争上岗,队员分数太低还要被淘汰。或许有一些《吐槽大会》的观众就是被这复杂的赛制劝退。

作为一名观众,说实话不太懂这样严酷的赛制与幽默到底有什么关系,特别是对其中的一些明星来说,他们表演的段子也不是自己写的,而是出自编剧。那么他们参加这种竞赛的动力和意义是什么呢,是看谁脸上的紧张表情更逼真吗?原本有明星加持的《吐槽大会》应该比《脱口秀大会》更好看,但实际上大多数时候前者都没有后者精彩,毕竟大多数《脱口秀大会》的选手都在讲自己创作的段子,他们表达的是自己真正的生活。

况且熟悉了《吐槽大会》的段子套路之后,观众很容易就会产生一种“幽默”疲惫。那些肤浅的“吐槽”,让人笑得也很尴尬。最新一期许知远的表演片段,或许是自《吐槽大会》第五季以来的高光时刻。其中有些段子不是令人立刻发笑的,可是恍然大悟之后会笑很久,因为其中有“深度”,埋了“梗”。这段表演也让《吐槽大会》上了“热搜”,有了话题,还有网友将许知远的吐槽整理成文字发到了网上。

有网友说,这是知识分子许知远的“降维式”吐槽,其实《吐槽大会》原来也是这样的维度,只是后来它自己越降越低。他们的主创在计算大众的接受门槛时,或许有些过低了。《吐槽大会》好像一直在努力将自己变成大众的《吐槽大会》,可门槛并不是它能否与大众顺利握手的唯一要素。要知道,就连历史悠久、观众基础广泛的相声都不再刻意追求大众化,以脱口秀这种小众幽默方式为主的《吐槽大会》又如何真正能收获大众流量呢?与之同时,反而丢失了原来的一部分观众。

如果仔细留意一下会发现,这一季《吐槽大会》更像是一档观察类真人秀,有很多舞台之外的镜头,呈现脱口秀演员们。这或许是《吐槽大会》的一次“造星”操作,打造脱口秀行业的明星,就像相声行业也有相声明星,真正成为明星之后,他们就可以在脱口秀和相声之外有更多可能,比如参加其他与行业无关的综艺,拍摄影视剧等,总之无论干什么,他们都成为了流量本身,意味着有更大的变现能力。

最近常常回看《脱口秀大会》第一季,当时也是分成两支队伍,却感受不到对抗性,更像是来自天南海北的脱口秀演员在聚会。联结他们的不是成为“明星”的诱惑,而是一种志同道合的热爱。

新闻推荐

国产“偶像”的门槛在哪里 从一档选秀综艺节目《创造营2021》说起

最近,《创造营2021》(以下简称《创4》)刷屏全网,不是因为这批“准爱豆”的表现多么亮眼,反倒是他们的频频“翻车”让人忍俊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