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完成创新化升级,《新舞林大会》如何让“新”落地?

2018-08-13 08:16 大字

看电视

全新规则和赛制充分放大真人秀的真实,多样化舞蹈题材和人物选择打通大众化传播通道,剧情和舞蹈达成可看性与专业性的动态平衡,今年《新舞林大会》的升级再造可谓是全方位的,这也是灿星制作对于舞蹈类综艺积淀思考后的一次创新探索。

文 | 夕姐

2018年,舞蹈类节目似乎在经历一轮全面复兴,从网络端口的街舞浪潮,再到东方卫视老牌节目《新舞林大会》的回归,都在预示着舞蹈类节目的再度走俏。

事实上,在进入新世纪以后,舞蹈类节目就曾以周期性的方式在中国电视荧屏上几度实现过发展,但不可否认,与音乐类节目相比,舞蹈似乎在整体的声量和爆发力上要相差不少,舞蹈类节目不好做,是行业公认的事实。

近期开播的由灿星制作、东方卫视联合打造的《新舞林大会》,让人们又一次看到了舞蹈类节目所蕴积的能量,它承继自老牌舞蹈节目《舞林大会》,而一个“新”的前缀也证明着,它的再次归来却是一种全新的面貌和姿态。

可以说,《新舞林大会》已经演变成为了一档全新的节目,让这档中国最先开始发展的舞蹈节目的老IP在这个时代里焕发出生机。

从内容设计到赛制规则再到节目剪辑方式和表达的精神内核,《新舞林大会》的升级再造可谓是全方位的,而这种原创化的升级是基于当今媒介生态环境和观众审美诉求变化下的一种必然选择,但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作为舞蹈类节目制作的老兵,灿星制作多年以来积累了大量的舞蹈类节目制作的经验,此次《新舞林大会》的全新回归,是其在当下对于舞蹈类综艺积淀思考创新后的一次探索,以一种更加真实和极致的方式带来了全新生命力的爆发。

《新舞林大会》的“新”显然体现在从内涵到外延的各个方面,让“新”字实现了落地。

规则赛制升级,放大真人秀的真实与极致

明星跨界完成舞蹈训练与表演,是这档节目最根本的内容线索。今年的《新舞林大会》同样保留了这样的基本线索,但在具体的呈现方式上进行了升级和翻新。

变化首先来自于赛制和规则的全部更新,调整了节目初始的逻辑起点,邀请明星参与挑战变成了明星一开始就成为被挑选的对象,参与的明星们不再是一种被动的参与状态,而是一开始就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他们变成了艺考对象,要接受舞伴们的评判和选择,因此紧张的气氛从一开始就被制造了出来,明星们因而也被打回到了普通人的状态,较之以前,参与度与投入度更强。

他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明星,而是一个个参加艺考的普通人,通过考核环节与自己心仪的舞伴兼老师完成配对。

同时在训练过程中,也要完成进度考核,这是对他们在舞台上的表演顺序会产生重要影响的环节,也就使得明星们在整个过程中都处于高度集中和紧张的状态,容不得一点松懈。

因此我们就可以看到,为了更好地呈现舞台,明星们在整个过程中都进行了不小的努力,言承旭在初试环节喝酒壮胆,并且紧张到忘记舞步,秦岚则大呼太真实想回家,更有很多明星为了练习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

实际上,这种极致规则之下的真实呈现恰恰构成了今年《新舞林大会》的最大特点和最具吸引力的看点所在。

舞台表演的精彩呈现之外,这些明星们在幕后的经历和付出得到了更大篇幅的呈现,并且因规则的全新设置,明星们在幕后的参与度、集中度更高。

他们在舞蹈这种相对陌生的领域中所呈现出的状态和最真实的表现,都被节目镜头所记录下来,有困扰有艰难更有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挑战,这些状态足够真实,也让观众更加代入感。

而今年《新舞林大会》,打破了过往的评判方式,明星互相评判和打分的方式,也让节目体现出了更多的戏剧性和冲突感。

明星在表演之外还担负起互相评判的使命,使得他们全程参与的状态更加深入,而互相之间的评分,也让明星对于舞蹈的理解以及彼此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真实,从而呈现出真实所带来的戏剧张力和魅力。

如何去评判和打分,成为明星们在节目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问题,专业度、完成度都成为考量的关键,而因为不同分数等级的设置,也长长让他们陷入焦灼,比如在最新一期节目中,董洁就因为没有了较高的分数卡去给秦岚分数,而伤心落泪,这些都是他们最真实的反应。

可以看到,规则的全方位升级,带来的是极致真实的真人秀观看体验,新一代的观众已经很难用简单的舞蹈表演去满足他们的审美诉求,这种极致真实的真人秀模式的放大式搭建,是一种必然,看上去也正在发生着正面效应。

题材人物多样化开拓,开掘舞蹈类节目大众化传播通道

与音乐类节目相比,舞蹈类节目难做的一个很重要的维度就是舞蹈不如音乐和歌唱本身更具大众化基础,想突破审美壁垒,去完成舞蹈类节目的大众化表达,是能否在电视平台上获得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

事实上,今年大量涌现的舞蹈类节目,很多都是从相对年轻化和小众化的街舞为切入,试图从垂直化的题材中实现对青年文化的突破和引领,以《这就是街舞》为代表,确实也取得了相应的效果。

而作为卫视平台播出的舞蹈综艺,《新舞林大会》依旧选择了一条相对大众化的传播通路,并没有专注在小众舞蹈品类的表达上,而是在舞蹈题材以及人物选择上都进行了多样化的开拓。

