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戛纳” 中国的“大年”
本报特稿 电影入围,红毯争艳,买片卖片……第71届戛纳电影节中国军团全面绽放,场内场外中国元素到处可见。说着普通话的论坛、发布会、以中国电影为主题的派对群星荟萃;各路外国场刊里关于中国电影的报道层出不穷,华语电影的大阵仗推广更是来势汹汹。而另一边,以往华语电影表现较弱的竞赛单元,中国军团的表现也十足抢眼,以贾樟柯、毕赣、章明为代表的导演新作扎堆入围不同单元,用实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作品:几乎每个单元都有中国电影人的参与
今年的戛纳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大年。除了中国资本、中国市场等老生常谈的话题,在内容方面的表现也十足抢眼。
贾樟柯导演的《江湖儿女》入围主竞赛单元,“一种关注”单元里有毕赣的《地球最后的夜晚》,由章明执导的《冥王星时刻》入围了“导演双周”单元,在短片竞赛单元,魏书钧的《延边少年》从近4000部作品中入围,将与另外7部短片共同角逐最佳短片奖。另外,电影基金会单元中,来自上海戏剧学院的申迪的《乌玛》入围,将与另外16部作品共同竞争3个奖项,可以说几乎每个重要单元都有中国电影人的身影。
尽管近年来华语电影入围戛纳的数量不少,但像今年如此大规模地扎堆入围现象实属少见。
导演毕赣的新作同样备受期待。年仅29岁的他首部导演处女作《路边野餐》口碑爆棚,被赞为“天才型”导演,此番新作将延续前作的诗意风格,并首度启用明星演员汤唯、黄觉担任男女主角,戛纳电影节艺术总监福茂此前在宣布入围时给予这部作品高度评价,称其:“继承了侯孝贤和大卫·林奇的风格。”此外,入围“导演双周”的导演章明则是中国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前作《巫山云雨》同样获奖无数。
市场:中国市场成戛纳关键词
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总收入达到202.17亿元,超过北美同期票房收入。随着中国票房的不断突破,中国市场成为今年戛纳最为热门的关键词。
竞赛场外,关于中国电影的论坛并不少见,票房、市场、如何助力中国电影国际化,是最为热门的话题。在市场已经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人渴望让自己的作品真正走出去。在一场名为“新浪潮中国电影论坛:如何通过电影向世界讲述中国”的论坛上,导演霍建起、演员卢靖姗等多位嘉宾就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让华语电影推陈出新的话题展开讨论。
走进电影宫,中国元素也随处可见。供媒体人、电影人免费取阅的场刊里关于中国电影的报道层出不穷,足见全球媒体对这一市场的关注度。电影市场里来自中国公司的展台不少,墙上的广告位也有不少被华语电影占据。而每年都成为华语电影重要宣传阵地的戛纳场刊,今年依然有大量华语电影选择在上面砸广告赚吆喝,作为戛纳三本场刊中最为重要的一本,来自英国的《银幕》首日封面即被中国电影《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拿下。成龙的新片《神探蒲松龄之兰若仙踪》也以跨版的大篇幅进入场刊,此外,《风再起时》《欧洲攻略》等诸多新电影的海报也在场刊里出现。
参与:圈里一半的人都来了
每年戛纳电影节场外的“中国军团”总是格外热闹。今年,依然可以看到不少华语明星忙碌的身影。演员张震大概是最忙的,身为今年评审团的成员之一,他将投入21部主竞赛入围电影的评审工作。
红毯上,范冰冰、李宇春、廖凡、赵涛、张震、郭富城、黄子韬、马思纯、马苏、苗苗、吴建飞、王丽坤、任重等中国明星陆续亮相。遗憾的是,这其中多数都是应品牌商邀请,真正凭作品而来的人并不多。
不过,多数艺人来到戛纳,还是为了宣传作品。范冰冰在走完红毯后就马不停蹄地参加了新片《355》的推广活动;郭富城、苗苗、吴建飞、马苏也纷纷为了自己主演的新作宣传造势。
各大论坛上,明星演员们的身影也随处可见,李宇春与黄子韬、导演编剧文晏就女性电影在电影行业中的贡献展开讨论;《战狼2》演员卢靖姗就自己在好莱坞打拼的经验侃侃而谈。他们的出现不仅为论坛增加了“星效应”,也提供了身为演员身处行业一线的第一手感受。
因为选秀节目《偶像练习生》大热的人气选手秦奋、韩沐伯则在戛纳做起直播。
除此之外,戛纳的美景也吸引了不少艺人在此拍摄宣传照片,穿梭在戛纳的海边、老城,经常能遇见在拍照片的艺人团队,也有演员趁此机会在戛纳看电影,而更多艺人来戛纳不过是增强“海外曝光度”。
新闻推荐
蔡徐坤在社交网络支配生活的时代,蹿红和过气成为常态。几乎是一眨眼工夫,娱乐圈顶级流量的坐席,就完成了一场交替——传统“四大流量”开始衰落,95后新势力正在崛起。“四大流量”热度不再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