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的夏天”:树木、洞天与池水里的人情自然

澎湃新闻 2019-07-31 14:52 大字

7月28日下午,建筑师、艺术家鱼山(曾仁臻)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讲师黄晓、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研究员刘珊珊在佳作书局798店联合活字文化举行了题为“园林的夏天”的新书分享会。分享会以鱼山新作《草间情话》的出版为契机,这是他继《草间居游》后完成的第二本“草间”系列作品。

鱼山作品

此次分享会以“园林的夏天”为名,鱼山解释说,除了迎合当下的季节外,也是受到最近所看的综艺《乐队的夏天》的影响。“在我看来,古典园林和摇滚乐似乎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它们与今天的生活虽然已经有了一些距离,但是在很多时候又能以新的形式和面貌回到我们的身边,去重启和联结某些在文化回忆中的感知模式。”

在今天的都市生活的语境中,日常生活与自然的关系是否还有可能如同在园林中一样亲密无间?鱼山希望通过对于园林的解读以及对自己在《草间情话》中诸多画作的分享,去呈现人与自然在夏日中互动的生动情境。草木、洞府和池水,这三点既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构成,也是我们与自然对话的亲切进路。在本次分享会中,鱼山便从这三个层面出发,探寻人与自然万物的相互关照的方式,以及人的身体与精神如何能于山水中得到适当的安放。

树木为亭庐:荫凉与庇护

文徵明《拙政园三十一景》之槐幄

高温侵袭的仲夏,如果没有现代电器的帮助,何处能寻得一地荫凉?在文徵明所作的《拙政园三十一景》中,绘有一处槐幄,几株枝叶茂密如篷帐的槐树形成天然的凉亭,人坐其中憩息。这种在自然之中形成类似于建筑中亭子的空间并非凭空的想象。在泉州开元寺中,阴翳蔽日的古榕树枝干下垂下气根,在支撑树冠冠幅的同时,在中间形成仿若凉亭的空间。

泉州开元寺古榕

在仇英《独乐园图》中,类似的空间再次出现。种植一圈的竹子在上面被绳结聚拢,形成亭的空间,中间有人在虎皮上坐卧歇息。延伸出的长廊亦用竹子构成。更加有意思的是,竹子亭廊所对应的是人工的建筑。竹影摇曳,凉风习习,园林中的植物给予了身体极大的关照。“这是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相互证明的关系非常生动的体现。体现了中国人营造环境和对待自然的观点:自然不仅是人所远观的风景,而且能够成为人欣赏享受时的遮蔽空间,等同于真实的建筑。”

仇英《独乐园图》局部

因此得到启发,鱼山自己也做了类似的作品:四棵松树交织成为树冠如荫凉屋盖,人坐其下,西边山石则为倚靠屏风。除此之外,右侧侍童以山为灶,烧茶煮水,更添情趣。居日常即观山水,这无疑是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写照。

无论是槐树、竹林还是古榕,这种围合而起的自然对于人形成舒适的庇护,也成就了富有情趣的空间环境。以苏州拙政园中的藤亭为例,鱼山进一步谈到这种中国人对自然的处理态度。藤亭有人工的结构,但是紫藤的生长痕迹完全遮盖了原有的顶盖和廊柱,光影斑驳、花香袭人。“中国人擅长经营自然,也就是说,我们懂得如何让人文的元素和需求合适地介入其间,去让自然去呈现出一种更加符合人的身体的存在状态。”

苏州拙政园 藤亭

洞天为仙居:漫游与居所

或天然形成,或人工开凿;或神仙洞天,或日常居住,山洞在中国山水世界中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鱼山首先展示了王履的《华山图册》的一些有趣的局部画面。盈尺方幅之间,足见山石结构之巧妙,人物活动之精彩。“我们往往会认为山水画仅仅从属于极为崇高的精神艺术系统,人与山水之间仍然拘谨地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但是在王履所描绘的这些画面中,可以看到人物姿势情态极为各异生动,他们或仰或卧,甚至有些不够“优雅”。

“在真实的山水生活中,人的身体姿态其实是很丰富的。如果真正进入其间,人就好像回到一个完全开放自由的世界,身心也自然变得活泼。你可以想象一个人如果爬了几个小时的山路,不可能永远保持优雅地坐卧,肯定会躺在地上舒舒服服地休息。山水的姿态匹配着身体的姿态。”

王履《华山图册》局部

从《华山图册》中一幅图中还可以发现的是,画家通过局部山石的交错构成甚至加强了空间的深度。跟随着蜿蜒的路径与索道,人们的目光最终落于茅屋所在的洞天。有趣的是,根据鱼山的实地考察,在真实的华山里,此处不过是山间平台,其尺度远不如画中所现的那般宽广与纵深。“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在山水之中去想象与建造一个洞天世界,这一直是中国人非常强烈的居意愿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有洞天才能撑得起山水。”

杭州水乐洞

接下来,鱼山和在场观众分享了他在杭州考察所见的几处洞府。杭州水乐洞位于烟霞岭中,是烟霞三洞之一。张岱在《西湖梦寻》中有云:“岭下有水乐洞,嘉泰间为杨郡王别圃。垒石筑亭,结构精雅。年久芜秽不治,水乐绝响。”鱼山进一步解释说,水乐洞有两个入口,洞的深处有水,水流带动的风从中吹出,仿佛天然空调。直至今日,也有很多人会在洞中消夏,仿佛是公共客厅。同为烟霞三洞之一的石屋洞是一个下沉的洞穴,亦体现了人与自然在小尺度空间之中的交流与游戏。在洞的出口有凿石凳,上面是一排罗汉,鱼山认为,这仿佛在邀请到访之人在此休息。玉皇山的紫来洞也是如此,在入口处错落修筑着石凳,“这些对入口的经营方式蕴含着建筑对于在自然中身体的安放。”根据这些现实中所见的不同洞穴,鱼山在作品中也在尝试着重现和改写自己对于洞天的视觉想象。在他所描绘的“清凉洞”中,有水从里流动到外,石壁上遍布着摩崖石刻,洞中仿佛是客厅,人们在其间乘凉饮茶,惬意消夏。

