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晤,边 走 边 悟
□王阳
有一档很火的文化综艺节目《见字如面》,一封信,一段讲述,云淡风轻中带我们回首某段历史,管窥一段感人的故事。而我们又有多久未提笔,为身边人、为远方人,写一封爱的信笺?
如今手机、电脑席卷了我们的生活,微信、QQ 等聊天工具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瞬间得以实现的同时,也让靠书信沟通的年代与我们渐行渐远。总觉得再先进的聊天工具,也弥补不了展开一封等待多时的书信、见到熟悉字迹时的感动。就像无论机器可以生产出多么昂贵精美的礼物,都不及妈妈亲手纳的一双鞋底,爱人亲手织的一条围巾。物品可以替代,但其中蕴藏的情感无可替代。可能这就是一种情怀,一种心意相通、惺惺相惜的情愫。
《说文解字》中关于书、信是这样解释的:“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信,诚也。”言必由衷之义。可见,书信的作用主要是用来体现一个人真挚的情感和内心。古人认为“见字如晤,声息可辨”,说的便是见字如见人,见字如见面,甚至连声音都可“听”得清晰明了。
一纸书信,从古至今,让我懂得诸多,也看到诸多:诸葛亮《出师表》,让我看到了一片忠诚之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曾国藩家书》教会我该如何读书:“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沈从文《致张兆和情书》让我看到了最好的爱情的样子:“青山绿水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的这头是青丝,桥的那头是白发”;《傅雷家书》让我学会了如何对待人事:“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始终觉得手写的文字,是有温度的。一笔一画,一字一词,一句一篇,都有着自己的意义和情感。无论情书,还是家书,亦或是朋友间的往来唱酬之作。可能这就是:
鸿雁传书,纸短情长;
书于纸,信于心;
见字如晤。
新闻推荐
男星霍建华近日首度在节目谈及和林心如的恋爱过程。他近日接受《鲁豫有约》的专访,提到两人秘密恋爱只能走地下室,直到公布恋情当天,晚上便手牵手去吃火锅,“我觉得男人嘛!想做什么就做。”霍建华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