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们成就了偶像的一切

济南时报 2019-01-04 14:13 大字

□江丹

最近,两位年轻演员模仿电影《后来的我们》的一个片段表演,在抖音上走红。它来自最近刚刚开播的一档年轻演员品训节目《演员的品格》。“品训”是这个类型节目的关键词,可能有些观众并不是很明白,如果换作“成长”,大概就会清楚许多。

节目已经播出两期,来自各家经纪公司的几十名年轻演员,按照之前的一个网络排名顺序选择角色和剧本,通过表演,以学员身份被分到有等级差异的班级,其中进入最低等级D班的学员,有可能会被“甄别”,也就是劝退,或者淘汰。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之后,选出最后的胜利者,为他们量身定制IP剧。

这样的选秀模式,观众并不陌生,比如去年火了一个夏天的《创造101》,只不过它选出的是能跳能唱还能上综艺的偶像女团,而《演员的品格》选的则是演员。对任何一个选秀节

目来说,单纯地为观众呈现精彩的表演,已经不足以吸引注意力,从《超级女声》起,节目制作方便知道通过投票的方式,增强观众的参与感,从而让观众愿意为节目花费更多的时间,甚至金钱。

可是,在当下的演艺生态里,各种各样的节目太多了,除了精彩的内容,节目制作方必须想出更多的方法,让观众知道他们的节目,收看他们的节目。近一两年来,“养成”成了一些选秀节目的窍门。节目展现的是想要踏入演艺圈的那些年轻人的成长过程,从最初入门到最后成功出道,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观众的参与。这会让观众产生一种感觉,是他们将这些年轻人送上了舞台,他们的成功离不开自己的支持,而这正是“养成”的成就感。

发现观众“养成”心理的并非只有这些选秀节目,还有游戏。去年,两款养成类游戏《旅行青蛙》和《中国式家长》大火,前者是养青蛙,后者是养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奔波忙碌却不一定有所获得,而在虚拟空间里,人们在“养成”中获得了百分之百的安慰,他们看到,青蛙出去旅行会给他们寄送明信片,而孩子在他们的操作下从出生长到18岁而且考上了名牌大学。

仔细想想,粉丝为偶像的种种疯狂行为,是不是也有这种“养成”的心理在发生作用?他们为偶像打榜,为偶像应援,将偶像送到某个显著的位置,获得某个耀眼的奖杯,他们会觉得,是他们成就了偶像今天的一切,所以他们才能以为了偶像前途的名义理直气壮地向偶像的经纪公司抗议,甚至干扰偶像的私生活。实际上,他们只是偶像经济的一部分,所有人都会要求他们付出,但没有人会应许他们什么权利。

值得注意的是,在《演员的品格》中,担任分班评判角色的除了何炅,另外两位是周冬雨和井柏然。很多人认为这两位的资历不足以坐在这么重要的位置,可这档节目主打受众是年轻人,对年轻人来说,这两位的影响力已经够了。当然,最喜欢“养成”的也是这些年轻人,因为他们还不知道自食其力的生活有多辛苦,也不知道还有其他事情可以带来更大的成就感。在他们的生活里,“养成”明星,追逐明星,十分重要,少一分都不行。

新闻推荐

爆款作品别只追求“抱款”■王石川

内容付费的春天来了,但是还没有到发展的黄金时代。越是众声喧哗,越需坚守文艺的审美理想、保持文艺的独立价值。在追逐财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