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不漂,何以致远? □三耳秀才

半岛都市报 2018-10-08 05:48 大字

■话题

儿女更应关注父母精神上的孤独□宋晨希

老人帮忙带娃,似乎成了社会约定俗成的习惯,于是,“老漂族”也成了应时而生的热词。“老漂族”是指为支持儿女事业,照顾第三代而背井离乡,来到子女工作的城市的老年人。对于如今中国的不少老人来说,“漂”似乎已成为他们生活的常态。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中国现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占全国2.47亿流动人口的7.2%,其中,有将近一半的老人专门“漂”来帮儿女带孩子。他们每天早早起床,买菜做饭,照顾孩子。他们虽然可以享受与儿孙团聚的快乐,但也面临很多问题:年老迁居异地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原有的朋友交流圈被缩小为家庭圈,儿孙之间的家庭代际冲突,与老伴长期两地分居等。

有网友认为,儿女们将父母从县城或农村带到城市,让他们享受更好的物质生活,是自己孝顺的体现,但很多人忽略了父母在城市所遭遇的精神危机。

有网友认为,老年人应该适当地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在新的环境中,只要坚持主体自我意识和自我追求,也可以获得晚年的快乐。也有很多网友认为,社区应该多组织老年活动,帮助“老漂族”融入新环境。

对于“老漂族”的乐与痛,你怎么看?

刘鸿亚

谁的老境都堪怜,这就是人生的无奈之处。可是,当你还不太老,还能漂,你可想过,这是另一个人生的开始。保守估计,至少有十年黄金之期。这,就是我对“老漂族”的基本看法。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心理舒适区。什么意思?人老了,老不漂,就一直待在老家,在老环境下,按几十年形成的习惯生活,便是在心理舒服区。心理学上讲,人离开此区,便会有各种各样的不适应,这些不适应,就是人生的关,人生的难。如果你磨了难过了关,你便进入一个新的人生境界了。

或许有人较真说,“老漂族”就是给晚辈带孩子的,你扯心理概念有用吗?实话实说,很多人认为“老漂族”的一切都是为了带孩子,我觉得这就是“老漂族”所有问题中最核心的问题。举两个例子,看完例子,这个判断就不用我分说辩解了。

一个是作家姜淑梅,一个是画家梵高奶奶。姜淑梅,1937年生,1997年学写字,2012年学写作,如今厉害着呢,不信,你翻翻《乱时候,穷时候》《苦菜花,甘蔗芽》就知道。画家梵高奶奶,真名常秀峰,是一位河南乡村的老太太。不识字,2003年漂到广州儿子的家。70多岁开始画画,当时开始画画,不过是为了让3岁的孙女对乡间的花草小动物有感觉。如今,常老太太,被人称为梵高奶奶。名中有“梵高”,当然也画向日葵,而且对画作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在凤凰卫视《鲁豫有约》节目中,她这样说:要我说,梵高的那幅画(《星空》)我看不懂,可梵高画的向日葵没有我画得好。向日葵不能搁在花瓶里,没有水和土,它会死。

当然,这两个例子,都是被动走出心理舒服区的。在“老漂族”中,起点比这高的,应该占绝大多数吧。如果一味认为带孩子是核心,那么,关于“老漂族”的小问题,随着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的关注便能得以改观,但大的问题仍然无法触及。其实,“老漂族”除了帮助子女照顾家庭,还得有自己的“主体”。比如说,每天写写自己人生的过往,写出的文字,对老人来说也是一种寄托,对晚辈也是一笔精神财富。

老不漂,何以致远?既然是漂的命,那就向远方奔去吧!“老漂族”正在漂,看社会的发展,下一代还会有“老漂族”。借此机会,特为将来的“老漂族”进一句:做好自己,并早早对退休后的精神生活立下主攻方向,这样,到时,漂不漂,你都会快乐的。

老漂应积极融入新“故乡”□李俊杰

随着三十多年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日益增大。城市可以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提供优渥的生活环境,带来最便利的消费体验。但是,由砖石、混凝土构成的城市,无法解决外来人口精神层面的孤独问题,更无法解决年轻男女结婚生子之后,孩子的照顾问题。

于是,大批“老漂族”跟随子女进入城市,照顾孙子、孙女,帮子女买菜做饭。有些子女甚至觉得,将父母从县城或农村带到城市,过上美好的生活,是自己孝顺的体现。但很多人忽略了父母在城市所遭遇的精神危机。