在舞蹈题材上,几乎涵盖了主流的中西方的舞蹈类型,既包括了民族民间舞、现代舞、恰恰、牛仔等舞蹈类型,也包括了breaking、popping等街舞种类。

并不专注于某一种舞蹈类型的表达,而是根据明星和他们的伴舞的特点而进行舞蹈节目的设计和编排,一方面也与人物本身的特性相符合,另一方面也是节目本身多样化考量下的一种结果,带给观众多样化的舞蹈类型的审美体验,这对于大众化传播通道的打通是一种必然。

与此同时,在人物选择上,也是遵循了多样化的原则,今年在明星参与者的选择上不仅类型多样而且数量也进行了扩展,他们被分为不同的小组,分别进行舞蹈节目的训练和表演。

可以看到,这里既有本身就有不俗舞蹈功底的演员和歌手,如董洁、张靓颖等,也有不少以前有过舞蹈经验后来却转行的明星,如任嘉伦、许魏洲、毛晓彤等等,当然也有一些舞蹈零基础的参与者,如董力等等。

不同的背景和基础,构成了这些明星参与者多样化的现象,他们在节目中呈现出的各自不同的状态也就变得特别吸引人。

如现在已经成为人气演员的任嘉伦,之前曾是经过多年训练的练习生,这次来参与节目也是为了找回当时的梦想和状态;

言承旭则直言如果不做演员可能会去做一个舞者,因此他在节目中也是一次对舞蹈的圆梦之旅,而节目也代替他克服了此前一直存在的在舞台上跳舞的障碍;

而董力虽然没有舞蹈经验,但也在过程中认真备战,体现出舞蹈本身所蕴藏的勇敢向上的精神。

事实上,明星们来到节目当中也一直在进行着自我的不断挑战,24小时的排练时间对与很多人来说都是考验,高度紧张的时间限制让很多人陷入高度紧张的状态,如吴莫愁就要在24小时内挑战完成了此前从来没有进行过的桑巴表演,最终有了一个很不错的呈现,而喜剧演员乔杉的高强度的breaking表演也出乎了很多人的意外。

除了明星参与者之外,今年的《新舞林大会》也加大了素人表现的篇幅,舞伴兼老师们的真实性格和他们彼此之间的互动也成为了节目表现的重点,而不仅仅只是起到陪衬的作用。

电视机前的观众,在这种多样化的舞蹈类型和人物的呈现中,能够获得的不仅是多元化的审美体验,还有多样化的人物群像和人物之间多样化的情绪和情感,在其中不断完成着自我审视和代入。

从各个维度上体现出的多样化选择,是《新舞林大会》打通大众化传播的一条重要通路,同时采用全新的赛制和内容去对当下观众的大众审美去加以适配和激活,完成电视舞蹈综艺的一次维新。

剧情与舞蹈保持张力,达成可看性与专业性的动态平衡

作为一档老牌舞蹈节目IP,《新舞林大会》在保持原本IP整体线索和气质的同时,用原创的方式实现了全面的升级。

如今的媒介传播环境和观众的审美诉求都已经发生了变化,如果单纯地给观众或优美或专业的舞蹈表演,恐怕已经很难去满足他们的需求。

《新舞林大会》选择放大真人秀的表现力,并且在剪辑方式上也采用了剧情式的剪辑方式,明星背后的付出以及他们互相之间的互动将舞台上的舞蹈表演加以支撑,让整个表演变得不再单薄,也让整个节目也更具张力和看点。

灿星多年来的舞蹈节目制作经验,让其在这种剧情和舞蹈之间的平衡把握上有更多的底气,做到一方面带给观众具有连续剧般的好看的电视节目的观看体验,另一方面也没有忽视掉舞蹈本身的专业性和表现力。

实际上,可看性和专业性之间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明星们幕后的付出都是为了呈现出更专业的舞蹈表达,而专业的舞蹈表达的释放也让这些明星们在节目中所经历的故事有了依附的基础。

就像侯明昊为了更好的舞蹈呈现而导致休息不好状态不佳,在舞台上出现了重大失误,但因为对舞蹈的尊重,在打分结束之后,他又完成呈现了一次自己的作品。

侯明昊对舞蹈本身的专业化追求构成了这一部分的重要看点,而舞台上的失误也让节目本身呈现出更具真实感的魅力。

而本期节目中,AB两组的垫底选手董力和盛一伦的终极PK也让悬念一直贯穿到了节目始终,让人看得紧张而欲罢不能。

节目真人秀的可看性和舞蹈的专业性二者之间动态平衡,让《新舞林大会》找到了与观众对接的一种方式,也让观众在享受到连续剧式的剧情观看体验的同时,完成对舞蹈本身的审美体验,这恐怕是一档舞蹈类节目所希望达到的最理想的状态。

老IP的重生并不容易,而对于灿星制作和东方卫视来说,《新舞林大会》在今年的重生有着多重的意义,也构成了节目内容本身创作创新的一种值得借鉴的方式。

如今的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新舞林大会》的创新既是基于对新的环境的判断,也是多年创作经验累积的结果,让老IP焕发出新生命,这种创新本身,值得业界的关注和研究。

新闻推荐

《天盛长歌》预告中倪妮因一个眼神被赞,网友:期待她的电视首秀

8月播出的电视剧何其多?看着《延禧攻略》,追着《香蜜沉沉烬如霜》,心里还惦记着《爱情进化论》,《武动乾坤》还没来得及看,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