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心底的梦想□秋水萤光

百色早报 2018-05-12 10:36 大字
 

说实话,母亲心里根本藏不下任何秘密。她的梦想很简单,她一度以为,只要执着追寻,就会拥有。

母亲与共和国一同诞生,她六七岁的时候上了小学。母亲虽然不是“校花”级人物,却拥有“夜莺”级的嗓子和“蝴蝶”级的舞蹈天赋。在迎接元旦、春节,庆祝“六一”儿童节,学校排演文艺节目,母亲都是主角,而且还独唱流行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这可气坏了村部附近的同伴们,她们要在舞台上大放光芒的虚荣竟然被“远道而来”的对手生生打压甚至毁灭了。

然而命运很会捉弄人,还没等那些女生报复,母亲就在一次煮猪潲的时候,右腿不小心滑进热水沸腾的铁锅——这次不幸的创伤,不仅让她的脚板畸形、腿部皮肤烧坏,更让她再也没有勇气站起来面对现实,她决绝地离开了校园。

母亲在校学习不过一年时间,离开学校后,她几乎忘记了所有学过的字,她的履历上永远背着“文盲”两个字。但是,她对音乐和舞蹈依旧情有独钟。哪个村有文艺演出或者放电影,她都会跟着人潮去看。她看不懂剧情,但会沉浸在配乐的韵律和舞姿中。有一段时日,生产队的电唱机就放在我们小小的木屋里,父亲每天早晚负责开机放唱片接通屋外的高音喇叭。那些唱片的曲目,母亲早在看《洪湖赤卫队》等电影时背得滚瓜烂熟。傍晚煮饭的时候,父亲才放好唱片,她就边搅玉米糊边兴奋地哼着:“娘啊,儿死后你要把儿埋在大路旁让儿的坟墓向东方……”女中音的甜美与浑厚,虽然少了颤音技巧,但还是让人享受到一种质朴的美。那时候我还没读书,不解歌词含义,以为这肯定是好事;多年后才知道这是生离死别大悲大伤的旋律,母亲唱着歌的时候,脸上的笑容也是凝结成冰的——大概音乐和人心都是相通的吧。

母亲喜欢的舞蹈,其实也局限于那个时代的“样板戏”,她好像特别钟情《智取威虎山》里的情节。我们都还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远嫁外县的姑姑回来,他们聊天聊得忘形了,还惟妙惟肖地学着舞台上杨子荣等主角的动作。年逾不惑,她们的动作有些笨拙了,这些滑稽的姿势,逗得我们几姐妹笑得合不拢嘴。

后来,生活逐渐向好,彩电进入寻常百姓家里,母亲最喜欢的还是又唱又跳的综艺节目。饭前饭后,她常常坐在被称为“懒汉床”的折叠长椅上,戴上老花镜,身体努力向前倾,捕捉每个节目的舞蹈细节;如果遇到那些熟悉的旋律,则侧耳聆听,看看歌词还是不是老味儿。

母亲的心潮永远澎湃,她梦想着重新张开双唇唱歌,张开双臂跳舞。好在苍天有灵,总遂人愿。前些年,村里忽然兴起广场舞热,村头村尾聚集了好几拨人。母亲的听觉还算灵敏,她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怀旧——只要听到几十年前的红歌旋律,她的脚步就会朝着那里移动,心血在那里翻腾,灵魂在那里翩翩起舞……

新闻推荐

杜海涛《闪亮新主播》手写简历曝光 那时他和吴昕都好瘦

昨晚湖南卫视的一档历练主持新人的节目《嘿!好样的》开播了。在这个节目中,杜海涛担任了主持实战特训营的营长,改变了他在《快乐大本营》节目中搞笑的主持风格,在各位主持新人面前变得严肃起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