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不如书在手

济南时报 2019-05-07 14:13 大字

□钟倩

金庸先生曾说,“读书之对于我,那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只次于呼吸空气,饮水,吃饭,睡觉。”在今天,一本书有多少种打开方式?纸质、听声、读屏,或许不远的将来,在空气中挥挥手就能翻页阅读。多元的方式让读书便捷而时尚,但是也衍生出碎片化、快餐化、功利化等浅阅读问题,有网友曾吐槽“死活读不下去的十大名著排行榜”,无不折射出现代人阅读的焦虑症候群。

其实,早在多年前,台湾作家张晓风就对“经溶危机”保持警惕,即经典被慢慢消溶的危机,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然而,当下一大批读书综艺节目、形式多样的民间读书会等,又让人看到国人阅读的景象,这是精神的活水与清泉。以我的个人体验看,阅读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越是新媒体时代越要守正静心,保持清醒,戒浮躁、持专注、有定力,做到眼到、口到、手到,真正入脑、入心,转化成自己的精神财富。

经典如牛奶,补足精神钙质,畅销书如可乐,畅快过瘾,偶尔品尝,不可过度。阅读经典,应兴趣引路,先粗读,再慢读,最后笔记,老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随时笔记有利于增进记忆。比如,如果把先秦文学比作一条滔滔大河,顺流而下,从上游的《尚书》《左传》《战国策》《论语》《孟子》《庄子》《老子》《荀子》《韩非子》《山海经》,到下游的《诗经》《楚辞》等,这是我们汉语文学写作的丰沛血脉,也是深度阅读的精神营养——引用《诗经》中的诗文,“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意中人”指向精神世界的同盟,抑或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谈,其中的感觉很多时候不足为外人道也。

手机不是洪水猛兽,网文并非一无是处,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能让阅读受益多多。自媒体的深度推文,移动端的掌上阅读,看到有见地的解读、有思想的段落,我会随手收藏或记在本上,提高理解力,拓展知识面,反过来再重读经典原著,会丰富储备。带着问题读,持有批判精神,的确需要一些勇气和胆识,是怪坡嶙峋的“九死未悔”,是偏僻小径的踽踽独行,属于一个人的精神开掘:既要上接溯源,也要下接后世,“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这个过程是独一无二的,又是浪漫迷离的。

苏珊·桑塔格曾告诉读者,“有些书是必要的,当你读它们的时候,你知道你还会重读,也许不止重读一次,还有比这样一种意识更伟大的特权吗?也即意识到被文学拓展、充满、指引。”最令我敬意的是史铁生,陈希米曾回忆,“我曾经嘲笑你看书慢,好几次,我发现你在前一页书边上写的话,正好是作者下一页写出的,我说你干吗不往下看,结论就在下面,干吗停下来自己想,非这样事倍功半……其实那恰恰是事半功倍,那些由亲历悟出的,那些经历了苦苦的思索悟出的,融在血液里,不光更丰富更有力,而且还会生长,成为经久的营养。”这就是重读的最高境界。

我去高校为大学生作阅读讲座,不少人表示四年大学计划要读完几百本书,这样将会导致阅读变成流水线作业,失去精神的内涵。哲学家克罗齐说过,“要了解但丁,我们必须把自己提升到但丁的水准。”要想读懂经典,不妨和着岁月阅读,必须有一定阅历和自我积淀,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对语言的领悟,语言粗制滥造,全文势必枯竭。比如,读汪曾祺,寥寥几句,就能感受到“人间送小温”的温存暖意;读孙犁,无论是小说,还是书信,都能窥见他呕心淬炼文字的质朴,如乡野池塘绽放的白莲。这是一个咀嚼咂摸的享受过程,狼吞虎咽势必出现消化不良。

我经常想,阅读的终极意义是什么?我们赤手空拳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摸爬滚打,九死一生,总得有一两样拿得出的武器或法宝,阅读就是抵抗平庸、对抗外界的武器之一。“万事不如书在手,一生常见月当头。”阅读大概是我一辈子的事情。

新闻推荐

以读诗的方式重塑“自我”

关于海子的诗歌集有诸多版本,理论界对于海子诗歌的研究也层出不穷,但每个人对于海子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正如他的诗歌对于每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