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语言的贫困” ■ 刘振

安徽日报 2019-11-22 07:13 大字

最近央视播出2019年主持人大赛,一众参赛主持人反应机敏、出口成章,各位点评嘉宾妙语连珠、意蕴深长,让这档毫无花哨的综艺节目受到观众热捧,有网友惊叹于主持人的锦心绣口,称之为“神仙大赛”。

主持人有着超出常人的表达水平并不稀奇,这是他们应有的职业素养,尤其央视舞台更是万里挑一。但放在更大的社会背景下,这档节目之所以受到热捧,不仅仅因为主持人的精彩表现,还因为它直接呈现出了一种文化反差——优雅、有意蕴的表达与粗鄙、贫乏的表达之间的反差。就在今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00多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往往心中有所感而发不出,眼前有美景而道不得,丰富都在“表情包”里,提笔只余“呵呵”。倘若一个人日常如此,不会觉得有问题,一旦对比主持人的锦心绣口,才惊觉差距,感叹今天表达自由、文字泛滥之下“语言的贫困”。

“语言的贫困”何以成为问题?要知道现在是个极大释放表达欲望的年代,网络上写手林立、拥趸甚众,朋友圈中抒发心志、各显神通,每天产出的内容以海量计。然而同时,短板也慢慢暴露出来:有的生搬硬套,东拼西凑,复制粘贴了事;有的刻意堆砌,修辞华丽,实则空空洞洞,不知所云;还有的把粗俗当作有个性,把痞气当作接地气,不求美感只求快感,不要文采只要喝彩;甚至一些正式出版物也存在写作注水、文笔拙劣、语言粗俗现象,受到读者诟病。究其根本,正是所谓浅阅读、碎片化阅读以及短视频的流行,带来了广义上阅读的通俗化、娱乐化、鸡汤化,语言表达所立身的土地,外在无比广阔,内在却日渐贫瘠。

也有人认为,无论什么时候,那种高雅、精致的文化只占5%,剩下的95%都是通俗文化、大众文化,不能将今天的这95%与从前的那5%相比,得出我们的文化“每况愈下”的结论,这是一种片面的比较。此说当然有其道理,但问题是它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完全割裂开了。实际上,这两者是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问题不在于如何比较,而在于如何融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网友对央视主持人大赛的追捧显示出一种积极意义——不是在割裂的道路上各行其是,而是对美好的事物心向往之。最近几年《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推崇深阅读、彰显传统文化之美的节目引发广泛关注,证明人们对语言之美、文学之美及其饱含的深厚意蕴,仍然有着发自内心的向往以及随之而来的旺盛的精神需求。或许,这一点一滴的努力可以给语言表达所立身的土地灌注些许营养——懂得何以为美,便不会甘于贫困。

当然,不可能寄望于一档节目去改变“语言的贫困”。语言从来不是孤立之事,它来源于生活、阅读与思考,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语言。如果我们承认语言是一个人需要终生习得的能力,就会多一些自省的意识与改变的自觉。英国哲学家培根讲过:“读书使人丰富,讨论使人成熟,写作使人精确。”在浅阅读和深阅读之间找到平衡,在快生活与慢生活之间找到合适的节奏,在持续深入的思考中抵达事物深处,在透彻明晰的写作中提升表达,在过去与未来的顾盼之间突破“语言的贫困”,或许是我们这一代人文化接续的使命。

新闻推荐

唱歌 跳舞 演戏 花样多 四季度多档综艺节目扎堆登场

第四季度的综艺市场非常热闹,多档节目扎堆登场,唱歌的、跳舞的、演戏的都有,每档节目都能爆出不少话题。最近这段时间,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