鱼山作品 清凉洞

“我们所见的洞穴往往不是纯天然的,完全天然的洞穴没有“人味”。不同形态的洞府邀请着人们对于室内空间进行相应的经营与改造,比如修筑不同的家具和物件,这些富有人情味的细节使得它成为我们可以去流连居住的场所。”鱼山谈道。

杭州 紫来洞

池水为通道:出入与自由

在最后一个板块,鱼山以苏州园林的沧浪亭作为开头。沧浪亭外景处的长廊临水而建,十分凉爽。苏舜钦《沧浪亭记》有云:“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观赏者的休憩是静止的。长廊和池水让人的身体得以不断走动起来,从园林内景走到外部,正是在这种身体的不断动态地转换之中,才能获得凉爽惬意的身心体验。

苏州沧浪亭

在绍兴的徐渭故居青藤书屋,有占地面积并不大的水池,却取名叫做“天池”。在鱼山看来,这既迎合了徐渭“天池山人”之号,也体现了池水在园林自然建筑观中的特殊构造手法。“虽然天池可见的部分不大,但是它有很大的区域被隐藏在这一书轩的底下,而后又联通了院落中的水面景致,这意味着其结束的位置其实并不可见,留给我们的是非常宽阔的想象空间。”同时,书屋的南月门额有其手迹“天汉分源”,对园主而言,这甚至是天上银河的一条支流。在园林建造中,水面面积的辽阔与否很多时候并不是物理上或视角上的实际大小,而在于对空间的巧妙经营和文化想象。

绍兴青藤书屋

上海朱家角的和心园和东莞的可园也有类似的建造理念。水池和亭台之间的亲密关系让水流产生了遮蔽和开放的空间张力。池水中的锦鲤自由在其间穿梭,观察它们的情态行动,鱼山联想到了庄子濠上观鱼的哲学命题。

“观鱼为什么会感到快乐?人与鱼在这个过程中达成了角色置换,或者说共享了游乐的经验。中国人喜欢院子,在院子中透气,然后回到室内空间。这种出入的行动在这里由水中的鱼来替我们实现了。很多时候,我们去欣赏自然,也就是在安放自己的精神。在草木、蝴蝶和游鱼之中,都可以去具体地构建自己的微观宇宙。”

草间情话:微观自然下的空间结构与身体经验

当园林成为景区,城市绿意罕见的情形中,这种身体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和互动模式是否就此消失了呢?在《草间情话》中,鱼山试图在微观的层面继续寻找和发掘着与自然的对话途径。在他的画笔下,通过构造草木间的空间结构,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身体经验和情态被生动地呈现,这使得园林中人与自然的相处方式能够重新回到我们当代的日常生活之中。

鱼山作品

“我们常说草木有情,或者说它们皆具灵性。这么它们对于人的关照究竟体现在哪里呢?”鱼山介绍,通过人物在草木间不同的活动与情态,能够让其与花草本身所构成的空间之间产生某种暗示和关联。爱情、亲情和友情这些人间的纷繁情绪联结,都可以演变为草木之间的勾连。漂游水中的树叶被水岸的红绳所牵绊,水流动中藏静,仿若在人流中蓦然遭遇真情与心动的瞬间。

除了自然中的草木,鱼山还围绕着西瓜进行了一系列颇具夏日节令的有趣创作。“西瓜的瓜皮可以看作是建筑学里的薄壳结构,很容易形成一个空间。而我们在吃瓜瓤的时候,仿佛在为空间作一定的减法。方寸之间,西瓜一方面标画和形成了一定的尺度,同时也使得我们的想象可以徜徉与漫游其间。”

鱼山作品

在分享会后,黄晓和刘珊珊也从自身所研究的园林绘画史和建筑史的角度分别做了深入的分析和回应。在黄晓看来,山水画中所遵循的两条创作路向:师法自然与师法古人,这在园林的建造也十分常见。与此同时,研究古画也需要注意“情”的注入和处境,人在自然中起居生活并不是脱离实际的,其间往往蕴含着非常生动的场景和独特的文化记忆。

以宋懋晋《寄畅园五十景图》为例,黄晓特别探讨了古代园林绘画中画家对于数目字的特殊考虑。 “五棵松、一棵松、三棵槐,都不是简单的数字文字,可能背后都会有文化的影响,这是我们中国非常独特的一点。它把自然的景致与人工的文化联系起来了,所有自然的背后,都有文化的内涵。“从写真到摹古,中国绘画最终转换对心中眼前真境或幻境的情境营造。

古典园林寄寓着古代中国的人居理想。在日常生活之中亲近与体悟自然,这不仅需要造园者和游园者在观念上的认同和理解,更有着非常具体和活泼的空间展开与身体经验。在这个意义上,园林重新回返今日的都市生活并非绝无可能,在鱼山的讲述和笔下,人与自然仍然可以在这种情致之中生动地交游与相处。

新闻推荐

2019《中国好声音》开播收视破2,集中涌现看节目长大的年轻选手,专访导演揭秘全新定位 “好声音”第八年,想做一本“全民励志书”

2019《中国好声音》首期节目四位导师带着各自的青春回忆表演。节目组供图2012年,《中国好声音》在暑期档开播。在许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