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着急定义女性的30岁

济南时报 2020-08-14 13:50 大字

□新时报记者 江丹

访谈节目《女人30+》的热度远远比不上刚刚大结局的电视剧《三十而已》。后者从开播伊始便在社交网络上制造女性话题,从太太圈到婚姻、从大城市到小镇,从姐弟恋到相亲,无一不戳中当今社会关于女性的痛点。估计《三十而已》以女性观众居多,从剧中的角色寻找自己生活的影子,可是比来比去或许会发现,对大部分人来说,想要在30岁便拥有剧中的生活是有难度的。这部剧应该也不缺男性观众,他们大概率会希望拥有一个像剧中“全能家庭主妇”顾佳那样的女性伴侣。

《女人30+》在社交网络上难觅话题,最近有点波澜可能是因为近期的嘉宾是在《三十而已》中饰演王漫妮的江疏影,还有特别会制造热点的杨天真。江疏影说30岁这个年龄带给自己的困扰主要是题材的限制,比如她想演甜宠剧,可能就不太合适,观众也可能不会喜欢,还有就是事业进步的焦虑,大家都在往前走,如果原地踏步就是在退步。杨天真是那种结果导向的人,做事情讲求目标,无论过程如何,最初的设想最终要实现,这让她看起来更加坚定,也更加励志,当然也就更为女性所喜欢。在今天,独立的女性形象更受欢迎。对于年龄的问题,杨天真担心的其实也是很多同龄女性也有过切身体会的,比如身体机能的下降、记忆力衰退等。

尽管杨天真被社会上的很多女性视为榜样,但她缺少一点普遍性,那就是婚姻和孩子。无论是为了真爱还是随波逐流,步入婚姻、生育孩子之后,很多女性会发现,这样的生活会带给她们很多快乐,但也有很多痛苦。平衡家庭和事业并不容易,如何在两者之间分配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永远是个难题。大多数时候,她们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后援团,但对一些女性来说,她们只有自己。

这档节目的嘉宾还有周杰伦的妻子昆凌。当代独立女性其实很不愿自己的名字前边带有另一种限定,比如谁谁谁的妻子、谁谁谁的女儿,谁谁谁的妈妈或许还会自豪下,因为这意味着自己抚育有方,那个前缀某种意义上是对自己付出的一种肯定。昆凌在节目中说,她希望自己的女儿以后可以看到女性有更多不同的可能性,希望她成为妈妈以后不要待在家里,也可以成为事业的女强人。这一般是有后援团的底气才能说出来的话,要知道,在当下社会,有太多女性想成为全职妈妈而不能,家庭需要她们外出工作,有一份收入,以抵御渺小家庭的抗风险能力。

不知道为什么,今天的社会似乎很着急定义女性的30岁,讨论这个年龄的感情和事业、焦虑和获得。无论是直白的《女人30+》《三十而已》,还是《乘风破浪的姐姐》《妻子的浪漫旅行》等综艺,有讨论说明有关注,有关注说明有差别。为什么没有人去定义男性的30岁?现在还有多少人会主动谈起男性三十而立的话题?

女性观众可能很需要这样的电视剧和节目来讨论自己的存在,从中寻找一些榜样或者安慰,让明星的焦虑抵消一些自己的焦虑,但非常确定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比起这些别人的生活,她们更需要家庭队友的支持,更需要一位得力的保姆,或者一个可以延时再延时的幼儿园。不是她们不想前进,而是步履维艰,每踏出一步,在考虑获得之前,她们都要思量该放弃和牺牲些什么。

新闻推荐

“中国最惨网红”

“土味”一词最早出现在2016年,当时的微博贴吧等经常盘点“中华土味系列”,出现了很多相关分享。2018年末,搜狗(SOGOU)发布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