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率五年连降 年轻人为什么不结婚了?
原创: 90后小可爱 四象工作室
文 | 欧阳婕 图 | IYE 编辑 | Laura
又到年底了,当编辑小可爱叼着铅笔、盯着“气数将近”的日历、正为“如何踩点完成KPI”、“去哪儿跨年”等问题苦恼时,突然意识到元旦过后3周就是春节了!一想到每年回家后“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型新年保留项目”——催婚,我对工作的热情、对生活的希望瞬间就熄灭了,深吸一口雾霾,缓缓吐出,顿时感受到了“岁月不饶人”的沧桑。
唉……今天,小可爱就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跟大家聊聊我们新时代年轻人们如何看待“结婚这件让人心(chuí)潮(tóu)澎(sàng)湃(qì)的事”。
1
90后结婚率与发量一起下降!
在结婚这件事上,中国很多长辈习惯了“赶鸭子上架”,总觉得自己孩子大学一毕业就到了“该结婚的年龄”。
Well,对于这件“人生喜事”,“房子、车子、红票子”都是压力,“家暴、出轨、PUA”均为风险,一些90后望而却步,于是“单身爽”、“一直单身一直爽”成了不少未婚青年的口头禅。
不得不说,放眼全球,连年走低结婚率确实是“大潮流”。
近年来,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结婚率在“常年低位徘徊”的基础上,进一步出现下降趋势。中国的结婚率虽没有以上这些国家“惨淡”,但也是“5连降”,从2014年9.6‰降到2018年7.3‰,即1000个中国人里有7对夫妇领证。
坦白说,编辑小可爱认为这种趋势还会延续,因为年轻人作为“结婚主力军”,“晚结婚”的趋势肉眼可见。
2
30岁前结婚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第一批90后再过几天就迈入30岁,相比20多年前的父辈,这届年轻人里30岁前就结婚的人数几乎只有当年的一半。
这张图基本印证了一个意料之中的结论:越是发达国家和地区,30岁前就步入婚姻殿堂的比例越低。
全球越来越明显的“晚婚潮流”背后的一个因素是现代社会中婚姻自主性提高了。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现代化办公方式的普及,体能处于弱势的女性也走向职场。女性不再依赖男性获取生存资源,使得“家中应该有个壮劳力”的需求逐渐淡化。
这种趋势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城镇化程度越高的地区结婚率越低。
3
城镇化率越高 结婚率可能越低
从2001年到2017年,中国25岁-29岁年轻人的未婚比例从18%升至36%。纵观内地31个省区市,总体呈现一个大趋势:越是城镇化水平高的地区,结婚率越低。
城镇化水平领跑全国的上海以4.5‰的结婚率排名倒一,西藏、贵州、河南等城镇化率低的地区,结婚率反倒名列前茅。
除了城镇化水平高的地区年轻人能享受到更自主的婚姻选择之外,也有经济压力的缘故。毕竟,20多岁想在大城市结婚,很多时候还得翻越“房价”、“落户”、“生育成本”等几座大山。面对压力,有些年轻人还是愿意静静地做一条单身狗。
4
有些国家 非婚关系也受保护
多数父母在催婚时会强调“我们也是想找个人照顾你”、“找到一个能照顾你的人,我们才安心”。父母的这种“安心”希望通过结婚来实现,一方面是希望孩子组成家庭,和另一半共同抵御未来人生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目前我国只有合法的婚姻关系才能保障财产和子女的诸多权益。
尽管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了非婚生子女也享有与婚生子女平等的权利,但如果他们的父母拒绝承认亲子关系、拒绝缴纳婚姻外生育的罚款,这些孩子将无法登记户口,上学和就业也会受到歧视。
而在有些国家,不结婚也能有安全感。不仅不用怕“第三者”的轻易插足,下一代的权益也由法律加上保险。
在这些很早就将非婚关系合法化的国家里,人们如今更倾向于不结婚而养育子女。荷兰很早就将同居关系视作合法,而同居伴侣的子女身份不需要通过婚姻确认,同居伴侣也必须和结婚的父母一样去抚养孩子。2017年,荷兰几乎一半的孩子都出生自非婚家庭。
未婚者的多样选择可以受到法律保护,也是这些国家结婚率“常年低位徘徊”的原因之一。
说到底,只要能过的开心幸福,结不结婚又有什么关系呢?而且,选择结婚与否,是“当事人”自己的事,外人还是少置喙比较好。正如李诞在奇葩说里谈到的:“害怕婚姻不是病,一个社会,非要让人结婚才是病。”
好了,本期就到这里了,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微信号“四象工作室”(微信ID:foxgirlnews),更多精彩在等你!
长期招聘线上作者,稿酬400元/千字起,详情后台回复“招聘”查看。
看到这里点个“在看”吧
原标题:《结婚率五年连降 年轻人为什么不结婚了?》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日前,蔡康永的新作《因为这是你的人生》亮相接受媒体采访,他表示希望帮助大家解决“人际关系之惑”。人们既然决定不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