著名社会学学者阎云翔在《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一书中曾提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兴起,体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日渐松动,个人自由度增加,农村的青年逐渐摆脱了家庭与亲属组织的社会控制。阎云翔这本书所调查的样本,恰恰是随着改革开放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大部分人已经成了在城市打拼的青年父母,也就是这些“老漂族”。

在很多子女看来,自己的父母经历了改革开放,赶上了时代的巨变。父母与自己的祖父母不同是,他们能够融入当今社会。他们会发朋友圈,用微信、支付宝付款,可以与自己电话视频。父母似乎与自己一样,也是融入到这个时代的人。

但是,很多子女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父母其实是处在过渡期的那批人,借用鲁迅的一个词语,是价值的“中间物”。他们生长在没有电视,手机不普及的时代,成长在网络出现之前,在他们的精神根底里,还存在着智能化时代之前的影子。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父母几乎没有如同现在的子女一样,抱着手机、电脑,看视频,玩游戏几天不出门,吃饭全靠外卖。父母还是喜欢隔三差五地出门会朋友,晚上出去跳跳广场舞,外出到市场买菜。

在他们看来,智能设备是生活的点缀,而不是生活的全部。因此,当他们来到城市之中,面对着周遭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他们自然会出现精神上的孤独。

因此,我觉得,作为子女,一定不要将自己的生活价值强加在自己的父母身上,还是试图理解父母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乐趣。在父母为你看孩子、买菜做饭之余,为父母在城市中找到一些适合他们的生活乐趣。

本期周刊文章将发送至半岛客户端“快读”频道。扫一扫,更多精彩极速浏览。

下班与同事聚餐,赶巧在路上碰到他老父亲接孙子。于是和他打声招呼,聊了两句,这爷孙俩就回家了。瞧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心里生出一番感慨,只因看到这位老父亲两鬓斑白,脸上也露出了岁月的痕迹。

同事老家在县城,第一年放年假时我去了他家。同事的父母在山上包了地,种植蔬菜养了羊,于是给我们做了美味的农家宴。那时见他们还很年轻,看起来也就五十出头的样子。可当同事有了孩子,与媳妇又都是上班族,没办法照顾孩子,索性就让父亲和母亲一同卖了地,从县城搬来,帮他们照顾孙子。

刚见到父亲的模样,感觉他一下子衰老了很多,可毕竟这是他的孙子,照顾也是“应该的”,于是老两口平时就照顾小孙子的起居,周末才送回儿子家。我不由想起曾读的一本畅销小说《天堂在左,深圳向右》,书中写了一群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带着各自的理想从全国各地来到深圳创业、打拼、生存的故事。伴随年轻人激情的脚步,全国各地拥来一批又一批的老漂族,为了支持儿女的事业,他们背井离乡,到深圳来照顾他们的第三代。

可是“老漂族”在城市生活,也面临着诸多难题。譬如说社交圈子窄,老人更容易感到孤独寂寞,医保、社保问题也难解决,如果与子女生活习惯不同,还容易产生矛盾。就像网上流传的顺口溜:“是主人吧,说了不算;是客人吧,啥活都干;是保姆吧,一分不赚;买菜做饭,搭钱不算;志愿者吧,没人点赞。”所以说,老漂族对这首歌谣真的“深有体会”!

为此,人们也在提倡改善“老漂族”生活,希望社区多组织老年活动,帮助“老漂族”融入新环境。虽然中国家庭的长辈愿意为子女付出,但是也应“量力而行”。毕竟辛苦一辈子,晚年其实更应为自己而活。

“我心安处是故乡。”对于随迁老人来说,最怕的是心不安、在他乡的感觉,所以培养社区归属感很重要,这不仅能让他们住得安心,亦能让他们将来可能留下来养老,且越早融入问题越少。如果能照顾孩子长大,最后再回故乡也好。可如果不能回故乡,以积极的心态“入乡随俗”,主动融入周边环境,培养一些新的兴趣,让生活充实起来,积极参与社区的老年活动,常与街坊邻里交流,亦同样实现“老漂不漂,夕阳更红”。

《夕拾》周刊投稿邮箱:

bdrenwen@sina.com

新闻推荐

应采儿:年轻时就喜欢山鸡哥,不喜欢陈浩南,程莉莎一语道破原因

本文首发于企鹅号,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妻子的浪漫旅行》一经上线就深受网友们的喜欢。四位女嘉宾的性格也截然不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