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无用的年代为何我们还要读诗?

玉林晚报 2018-05-06 11:44 大字

蒙曼近照《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依旧很火,导师们也有些没有料到。评委蒙曼说: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存在,只不过被压抑太久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从2007年开始,蒙曼五上《百家讲坛》,先后担任《汉字拼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的点评嘉宾。作为一名老师,蒙曼坦言“现在依旧很忙,每周学校还有七节课”,参与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活动,占去了她大量的精力,在现有的高校考核机制中,这些工作显然不会为她的学术研究加分。但她认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不也是分内之事吗?”

为什么不可以说“清明快乐”?

十点人物志:《四时之诗》一书中诗歌的篇目是按照节气时序来编排的,这是否想强调古代诗歌的“日常性”?

蒙曼:对,我想这是最自然的一个角度。古人跟今人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他们对自然更加敏感,他们的人生是随着自然的节奏走的,所以春种、夏储、秋收、冬藏。同时,古人的情感也是跟季节之间相关的。

比如他们在春天和秋天写的诗多,冬天和夏天写的诗就少,因为春天是生发的,秋天是收敛的,这都有一个季节大的转换在里面,所以这时人们的诗性就更浓厚一些。而夏天和冬天都有藏的一面,夏天藏热,冬天藏冷。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自然的顺序,如果按照边塞诗、悲怨诗、田园诗等来划分,专题感就太强了,和人们生命的关系也更浅。

十点人物志:比如清明节,提到这个节气,很多人就会想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大家觉得这是一个悲伤的节日,您同意吗?

蒙曼:清明其实是一个融合上巳和寒食的节日。上巳其实是祈福,《兰亭集序》里“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这句话就有提到上巳。寒食节是禁火,也就是把旧火灭掉,迎接新火的到来。而清明祭祀的功能是后期慢慢发展出来的。

所以清明有两个调性,一个调性是从祭祀而来,后来人们就把它和“雨纷纷”或者说比较伤感的情绪联系在一起了。另一个调性是欢乐的,因为要迎接春天和生命的到来。所以你就能看出清明其实是个非常混合的节日。

之前有人问我,能不能说“清明节快乐”?我说当然可以了,因为清明节从来都有非常快乐的一面。问题在于现在很多人对古代文化有一种非常僵化的误解。

如果不是用“背诵”的方法掌握诗的美,那就错了

十点人物志:按照一个综艺节目正常的生命周期,三季之后可能就到了一个发展的拐点。但《中国诗词大会》做到现在,整体评价还是不错的,您怎么看这个现象?

蒙曼:这是正常的。因为中国人对“诗心”的需求其实一直存在,只不过被压抑太久了。中国是一个诗性的民族,我们最早的文化就是诗的文化。这就是我们区别于希腊民族的地方,他们在讲理,在讲逻辑和辩论,但我们一直在讲诗,我们把对各种事情的感情、判断,用诗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个传统从《诗经》《楚辞》开始,一直历经千年,没有中断。

即使到了今天,也有很多人喜欢,只不过我们在近代引入了一个新的教育系统,我们把“诗性”在很大程度上抛掉了,但民族性格绝不会因为几十年的抛弃,就会被彻底改变,这是一点。第二,我认为它的成功,很大原因在于它选的诗不是以难度为最高目标的,它恰恰是以唤醒为目标。就是你这个东西本身是存在的,我一次一次地唤醒你。

所以雷海为会得冠军,武亦姝会得冠军,一个是快递员,一个是中学生。你就能看到这个节目追求的程度,是全民都有可能达到的程度。俯下身去,贴着老百姓的需求走,才能成功。

十点人物志:如果在雷海为和彭敏之间选一个冠军,您希望是谁?

蒙曼:其实在比赛之前他们让我预测,我说我希望雷海为得冠军,但我心里一点底气都没有。但我真是觉得“诗歌”这样的存在,在中国的普世性,就应该有这么大,就是一个外卖小哥也能够亲近。所以诗歌是把人拔到天上去的,但所有的诗人和诗歌爱好者,都在大地上行走。我觉得雷海为恰恰就反应了这一点。所以中国人和诗的关系,在雷海为这里能得到一个最好的诠释。

十点人物志:也有很多人觉得,《中国诗词大会》过分的强调背诵,成了“背诗大会”,您怎么看?

蒙曼:学语言必须从背诵开始。人掌握诗的美,如果你告诉我从理解开始,那这个路就错了。如果你都背不下来,你的语感就不能成立,语感不能成立,你说我对这个诗的内容有理解,那不是诗,那叫诗评、诗论。

还有很多人说能不能考作诗?这里面又牵扯出两个问题:第一,作诗的好坏,谁说了也不算。既然这是一个竞技比赛的形式,那答案必须是标准答案,只有背诵才能考出标准答案。

第二就是如果现在考作诗,其实就已经把大部分人拒之门外了。因为诗歌的创作,今人跟古人是有很大不同的,古人的诗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结婚、送行、生孩子都要写诗。但在今天,诗只是我们陶冶情绪的手段,跟生活的关系已经不那么密切了。也就是说,今天大部分人已经不会写诗了,但如果从背诵入手的话,大部分人还是可以参与的。

很多人对“美育教育”的理解很狭隘

十点人物志:现在很多家长自己不是特别喜欢读诗的,那他们怎么去更好的引导孩子?

蒙曼:父母不喜欢,可能两种情况:第一,父母的心性和诗是不吻合的;第二,很多父母过去没有这个机会知道诗的妙处。但父母和孩子的心性未必是一致的,而且很多父母当年所受的教育里不存在诗教的内容,但今天我们的教育进步了,存在这个内容了。

所以我认为父母不要以自己的想法去理解孩子,至少让孩子知道:生活中可以有多种选择,而“诗歌”是其中非常好的一种选择。父母可以借助书、音频、电视节目等形式让孩子的天性与“诗歌”这样美好的东西更加亲近。

十点人物志:最近这些年,很多民国的语文老课本都被拿出来,作为启蒙读物备受推崇,这种评价过誉了吗?

蒙曼:民国语文教材非常多,但不一定都好。但我们现在选出来的一些,往往是其中比较好的,所以我们不能拿一本出版于民国时期的,经过大浪淘沙之后在今天面世的教材,和今天一本平庸的教材比,那是不公正的。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不能回避,就是民国的特殊性。它是在传统和现代交集的时候产生的一个时代,形成的一种审美。所以它既有古雅的情绪,还有对新时代一种生机勃勃的渴望。

而现在我们是平稳发展,社会的冲撞感不如那时候强了,随之带来的新鲜感、活泼感可能就不如那个时候强烈了。所以民国的书,我觉得要批判的阅读,全部拿来肯定是不行的。

我讲一个有趣的例子:我曾经看民国的一本书里,教育孩子家里来客人了应该怎样做:里面说应该打开门,然后礼貌的称呼哥哥姐姐、叔叔阿姨之类的。放到今天对不对呢?我们现在首先教育小孩:不要轻易打开门。这里面反应的就是时代的差别。所以,虽然我们有些民族的价值观恒久不变,但变化的部分不可忽视。(摘《十点人物志》)

新闻推荐

谢娜晒美照庆祝回归快本自称C位出道,却被曝未PS粗腿照

谢娜去年九月宣布怀孕后,便不再担任《快乐大本营》主持,在家专心养胎,很少出现在公众场合,也罕见晒近照,让许多网友十分想念。今年2月她迎来双胞女儿,便一直被粉丝期待重回节目,不过由于在家坐月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