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材自真实救援事件
半岛记者黄靖斐
首部聚焦海上救援题材的华语电影《紧急救援》近日定档2020年大年初一,这也是林超贤带领的金牌团队在《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后打造的又一巨制,呈现出林超贤独特的个人影像风格。面对观众的厚望,被称为“魔鬼导演”的林超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我不能让大家掉了这个期待。每一个英雄背后都藏着一份恐惧,我相信所有救援人员在面对前线的时候都会面对这种恐惧。我让演员面对戏里面的恐惧才能诠释救援精神。”
记者:《紧急救援》选取的题材有何特别之处?
林超贤:影片取材自真实救援事件,讲述中国海上救援打捞的故事,和之前的作品相比较的话,有了非常大的升级,将全方位展示海陆空的救援行动,一比一真实还原每一场惊险刺激的救援行动。首次挑战水下拍摄、海陆空救援实拍,困难升级,恐怖指数也一路爆表。把他们训练成什么都懂,上天下海,还要爆破,冲火海。
记者:听说您的外号也有了升级,从“魔鬼林”升级到了“禽兽林”?
林超贤:“禽兽”应该就是没有人性,可能在现场我确实是一个没有人性的导演。没有人性的程度就是不管他们什么理由,我都要他们必须要做到,因为这个电影确实是在《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之后,我了解很多观众对我们电影的要求是有期待的,所以我觉得不能让大家掉了这个期待。这次不管是金钱、人力上,所有的装备、团队都是无私的奉献,我希望所有的工作人员要理解到这个点,不要让大家失望。我不当恶人谁当恶人。
记者:水下拍戏有哪些困难?
林超贤:演员们要下到30尺以下的地方,进行水下拍摄,还有一些冰封拍摄的,不用替身,而且辗转三地,福州、厦门、墨西哥,整部电影要征服的就是那一汪“水”。在大难当前来临之时,做好完全的准备,才能让更多的人收获安全感,收获希望。我们很多人看到的大海风平浪静的一面,队员们往往见到的是惊涛骇浪,是艰巨的任务。
演员对导演又爱又恨
记者:参加完电影的演出创作之后,对于海上救援的工作有了哪些全新的认识或感受?
彭于晏:之前没有看过相关的电影,对于真实的中国打捞队紧急反应特勤组特别不了解,开拍前的几个月,导演让我们训练、上课,让我们了解真正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情况,要做哪些事情,救援队面对危险时,把他人的生命放在自己前面,每天出任务面对的是恐惧和悲剧,回家的时候不能把这些带回。
记者:每次看到林超贤的团队,大家都很羡慕,在林导演的“魔鬼”调教之下,大家又都get到了哪些新技能?
彭于晏:《救援行动》是导演看过真实的情况后设计的,我和彦霖饰演的角色在急流里救司机,我们每天就在水里面泡着。刚好我从直升机跳到水里救援的时候,后面被威亚勾住,被卡车卡在车底了,上不来。解锁有一定的困难,上来就受伤了。导演紧张地说:你没事吧,休息一下再拍几条。我说谢谢导演,我包扎一下再来。
记者:从《破风》到《红海行动》再到《紧急救援》,一路合作下来,对导演的感情有哪些变化?
彭于晏:已经习惯了被导演虐,对他也是又爱又恨。当然每一次都很辛苦,这一次大家每次拍都会有一不小心生命很容易失去的感觉,比如这个威亚靠不靠谱,浪强不强,衣服防不防热,真的有危险的话,我们都有这个心理准备,导演也知道,所以导演通常来个七八条就差不多了。
记者:影片呈现出来的效果既震撼又真实,这也跟导演的严苛要求分不开?
彭于晏:我太喜欢这种拍摄方式了,就是呈现很真实的情况,我们不需要用脑袋演,表演的时候用身体演就是最好的,因为浪、逆水在水下没有氧气,怎么救人都是最真实的反应。非常感谢导演给我们一个非常好的环境。
真实面对眼前的恐惧
记者:看纪录片,您也真正扛着机器下水拍,现在已经有很多技术可以做特效,为何还要这么拼?
林超贤:我不是故意抢人家的饭碗,只是因为演员们每一场戏,戏里面做的动作和刚才的水,对他们来说也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我觉得我下去拍,我希望能准确一点地抓到我想要的东西。不仅是你们害怕,我内心也很害怕,比如辛芷蕾那场戏,游泳池里有25米长的黑布,要一口气到下一个位置才能上去呼吸,非常困难。开机前他们都来跟我确定好几遍,但最后还真的要这样做,我这“禽兽林”就是这么来的。
新闻推荐
耿银平“永远拥有一颗年轻的心,老年人已经不是老年人了,而成了精神上的年轻人。真就是一个字:爽。精神清爽,内心清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