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网络众筹信息审核刻不容缓
不管是不实信息,还是有意隐瞒,都可能让爱心受挫。这损害的不仅是那些慷慨解囊者,更是那些未来可能真正需要帮助者。对公众而言,应涵养信心和信任;对相关部门而言,则须尽快完善规则与法律。
□本报评论员王学义
近日,德云社相声演员吴鹤臣突发脑出血,家人通过“水滴筹”发起百万众筹一事引发争议,网友质疑平台是否提前核实房产、治疗费信息。5月4日,“水滴筹”相关负责人向媒体回应称,平台“没有资格去审核发起人的车产和房产”,只能要求发起人公开说明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去做公示”。(5月5日中新网)
事件引发热议后,吴鹤臣妻子回应称,两套房都是北京六环外的公租房,一套在父母名下,一套在爷爷名下;虽然有车,但家有两个瘫痪病人,有就医出行需要,所以车和房都没法卖。而发起100万元的众筹,是因为不懂平台规则,只输了一个上限额度。
一般来说,如果不是确实遇到困境,谁也不愿向陌生网友求助。这件事之所以让公众难以接受,主要因为两点:其一,吴鹤臣家中“有房有车”的情况并非求助方主动公开,而是在舆论倒逼之下才讲的;其二,网络众筹本应是为那些实在走投无路者提供援助的一个渠道,吴鹤臣作为德云社演员、郭德纲徒弟,有没有穷尽自家所有的努力?事实上,在新闻爆出后,德云社也发布声明称,“德云社和郭德纲本人将继续向其提供一定程度的经济援助”。
这些年,令人欣喜的是网络众筹迅速发展,为很多人提供了“救命钱”。但同时,一些信息不实、不充分的求助事件也频频上演。还记得2016年的“罗尔事件”吗?从为患白血病的小朋友转发、打赏,到质疑罗尔有能力自救并借此营销,公众的情绪在一天内就经历了“过山车”。此外,还有不少人明明自家有车有房有余力,仍然向网友众筹求助。此类事件透支了公众信任,是对爱心资源的严重浪费。
2017年7月30日,民政部公布了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的两项行业标准,其中明确网络求助信息真实性由提供方负责,信息平台对个人求助应加强信息审查甄别、设置救助上限、做好风险防范提示和责任追溯。然而,募捐平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只强调求助者自行公开个人及家庭的房车、金融、医保等方面信息。一些虚假求助被拆穿后,也往往只是退款了事。显然,平台应尽到更多责任,切实提升审核能力,做好信息审核的“守门人”。同时,也应进一步规范个人网络众筹行为,一旦发现隐瞒信息等问题,除叫停众筹、追回善款外,还应加强追惩力度,列入信用黑名单,情节严重的还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愿所有身处困境者,都能收获帮助。但也必须明确,不管是不实信息,还是有意隐瞒,都可能让爱心受挫。这损害的不仅是那些慷慨解囊者,更是那些未来可能真正需要帮助者。对公众而言,应涵养信心和信任;对相关部门而言,则须尽快完善规则与法律。唯其这样,才不会让爱心在一次次“狼来了”里被消磨殆尽。
新闻推荐
春风化雨清华大学不再强制要求博士生发表论文,是符合满足学科与类型差异、促进创新的逻辑的,也是为了“灵活与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