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不管你多么留恋这个2017还是要 了走距2017年结束

鲁中晨刊 2017-12-22 23:34 大字

还剩

10天

2017年就剩下10天了。也许你会觉得不舍,但它终归要抵达终点。这一年,你最难忘的是什么呢?

12月18日,华中师范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17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或来自于电影、电视综艺节目,或来自于直播平台,无不生动描绘着网民一年来的关注关切和喜怒哀乐,反映着网民的语言文化生态,一年网事尽在其中。

打cal

常用于“为××打call”这样的句式,意思是为××加油、助威。该词并不是指打电话,而是一种应援文化,即台下的粉丝在演唱会上跟随音乐的节奏,按一定的规律,用呼喊、挥动荧光棒等方式,与台上的表演者自发互动。随着某选秀节目的播出,“打call”大火,一般用来表示对某个人、某件事的赞同和支持。

尬聊

尴尬的聊天,气氛陷入冰点。该词由“尬舞”一词衍生而来,有强行聊天的意思。对于有些人来说,好好聊天实在太难,碰到一个不会聊天的,分分钟把天聊死,但情景所需又必须聊天。一般是因其中一方不太会交流,或者谈话时心不在焉,而造成双方交流不畅。

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杜甫一生为李白写了15首诗,但李白回应他的诗作甚少,却写了一首《赠汪伦》。于是,很多网友责问“李白,你的良心不会痛吗”。此语后来随着“鹦鹉兄弟”系列表情包迅速走红,一般用于嘲讽和吐槽别人。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该词语最早出自香港电影《家有喜事1992》中两位主人公间的一段经典对白,意思是事情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折,常常用来调侃一些比较具有戏剧化反转的剧情。

皮皮虾,我们走

该说法源于某游戏中玩家之间的聊天惯用语,2017年被网友们改造成“皮皮虾,我们走”,后又衍生出“皮皮虾,我们回来”、“皮皮虾,我们倒走”等说法,并因令人捧腹的配图表情而在网络上走红,多用于论坛、聊天等场景。

扎心了,老铁

该说法最早出现于某直播平台的弹幕当中。“老铁”在中国北方方言中是“哥们”一词的别称,而“扎心”则是指内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和刺激。该词语的主要意思是向朋友诉苦或抱怨自己内心受到的伤害。

还有这种操作?

该说法最初出现在电竞游戏圈,用于吐槽或赞扬一些让人大跌眼镜的游戏操作方式。后用来形容一些让人无法理解、不按常理出牌的处理事情的方式。

表示心里抵触、对抗,《新华字典》中的解释为怨恨。现在网络上使用,表示用言语回应或行动反击等含义。这从侧面反映出新一代年轻人勇于表达想法、敢于说出不满的人生态度,也说明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包容和多元。

你有freestyle吗?

freestyle是即兴表演的意思,比如在嘻哈音乐比赛中选手常常会临场发挥,作词表演一段说唱。此语因吴亦凡在说唱综艺节目《中国有嘻哈》中屡次提起而火遍网络。

油腻

油腻是对某些中年男子特征的概括描述,这些特征包括不注重身材保养、不修边幅、谈吐粗鲁等。该词语最早来源于微博,后因作家冯唐撰写的《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一文大火,并引发各种讨论。该词语现多被网友用来自嘲。

无论你是否喜欢这个老头还是要 了

请本版所采用的网络稿件及图片作者速与本报联系,以寄发稿费。

又要到圣诞节了。各大商场的圣诞树已经立了起来、圣诞歌也在循环播放,圣诞老人的迷之微笑看着格外和蔼可亲。对这个“洋节”,有人很喜欢,也有人不“感冒”。无论你的态度如何,可能都不会拒绝在平安夜吃个象征着平安幸福的苹果,这也许是中国圣诞节独特的习俗吧。

其实,各个国家的圣诞习俗不同,今天咱们就一起看一看。

美国:平安夜“报佳音”

在平安夜,美国有一个有趣的传统活动“报佳音”。它象征天使在伯利恒郊外向牧羊人报告基督降生的喜讯。当深夜来临,教堂里的唱诗班就挨家挨户来到教徒家门前齐声唱起圣诞颂歌。这家人就要走出门来热烈地欢迎他们,一起唱歌。之后,主人把大家邀入屋中,以茶点招待。说笑一番后,唱诗班就再到别人家去唱。这时,主人一家也往往随同前去。“报佳音”的队伍愈来愈庞大,一家家地唱下去,欢乐的气氛有增无减,常常持续到天明。

法国:午夜弥撒

法国人在平安夜要到教堂参加午夜弥撒。根据《福音书》中的记载,耶稣诞生于伯利恒。这天午夜,朝圣者们会齐聚耶稣降生的山洞。后来,这一习俗变成了午夜弥撒。如今,弥撒常常在夜幕降临时进行。此外,法国很多地方的基督徒选择在这天晚上“复原”耶稣降生。他们会搭建一个真实的马厩,来重现《圣经》中记载的耶稣降生的场景。

挪威:平安夜藏扫把

挪威人每年平安夜都不厌其烦地把所有扫把藏起来,许多男子还要拿出猎枪朝空中放几枪以示警戒。这其中也是有典故的:在当地传说中,巫婆和其他各种魔鬼会在平安夜出没,而巫婆行走江湖必备的就是扫把。

奥地利、德国、匈牙利:扮怪兽吓小孩

根据阿尔卑斯山地区流传了500年的民间传说,圣诞节期间,被称为坎卜斯的怪物会去惩罚那些不乖的小孩。坎卜斯起源于德国童话,如今,年轻人纷纷打扮成坎卜斯怪兽的模样,游走在德国、奥地利、罗马尼亚等国家的街道上,只为吓唬小朋友。

日本:肯德基+圣诞蛋糕

在圣诞期间,肯德基是日本餐饮市场绝对的主角。这家1970年进驻日本市场的洋快餐连锁店的“圣诞派对桶”,往往需要提前两个月预订。不得不说,日本肯德基的广告做得非常成功。他们先是推出了广告词“圣诞节当然要吃肯德基”,随后又说肯德基老爷爷长得像圣诞老人……这样一来,“圣诞节=肯德基”的想法在日本社会逐渐固定下来。

其次,日本人在平安夜有吃蛋糕的传统。各大蛋糕店都会推出形形色色不同口味的圣诞蛋糕,许多人会精心挑选一款圣诞蛋糕,与家人一起围坐,聊聊天,这对他们来说便是最棒的圣诞夜了。

你的圣诞节打算怎么过呢?

新闻推荐

取己之长 定己之位

对于寒窗苦读十几年的学子来说,在高考后面临人生重要的抉择之一,就是专业的选择。今年6月,高考结束的侄子在填报志愿时曾在微信上苦恼地问我,到底应该选择什么专业才好?我以自己的经验给了他建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