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为了感恩她走上献血公益之路

淄博晚报 2014-04-29 17:22 大字

最美家庭家训家风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言传身教,自己多付出,比说什么都管用

今年2月,远在广西当兵的韦帅休假回周村,探望家人。结束休假返回营地前,韦帅特意来到献血车上,献出了400毫升血液,用实际行动支持妈妈的志愿服务事业。韦帅的妈妈孟芹,淄博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周村分队负责人。从2001年至今,她已经累计献血31800毫升。

我用过血,我也要献血

孟芹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秀美的脸庞总是爱笑。无论是对待献血者还是普通市民,孟芹都是以微笑面对,给人一种邻家大姐的温馨感觉。自2001年至今,孟芹在无偿献血的道路上已走过十三个年头。只要接到血站的电话,获悉有急危病人需要输血,她都会毫不犹豫地放下店铺的生意,第一时间赶到中心血站。

之所以走上献血公益这条道路,孟芹说,是因为感恩。“我儿子今年已经21岁了。他不知道的是,生他的时候我在医院接受了输血。从那时候开始我就觉得,不能只用别人的血,让别人付出。我也要献血,就当是感恩了。”

2001年,孟芹带着当时只有8岁的儿子,走上了街头的献血车,第一次知道了献血的感觉,从那时便一发不可收拾。从全血到成分血,从周村到张店,孟芹经常用自己的亲身体会影响着周围的人,传递着献血有益于身体健康,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理念。用她的话说:“我献血,我快乐!我志愿,我快乐!”

越走越宽的公益之路

2009年,淄博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周村分队成立,孟芹高票当选为队长。几年来,孟芹定期带领服务队志愿者,走上街头,走进校园义务宣传无偿献血,在采血点上做志愿服务,和有意献血的市民交流,为献血者倒上一杯温热的水,指导献血者填写查体表格,维持秩序,打扫卫生等等……她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和带动着身边的人。“周村分队刚成立的时候,大概是五六个人吧。现在骨干已经有30多个了。”孟芹说,这其中有很多人是她的同学、朋友、同事和家人。

生活中,孟芹还乐善好施,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011年5月,淄博市新阳光残疾人互助家园组织聚会,发起了一个“说出自己心中愿望”的活动。他们不约而同写道:去看大海。但是身有残疾的他们很难实现这个愿望。孟芹知道后,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在她的积极联系下,淄博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组织了15名志愿者,自费陪同残疾人到蓬莱圆了看海的梦想,给残疾人留下了终身难忘的美好回忆。

2013年农历正月十二这天,孟芹与红十字志愿者和无偿献血志愿者约20余人一起,陪同市福利院的孩子们游周村古商城,观花灯。福利院的18个孩子中,最小的3岁,最大的18岁,有的坐轮椅,有的需要搀扶,还有的需要抱着。志愿者们全程陪护,为孩子们讲解,陪孩子们游玩,他们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受到了区红会和福利院老师孩子们的一致好评。

言传身教公益传家

从第一次跟妈妈献血开始,韦帅的心中就留下了公益的影子。孟芹每次献血,只要有机会,都会带着儿子一起。她说,教育孩子不能靠说的,而要靠做的。希望能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孩子懂得奉献,投身公益。

刚走上公益这条路时,外界也会有质疑和否定,儿子韦帅也不可避免地听说了一些。小时候有一次韦帅对孟芹说,听说献血太多了对身体不好,“反正已经献了很多了,就不要再去了吧。”孟芹觉得这是个向儿子宣传献血的好机会,于是用科学详细的资料告诉韦帅,适度献血对身体无害,并且还拿自己做例子,打消了韦帅的顾虑。

没有了担心,韦帅更加坚定的支持妈妈的公益之路。年满18岁后韦帅就想去献血,但因为当兵未能如愿。今年2月,当兵3年多的韦帅回家看望妈妈,念念不忘的就是去献一次血,并最终在妈妈的陪伴下完成了心愿。他还说,以后也想成为像妈妈一样的志愿者。

如今,志愿者不仅仅是孟芹的一种身份标签,更成为她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时,参加志愿服务耽误了自己美容店的生意,别人问她值不值,她笑着说:“能以自己的行动,带动身边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活动中来,参加到这个充满爱心、充满欢乐的大家庭中,是我最大的快乐。”(晚报记者孔晓文)

新闻推荐

5月7日举办“市民开放日” 市自来水公司邀市民“观水”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