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营销 虚假宣传 商品假劣 售后缺失 盲盒市场猫腻多问题多
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嚓”的一声,白领小王拆开了刚买的盲盒。“又是茉莉小红帽!”她有些失望,书桌上大大小小三十几个玩偶,都是她最近的“战利品”。为了“拆”到心仪的那一款,她打算第二天再去买。
拆开盒子前,永远不知道自己会“拆”到什么,盲盒带来的这种不确定性与“期待感”让很多中小学生乃至年轻人欲罢不能。然而据观察,新兴起的盲盒市场充斥着饥饿营销、虚假宣传、产品假冒伪劣、售后难保障等问题。近日,中消协发出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适度消费,切勿盲目跟风。
盲盒市场4大问题
盲盒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伴随而来的一些问题却不容忽视。中消协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根据媒体报道及消费者投诉,盲盒市场目前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
过度营销
通过与明星、综艺节目、网红主播等合作,不停地“刷存在感”;通过玩家分享、讨论、交换等方式,唤起消费者的收藏心理和炫耀心理,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打造“系列”概念,设置难以获得的“隐藏款”进行饥饿营销……中消协指出,这些都是商家通过过度营销来引发消费者购买冲动的方式。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由于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攀比、消费观念尚不健全,十分容易购买盲盒“上瘾”,有的甚至为了抽中“隐藏款”而直接“端箱”。
虚假宣传
盲盒与普通商品相比,具有很强的信息不对称性,消费者只能依靠商家的广告宣传来选购,这就很容易被商家夸大商品价值、虚构中奖概率、颜色款式不符等虚假宣传所误导。
有经营者曾推出“新品优享礼包”盲盒产品,宣称每月会给玩家发一个当月新款盲盒以及一套当月明信片,连续发12个月。但消费者收到的不是新品,而是旧款。去年10月,消费者侯先生投诉称,他花100元网购的盲盒商品与实际宣传严重不符,图片过于美化,实物娃娃肤色与宣传图片差别很大。
产品存隐患
消费者拆开盲盒后发现,有的产品可能不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安全性指标,有的可能是假冒的山寨品或者二次销售品,有的是没有生产日期、质量合格证以及生产厂家的“三无”产品,还有的存在划痕、掉漆、污渍等质量瑕疵。一家专业检测机构曾对10组不同品牌的盲盒产品进行检测,结果发现8件样品存在“小零件”隐患,可能存在造成儿童堵塞呼吸道、导致窒息的危险。
售后难保障
一些商家“店大欺客”,消费者遇到质量问题只换不退;还有的商家售后效率低,对消费者的问题一直拖延不处理。一位消费者在网上花295元购买了五个盲盒。收到快递后发现,五个盲盒中有一个已明显损坏,还有两个存在质量瑕疵。消费者当即与经营者沟通,要求退货。但经营者明确表示即便有质量问题也无法退,只能更换全新的备品。消费者李女士2020年7月底在网上购买了一只盲盒,价格为47元,收到后发现盲盒里的是假货,于是李女士联系商家客服要求退货,结果等了一周也没有任何结果。
潮玩品牌掀起盲盒巨浪
盲盒的兴起,离不开国内知名潮玩品牌泡泡玛特。这个首店开设于中关村的品牌,借助盲盒销售用十年时间发展成国内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潮玩品牌之一。据数据显示,从2017年至2019年,泡泡玛特公司营收分别为 1.58亿元、5.15亿元、16.8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56万元、9952万元、4.511亿元。
不仅是泡泡玛特,凭借盲盒实现高增长的还有52TOYS(K&M)、ACTOYS(铃铛猫)、19八3TOYS等多家潮玩品牌。而盲盒带来的高收益,更让国内不少知名品牌纷纷试水——小米十周年纪念推出系列盲盒周边、名创优品联手其他品牌共同推出盲盒产品等。
