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春晚我们的年
1989年,宋丹丹首登春晚舞台表演小品《懒汉相亲》,还记得宋丹丹当年这造型吗?
冯巩从1986年到2015年连续参加春晚。一句“我想死你们啦”不知不觉已经听了30年。
1984年陈佩斯朱时茂《吃面条》
1996年赵丽蓉巩汉林《打工奇遇》
刘德华在春晚每唱必成经典,《心中常驻芳华》《忘情水》《大中国》《恭喜发财》……
2010年,解散多年的“小虎队”再聚首,演唱了《爱》《青苹果乐园》《蝴蝶飞呀》三首代表作。
时隔20年,王菲和那英再度春晚同台,“任星辰,浮浮沉沉”,一首《岁月》,唱不尽的是流年。
来自宝岛台湾的费翔,在两岸文化的交流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青山、绿水、天涯、海角,从1984年诞生至今,《难忘今宵》纵横春晚三十余年,以其浓厚的情感、深厚的底蕴、优美的旋律征服了一代又一代人。
王芸/文
全球华人迎来了农历壬寅虎年新春,百节年为首,说到过年,就不得不聊一聊春晚。鉴于现在地方卫视、视频网站都在春晚市场各据一方,下文所提到的春晚皆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球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从1983年至2022年,春晚走过了它的第40个年头。
40年来,春晚流传的经典至今仍被大家无穷回味、经久不衰。尤其上个世纪90年代,那是一个相声、小品、曲艺、歌舞百花齐放的鼎盛时期,为我们呈现了百家争鸣、群星闪耀的繁荣篇章,众多作品熠熠生辉,焕发了巨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最受热捧的当属语言类节目,堪称大型造梗工厂,各类相声小品创造出的段子、流行语历久弥新,幽默辛辣的讽刺令人念念不忘。
陈佩斯、朱时茂作为春晚初代喜剧CP,1984年凭借《吃面条》一炮而红,开创了小品的先河。1990年合作的《主角与配角》可谓封神之作,回想陈佩斯摇头晃脑地说着“皇军托我给您带个话儿”,惟妙惟肖的谄媚形象立刻就能跳出记忆,极富画面,在两人临时调换正反派角色的情节里,朱时茂说“鬼子让我给你带个话”,陈佩斯立马不假思索回道“皇军说什么”,简单的两个错位称呼使得正邪一目了然,直接击中笑点。
赵丽蓉和巩汉林这对母子搭档,继1995年《如此包装》大获成功后,1996年再度合作《打工奇遇》,奇葩演绎哄抬物价、不法经营的社会弊端,整个小品包袱金句高频输出,“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的唱跳惊艳洗脑,网友戏称为华语说唱界的姥姥,推动华语Rap第一人。最后赵丽蓉老师挥毫写下“货真价实”,将小品倡导诚信经商的立意推向高潮。据说这个小品反复推敲修改历时两个多月,排练不下上百次。尽管赵丽蓉老师已辞世二十余年,但老艺术家德艺双馨的从业风范仍然感人至深,值得如今的年轻一代领悟传承。
还有很多优秀的作品不胜枚举,1989年的春晚,宋丹丹作为一名小品演员首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懒汉相亲》中的她满脸胶原蛋白,穿着大红棉袄,系着大绿围巾,一口一个“俺娘说了”,让全国观众都记住了这位朴实又可爱的农民妇女“魏淑芬”,而小品中出现的彩电、沙发、冰箱等极具时代痕迹的家具,更是反映出改革开放后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农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冯巩的冯式幽默也是观众的心头好之一,1995年,《最差先生》中,冯巩标签式的“我想死你们了”第一次出现。1999年相声《有话坐着说》全程爆笑不断,精准内涵了两面三刀、说一套做一套的行为。回顾这些才华横溢的作品,才更加认知到语言类节目的顾名思义。
近年来,沈腾塑造的“贱中带点二,笑起来还满脸褶皱的郝建”、马丽代表性的爽朗笑声,以及冯巩带出的徒弟贾玲都让人印象颇深。从春晚舞台开始,他们已经成为新生代喜剧领军人物,为观众持续奉送欢乐。
歌舞类节目同样异彩纷呈,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我国港澳台地区艺人开始在春晚舞台频频亮相,风格多元的劲歌热舞掀起时尚风潮,令观众耳目一新。这意味着文化兼容开放的信号,自此流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日益频繁。
