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千里江山图》动起来:浙江大学学生把名画转换为动态动画

浙江大学 2017-12-14 17:40 大字

最近,朋友圈被一档文博类综艺节目刷屏了——27位明星守护人以小剧场的形式,讲述27件“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故事。那些出现在课本上的传统艺术和文物,在《国家宝藏》的舞台上一下子“活了起来”,甚至有人评价:这就是中国版的“博物馆奇妙夜”!

但是,以别开生面的形式去呈现传统艺术作品,可不是这档节目的独创哦~浙大人文学院艺术学系的同学们,同样运用他们的巧思和妙笔,焕发了传统文化的现代活力!

Part 1:当古典画动起来……

还记得那幅以上等宝石、阿胶等提炼色彩而作,历经千年而不黯淡,惊艳世人的《千里江山图》吗?

浙江大学艺术学系2014级视觉传达专业的同学们则运用影视制作等技术,让“千里江山”动了起来!

不仅如此,他们还让美术图史“动了起来”

2014级视觉传达专业的同学们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艺术学系沈华清副教授的指导下,对中国历代美术精品之作进行元素提炼和动画处理,前前后后耗时一个多月,最终完成了这份美术图史的多媒体动画。可别小瞧了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把平面静态的绘画转换为动态动画,每一个细节都要经过仔细考量。

在技术制作最初,首先要去理解这个作品。”2014级视觉传达专业的崔青洲同学告诉我们,“比如我负责制作的宋代书画的部分,一开始是要理解宋画的意境,比如《溪山行旅图》是体现“高远”的典型,《千里潇湘图》和《千里江山图》则是表现“平远”。”在理解的基础上,再结合中国画的特质来设计镜头语言,才能够更好地去展示和呈现这些艺术瑰宝。

“比如中国画轴是让观者随着画卷的展开逐步欣赏的,因此我的镜头运动也就以此为依据来进行设计。再比如中国山水画是通过前后景的重叠来表现空间的,于是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也就将前景、中景、后景的山峦分别分层,在三维空间里拉开一个前后距离,这样镜头运动的过程中就表现出了前后的空间感又不破坏中国画平面的装饰意味,在动画中就形成了一种类似于皮影的新的空间表现。”崔青洲说。

Part 2:当紫金港加上“传统图案滤镜”

2016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同学们,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艺术学系胡小军教授的指导下,运用他们所学习的传统图案的知识,对风景如画的紫金港校区进行了不一样的写生创作。想知道加了“传统图案滤镜”的紫金港校区是什么模样吗?

作者:庞悦欣

创作思路:采用传统绘画中的平视构图、以启真湖、天鹅、荷花、图书馆、月牙楼等标志物为画面主体展现了校园里的勃勃生机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人物的造型参考了汉代画像石,荷花、飞鹅、竹林等等这些形态创作也参考了纹样中传统的造型方式。

作者:吕子晴

创作思路:以校园里萌萌的求是猫为主题。猫咪飘逸的长发其实是启真湖的物化,以校园里的植物点缀之,采用南华园作为背景,更具古典意味。配色上选用深蓝暗红和米色作为主色调,稳重大气,表达了紫金港的灵气、生气和书卷气。画面中猫的长发、服饰以及一些植物的造型都是由传统图案衍化而来。

作者:刘畅

创作思路:整幅画以红黄蓝为主色调。左上角是启真湖的荷塘,以波纹为背景;左下角红色的桥是西区桥的印象;桥上是月牙楼前灯的印象;底部的水纹为西区桥上雕刻的花纹,同时也表现出紫金港水多的特性;仙鹤和鹦鹉一是表现紫金港古今交融的特点,二是表现了紫金港鸟禽之丰;中间的屋瓦层叠则是南华园和西区求是大讲堂的印象。意在表现紫金港的现代与古典,现实与梦幻。

作者:刘昳斐

创作思路:以求是猫、白鹅和飞鸟为画面主体,辅以紫金港内常见的植物。通过传统图案的表现形式将猫与莲叶的花纹组合在一起,并以此引出水纹,自然承接鹅和芦苇的形象;鸟与鹅的翅膀形成同构,左上的叶片与右下荷叶纹又相互呼应。装饰性的几何纹、卷草纹、云纹则取自校内石桥石墩上既有的图案。

