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衡阳市委心系博白抗战老兵 专程来慰问的代表给冯宗恺送上慰问品和2万元慰问金

玉林日报 2011-11-20 04:51 大字

11月18日,博白县城南居民区B8幢—07号居民冯宗恺的家里,一反平时安宁平静的常态,一下子变得异常热闹起来。一大帮人围着他嘘寒问暖,有的为他送上花篮,有的为他送上水果,有的为他送上慰问金,还有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不断地为他拍摄镜头……而附近的居民,却一个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当天上午,民革湖南省衡阳市委组织处处长谢军以及该处一名干部,受衡阳市委、市政府的委托,在玉林市政协副主席周豪等人的陪同下,专程来到博白县,登门拜访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曾经参加过衡阳保卫战的博白籍抗战老兵——冯宗恺,并为他送上了水果、花篮等慰问品和2万元慰问金。

说起民革湖南省衡阳市委一行人的博白之行,还与记者的几篇报道有关呢。前两年,记者从有关渠道了解到,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冯宗恺,在抗日战争中曾参加过长沙第二次会战(即金井遭遇战)和衡阳保卫战,解放后从部队转业回到自己的家乡,并先后担任过博白县第三、四、五届政协委员,现在就住在博白县城南居民区的两层楼里,生活十分俭朴。

2010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日,记者专程赶赴博白县采访了冯宗恺,并采访了目前在博白县城幸存的其他3位抗日老兵朱原琨、郑庆意、蔡如椿,然后根据得来的第一手材料,陆续写作了几篇稿件,并先后刊发在《玉林日报》、《衡阳日报》等报刊上,从而使冯宗恺等抗战老兵从幕后走到前台,一下子成为大家关注的人物。湖南省衡阳市委、市政府的有关领导,从《衡阳日报》上看到记者采写的有关冯宗恺在抗日战争时期曾经参加衡阳保卫战的事迹后,就委托民革湖南省衡阳市委的有关人员要抽空赶赴广西博白县,对冯宗恺进行慰问。因此才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在冯宗恺家里,记者看到,冯宗恺今年尽管已是92岁高龄,但腰板硬朗,精神矍铄。当他得知民革湖南省衡阳市委一行人的来意后,他的话语就变得滔滔不绝起来,给我们讲述了当年九死一生、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的战斗情景,回忆炮火连天、枪林弹雨、血肉横飞的残酷战争场面。

冯宗恺是博白县绿珠镇(今已合并入博白镇)柯木村蓝塘屯人,出生于1920年3月16日。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全国掀起抗日高潮。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在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1938年春,年仅18岁的冯宗恺在博白县中学只读了三个学期,还没有初中毕业,就投笔从军,成为全班第一个参加抗战的青年学生。走出校门后,冯宗恺到湖南参军,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战斗中。为了获得更多的军事知识,他于当年6月通过考试,进入黄埔军校十六期炮科学习。两年后,冯宗恺毕业时,全国抗战已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他有了杀敌报国、展现身手的机会。1941年,冯宗恺任国民党74军炮兵团机枪连下属的一个排的排长,驻防长沙,并因在长沙会战中击敌有功被调升为第六连副连长。1944年6月,冯宗恺又参加了激烈的衡阳保卫战,其所在的营五、六两连官兵200多人参战,能生还不足50人,而能归还原部队者,仅冯宗恺等数人,可谓是九死一生。

新闻推荐

钟小平十年前的夏天妈妈您走了就像缓缓而去的南流江水

...

博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博白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