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集汉字、思想和情感之美于一体 ——读《见字如面》

来宾日报 2017-10-16 09:54 大字

《见字如面》

作者:关正文(主编)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7月

《见字如面》原是一档朗读书信的综艺节目,素雅的舞台上,归亚蕾、张国立等八位明星轮番演读,堪称“综艺界的一股清流”。书信记录的常是些隐秘,能勾起人的窥癖欲,能于字句横竖间瞧出性情来,因其真实度之高足可作补充正史用。

揭私不是编书初衷,缅怀家国历史,人格品行,领会沉浮起落,处世之道才是终极目的。主编关正文说:“一封信看似简单,却拥有足够的内在张力,能打开尘封的历史与丰富的人性之窗。”

本书收录的76封信,既有古代(远至战国),也有当代,既有家国大义,也有缱绻情意,涉信人既有名的,也有无名(名字)的,主题虽包罗广博,但共同之处是都能抒发中国人的情感。比如,杨开慧被捕前写给堂弟的托孤信,仓促之际塞于墙缝中,直到五十年后才被发现。

以下仅举书中的三类主题来赏析:

反映党纪的信件泛着缕缕清风。黄克功从戎战功赫赫,但因逼婚未遂而枪杀恋人,当身陷囹圄时,请求毛主席念其功免其死罪,来信说情的还有主审院长雷经天。毛主席犀利回信诉立场,党员要执行比一般平民更严格的纪律;毛岸英回复保姆孙嫂请求安排女儿进保育院工作一事的信,他赞赏孙嫂作为联络员时对革命作出的贡献,同时劝她切莫因功自大,要坚持做一个质朴、善良的劳动人民。此信温婉可感,不驳旧日主仆情,又令人深省,可说达到了文学的标准。

彰显道德的信件折射着道道人格魅力。都说与陈寅恪相处,须极大的包容,但看他给傅斯年的回信,就会不自觉地对这位学究肃然起敬。时任历史语言所主任的傅斯年写信邀陈寅恪前往商讨会址南迁事宜,须请假两周以上,一并寄来的还有经费。之前文法学院的教师因频繁请假,屡遭社会批评,陈寅恪念及此,回信述缘由,并退还补贴。此事虽不大,却关系全部纲纪精神。一个淡泊名利,有责任心的形象跃然于纸上。

诉说家庭伦理的信件比例最大,也最接地气。李小龙在致爱妻的信中深情款款,至于摄影之乐和交房租等琐事道来也别有小趣。顾城震惊全国的离婚事件前后给妻小及母姐的几封信,看完着实令人扼腕。近年郑氏父子轰动网络的两封往来信,既有青春愁迷惘,又有为人父母心。最令人回味的还是清初女诗人顾若璞写给两个儿子的分家信,她丈夫早逝,持家多年兴盛,却在壮年时做出了这个与传统家族相反的决定,这是为了让儿子们早点了解持家、处世的不易。

书信虽冷门,但是事真、情真。本书并未为名人讳,曾国藩口碑素佳,但也有失节之时,1870年春,由于沟通不畅,导致天津当地人民火烧法国教堂,造成领事在内的二十一人死亡,引起七国公使的抗议。曾国藩受命处理此事,主张息事宁人,并提出“抵命的人数最好略高于洋人伤亡的人数”,最终导致民怨沸腾,他也深感“外惭清议,内疚神明”,隔年便黯然离世。

为了便于阅读,古文信件均被译成白话文,但也紧附原文,在编纂过程中也未破坏原信内容,诚可贵。比如,末代皇后婉容写给贵妃文绣的信,繁简体、中英文,互相掺杂。比如,上海知青桃桃在信中称父母为“您们”,这是不符合现代汉语用法的。

扎西拉姆·多多在《空谷之声》一书中说:“这是一个没有情书的年代,因为没有书信。”同该叹息的,这也是一个没有家书和友书的年代。掩卷之余,彷如静水深流,书信不是电邮,也不仅是一种语言,而是同时蕴含了汉字、思想和情感的美,而这些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新闻推荐

《爸爸去哪儿》中对儿子各种大吼大叫 陈小春:我愿变回一个温柔的爸爸

“我会不允许他在娱乐圈里面混。”9月25日,“陈小春不许Jasper混娱乐圈”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自从带着儿子Jasper参加了芒果TV的《爸爸去哪儿5》,“超凶”的爸爸陈小春和萌萌的儿子Jasper就攻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