作者:宋佳艺

创作思路:将启真湖畔的风光与传统图案融汇,以几个大转折区分了湖面与地面,以芦苇、海棠、荷叶、白鹭、临湖的座椅等随处可见的标志物为素材进行创作,展现人造物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交织。作画时使用了一些国画中的方式如渐变的水墨手法等刻画荷叶与海棠,辅之以云纹、波浪纹、卷草纹等等传统图案,将紫金港的三维构造进行艺术化处理。

作者:万伊宁

创作思路:以启真湖畔的美景为创作主体,包含咏曼阁、竺可桢老校长雕像以及远方的红日和灵动的生物,描绘出生机勃勃的画面。运用日本浮世绘和中国传统纹样的结合手法,以传递浙大人特有的蓬勃朝气。

作者:陈禹麒

创作思路:以启真湖、大白鹅以及校园里的植物为意象进行创作。温暖的色调寓意紫金港秋日里的温暖阳光。画面中心白鹅展翅拥抱校园的构思,寓意我们在不久的将来也能青云直上回报母校;圈外围阳光洒在植物上,寓意着在最好的年华里蓬勃盛放的我们;最外围则是启真湖的水抽象而成的纹样。

作者:金涵

创作思路:以静谧的月夜为画面氛围,突出了紫金港多水的特点;同时以月牙楼、图书信息中心以及大西区的建筑为造型,辅之以传统图案常见纹饰,通过蓝白对比展现月光扑面映照在建筑物上的感觉。

作者:邓雅婷

创作思路:以求是鹰、黑天鹅以及紫金港内常见的植物为意象进行创作。

作者:冯慧

创作思路:取材于校园中的银杏、莲花以及启真湖等意象,运用了水波纹、鹤纹和祥云纹进行创作。同时,鹤纹和祥云纹有吉祥的寓意,表达自己对学校的美好祝愿。

作者:孙斯旸

创作思路:以常见于南华园的白鹭入画,染上秋时藕荷枫红,春日垂杨拂岸,冬日无冰,湖面依旧微澜。

看了这么多养眼的作品,“传统图案滤镜”下的紫金港校区,是不是更添了一份古典气息呢?

Part 3:当传统图案遇上西方名画

中国传统图案与西方名画的奇妙化学反应

又会碰撞出怎样的艺术火花呢?

(左为法国著名画家亨利?马蒂斯原作,右为金涵同学再创作作品)

融入了中国传统元素的画作是不是更添了一种新疆风味?

(左为奥利地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吻》原作,右为吕子晴同学再创作作品)

加入了传统图案中的蝶恋花、鱼戏水、鱼蛇交缠纹、石器彩陶“人面含鱼”和各种衍化的彩陶鱼纹、太阳纹等等象征爱情的纹样,原本表达热烈的画作更多了一份含蓄和隐喻。

(左为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呐喊》原作,右为俞则宁同学再创作作品)

名画《呐喊》中的元素被提炼出来,施以纹样的四方连续以及龙纹的装饰,又是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中西方的交融,是不是看得很过瘾呢?

正如沈华清老师所说,“如果不了解自己的文化,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文化自信。我们应该去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这不仅仅是我们历史的见证、民族的瑰宝,也是我们今天艺术设计的源泉,从中可以获得许多灵感和启迪。” 传统文化始终是烙进我们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密码,是我们代代传承的文化之根,并在今天依旧不断迸发出新芽。

依托新技术、新思维的再创造再诠释,传统文化以不一样的形式呈现在了我们眼前。胡小军老师表示,艺术设计要立足传统,面向未来。其实,不仅仅艺术设计应当如此,文化的生命力也正在于此。在传承的同时,赋之以时代活力,传统文化才够在今天和未来,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图片来源:浙江大学2016级环境设计专业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特别鸣谢:沈华清老师、胡小军老师、浙江大学艺术系2014级视觉传达专业全体同学、浙江大学2016级环境设计专业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全体同学

(学生记者:费静怡)

新闻推荐

“国宝综艺”缘何吸引年轻人

□杜浩近些年,以国宝为题材的电视节目并不少见,如《国宝档案》《华豫之门》《鉴宝》等,但以综艺形式呈现的较少。最近,一档名为《国家宝藏》的节目首次将博物馆拉进了综艺节目。12月3日《国家宝...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