消费扩张“万物皆可盲盒”
自从去年爱上“抽盲盒”之后,“95后”小王家里的盲盒越来越多。茉莉、毕奇、迪士尼……小王目前已收藏了300多个盲盒,大部分单价为59元,也有少量69元、79元和99元的价位。据估算,小王至今已在盲盒上花费上万元,平均每个月至少消费1000元。“一入盲盒深似海”,小王笑称,单位工作压力大,自己又没什么爱好,而几十元就能买到的盲盒,能在辛苦之余带来不少快乐。
据记者了解,盲盒如今已经从一开始的玩偶,涉足到口红、书籍、古玩、糕点、文物、服装等领域,“万物皆可盲盒”,盲盒消费模式不断扩张。
就连不少文具店里的文具也开始以盲盒的形式出售,5元至20元不等,包括盲盒笔、文具盲袋等。平时一支售价5元左右的笔,装进盲盒后价格就要翻四五倍。“孩子上瘾”,一位家长告诉记者,自家孩子10岁了,已经买了20多支盲盒笔,根本用不过来。
一年耗资百万购买盲盒
在王府井的一家盲盒专卖店里,不时会传来一声尖叫。“抽到自己想要的盲盒了呗。”见怪不怪的店员告诉记者,几乎每天都有顾客来直接购买一整套盲盒。
有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有20万消费者一年在盲盒上花费超过2万元,甚至有消费者一年耗资百万来购买盲盒,而其中95后玩家占了大多数。为了抽中“隐藏款”,一位高中生将每年5000多元压岁钱和零花钱几乎全部用于购买盲盒,但玩了两年多却一个系列也没集齐。一位盲盒爱好者从2019年初开始购买盲盒,截至2020年11月,一共购买了300多个盲盒,其中有8个单价接近千元。2019年9月,原价仅为59元的潘神圣诞隐藏款盲盒在某二手交易平台,售价高达2350元。这种“投机”行为也为盲盒持续升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还有玩家为了抽中某款单价约999元的限量版玩偶,一次性买了500只盲盒,单次消费高达3万多元。在一些二手交易市场,“隐藏款”等稀有盲盒玩具已被炒到上千元的高价。
据《北京晚报》
■声音
卖盲盒不是“清库存”
中消协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有的经营者产品本身并没有过硬的竞争力,只想着蹭盲盒的营销热度;有的经营者将盲盒当作“清库存”的工具,赢得了眼前的利益却丢掉了长远口碑。
该负责人说,首先,盲盒的基本属性是商品,无论盲盒是按照正品销售还是附属品销售,盲盒本身都是商品,经营者都必须承担法定的质量担保责任。其次,盲盒经营者应确保商品质量信息真实,保障消费者知情选择,产地、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使用存储条件、安全警示、价格、“三包”等均应当充分告知,保证真实全面,不得作出虚假、夸大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该负责人表示,如果经营者不把精力放在提升主营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过度依靠盲盒营销的噱头误导消费者冲动购买,用一些粗制滥造的产品糊弄消费者,只能产生短期的吸引力,会很快消耗消费者的信任感,损害自身商业信誉。
■提醒
买盲盒别过分沉迷
中消协提醒消费者,要认清风险理性消费,适度消费勿盲目跟风。拆开盲盒既有可能因高于预期而惊喜,也有可能因低于预期而失望,不能只抱着投机或者中彩票的心理购买盲盒,不应过分沉迷,切勿跟风与攀比,要结合自身经济能力、消费需求和兴趣爱好等,理性消费、量力而行。另外,消费者在购买盲盒时,要尽量选择信誉高、口碑好、售后服务完善的商家进行交易,同时,还应注意索要和留存发票等购物票据、经营者广告宣传信息等作为事后维权的凭证。当自身合法权益受损时,要及时与经营者沟通协商,协商不成的可通过向市场监管部门、消协组织投诉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进行维权。
此外,对于青少年而言,低龄儿童自制力弱,家长应该用谨慎的态度对待文具盲盒,尽量避免让孩子频繁购买,对文具盲盒成瘾。
新闻推荐
朋友安诺离婚后自己带着女儿生活,刚离婚时她有种被踢出局的失败感,让她倍感自卑,于是她努力提升自己。安诺在机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