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娱乐八卦> 正文

观《大明王朝1566》 □戚佳佳

淮河晨刊 2018-09-19 17:30 大字

很难得有这样的一段时间追剧,连身边的人都觉得诧异,你怎么也这样追剧,你怎么也这样爱看电视剧了!

对于我,这还真有点不可思议,有多长时间不再看电视剧了,自己都不记得了。然而这一次只是因为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朋友发帖说,他既然也在追剧,他的追剧只源于这部电视剧。是什么样的电视剧让一个不追剧的人,突然心血来潮。

这是一部历史剧吗?我只能说这是一部根据那一段历史的一个轴线去编制的一部电视剧,由几个点铺排开去。不能不说,电视剧后面有一个好编辑,见多识广,对那段历史有自己的判断和想象。情节亦能扣合的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以观者的喜好以及心理承受作为电视剧整个脉络的出发点,分寸把握恰到好处,逗引着你,朝他编的方向滑行。

虽是如此,追剧追的食不下咽,也是难以想象的。但剧追完了,回头仔细考量,对编辑后期的处理,或者说选择性的事件,总觉得有所欠缺。

一个上疏,所引发的是是非非,让人有点不可思议,虽然看起来有波折,也让人有那么几分提心吊胆了一会,但最终还是以观者的期望,以及编辑的方向,从各个事件中逐一击破、推翻,最终的明示,是否还是在于嘉靖皇帝也不是那么没有底线的昏庸,甚至在某些事件的把握上还相当睿智。老虽老,几十年不上朝,也不穿黄袍,整日吃仙丹,着道服,休养生性,哪里还像一个治国安邦的皇帝啊!可就是这样的皇帝,依然可以在坐井观天中,识人善用,似乎他还有一双洞若观火的火眼金睛,能参透各干人等。你想在他背后藏个猫腻,使个小聪明,那都是自欺欺人,自取其辱的事情。

我没读过明史,所以对于这样安排一个皇帝,在某些时候,让你不得不承认他的高人一等的剧情效果,而正因为有这样的分寸把握,也让我们观者没有过多的杞人忧天,心中常有这样的思量,这皇上不是真昏庸,他最终会知道该怎么做的。于是,每逢看起来来势汹汹的潮起之时,最终还是会如此平稳地过去了。

这算不算一个编辑的功力呢!只是不禁会想,这部电视剧它到底存在着一个怎样的现实效果,或者说现实意义?

非常感同身受的,竟是不止一次被海瑞提及的,治国者必先亲民,言下之意,人民的苦难牢记于心,人民的生活状况高于一切。若真如此,倒也是适合于当今社会的发展方向。一代君王,他到底有着怎样的雄心壮志,治国方略,这关乎着那个时代,那个王朝,所有王侯将相,普通民众的生活基点。

再看看里面的演员,倒是都能够做到,眼、口、心,同进同退,毕竟都是我们早已熟稔于心的熟面孔,大多属于实力派,演起来顺意,看起来顺理。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嘉靖皇帝的扮演者陈宝国老师的演技风格,大而化之。可大,大时可容天下;可小,小时细到一根指头。一忽儿气势如虹,一忽儿气若游丝。从荧屏外观,自然不能体恤到作为一个演员的难,但他的举手投足之间,还是让我们那么强烈地感受到了一代君王,那种矛盾,以及无助之间的彷徨,当然,更多的时候,他依然保持了一个皇帝的风起云涌,潮涨潮落。

那份气度,那种豪迈,或许全都得归由那种霸权吧!皇帝的霸气是与生俱来的,而一个演员的霸气,有时是骨子里就有,召唤一下就出来了。当然,一个演员自身的气质也存在着莫大的关联。这些,陈宝国老师都有,他的骨子里是存了那份霸气的,浑然天成,令人不得不另眼高看。

全剧中,虽然把海瑞作为主轴,贯穿其中,但莫名中,总觉得海瑞的戏份选择上并不足以表现出海瑞在担当此轴时,应该有的那种分量。或许,不是个人传记,便会顾及左右前后吧!

不过,总体来说,由于掺杂了个人喜好,对这部名曰为历史剧的,还是有某种天然的好感。剧中的人物明明是明朝的,与我并无交集,可一听到他们的名字,还是会莫名地关注,并打心里有种亲切感。仿佛与他们曾经熟悉过一样。既然我有这种怪想法,可能很多人也存了这样的想法,谁让我们耳濡目染,而被虚晃着恍然如似曾相识呢!

这大概也是历史剧的讨巧之处吧!当然,任何时候,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因为是历史剧,我们明知里面大多来自杜撰,但某些时候,还是希望它能还原历史的本质,尊重历史的痕迹!

这又要好看,又要以历史为依据,不知道谁来调和。不过,看过,这部剧,对此,我充满信心!

新闻推荐

被曝出新欢后,王宝强搭档张雨绮再录制真人秀,这次是要“上天”

本文是企鹅号“不八卦会死人”原创文章,独家发布企鹅号,不得转载!王宝强和马蓉的离婚闹剧在持续了2年时间后,两人都选择用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