1984年歌手张明敏身着中山装登台,一曲《我的中国心》激荡全球华人圈。1987年费翔演唱的《冬天里的一把火》,一度引发“费翔热”“劲舞潮”。1995年刘德华用一首《忘情水》实力吸引了大票粉丝。1998年王菲携手那英演唱《相约一九九八》惊艳众人……2008年,周杰伦的
《青花瓷》、SHE的《中国话》,唱出了一个时代的特色。
杨丽萍在1989年春晚3分钟的时间里,用《舞之魂》《版纳三色》《孔雀》三段独舞一举奠定了自己“孔雀公主”的地位。也正是这三分钟让杨丽萍真正意义上成为了春晚舞台打造的舞蹈之星,书写了春晚的舞蹈传奇!2005年,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千手观音》轰动一时,收获感动无数。网友一句话总结,“春晚舞台演什么什么火。”
近几年,看了春晚后,网友的各种神总结每每都能发酵成“后春晚”的热点,春晚导演也坦言,挺爱看网友的吐槽,大家这种很有趣的对春晚的评价,关注点出乎意料,也是一种激励。随着文化娱乐节目的繁荣昌盛,观众的眼界开阔了,欣赏水准越拔越高,加之各大卫视、网络平台春晚的争奇斗艳,在更多选择的冲击下,人们对央视春晚期待值日益加码,自然要求越来越高。
话说回来,春晚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有人吐槽春晚,却依然每年都要看?其实仔细想想,春晚当真只是单纯的一台晚会吗,我们当真对它的好与不好如此在意吗,起码我不是。在我看来,春晚仍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春晚是中国人乃至全球华人的一种情结,一种节日图腾。演播40年,对于上世纪70年代之前的群体而言春晚几乎陪伴他们走过半生,对很多老人来说甚至承载了一辈子的回忆,它已经成为人们的某种精神寄托。特别在海外游子心中,一年一度的春晚也许是他们链接中华脉搏获得归属感的最佳途径之一。
春晚也成为春节的一个符号,将过年与普通日子区别开来,它是我们生活所需的仪式感。忙忙碌碌一年到头,它能够帮助我们放慢节奏,轻松度过可以心安理得把平常烦忧抛诸脑后的瞬间。记起木心先生的诗歌《从前慢》,“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而春晚也在用它的“一生”,慢慢替我们数着一圈又一圈的年轮。褒奖也好吐槽也罢,只是每个人进行这场仪式的方式不同。因为,每年春晚留下的印记,都会成为时光的花祭,在未来的日子里令人怀念或者唏嘘。
春晚还是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标配,联结亲情不可或缺的元素。对大多数中国传统家庭来说,春节代表着父母亲人盼望一整年才等来的热热闹闹全家福的日子。大年三十除了丰盛的年夜饭,热气腾腾的饺子、唠唠叨叨的家长里短,还有什么是能够让老老少少共同乐在其中的呢,那必须是也只能是看春晚,其他娱乐都不具备全员参与的条件。春晚是喜庆,是祝福,是一年又一年的陪伴,更是一份独属于咱中国人的春节情怀。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喝着看着说着热闹着,享受彼此的近在眼前,尽情释放积攒了一年的思念,才算得上圆满。幸福大抵就是如此吧!所以,春晚它不仅仅是一台综艺晚会,它不仅是一个节目,它赋予家人的这一时刻,代表着团聚、陪伴和爱的时刻。
刚刚过去的2022虎年春晚,有什么节目让你念念不忘呢?你对今后的春晚又会有何期待呢?一网友总结得到位,说春晚应该“既要追求阳春白雪,也要兼顾下里巴人,既有高大上的腔调,也有接地气的年味。”春晚就好比一面社会发展的镜子,通过它更真实地反映出我国的经济文化面貌。
春晚舞台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多元化的舞台。我们应当肯定,历年春晚一直持续寻求着艺术表现形式的开发创新,致力于娱乐市场、商业领域的引领和拓展。当然,时代在不断演变,任何事物都有被逐渐替代抑或消失的可能。由衷希望春晚能够更好地融合传统与新潮,与时俱进的同时不忘初心,可以更久远地伴随一代代人。
如若往后余生,每年的此时此刻,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举国上下,都能安心过年,除夕之夜春晚相伴,不约而同地欢笑哪怕吐槽,这难道不正是众生之福,不正是老百姓最需要的最踏实的太平世道和岁月静好吗?
新闻推荐
杨鑫宇时值当下,不论是作为一种文化底色,还是作为一种审美取向,“国风”在年轻人之间都显得风头正盛。随手打开抖音或是B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