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娱乐热点> 正文

从刚开始的好评如潮到之后的逐渐差评,很多电视剧的口碑缘何高开低走——“半部好剧”为哪般

安徽日报 2018-06-29 12:52 大字

芳草:从2018开年到现在,几乎没有一部电视剧称得上“爆款”两个字。反而观众半途弃剧的讨论十分多。有一些电视剧开局很不错,但越往后剧情越来越拖沓,有注水凑集数嫌疑,剧情也越来越凌乱,东拼西凑,有跑偏道的感觉。编剧有本事摊开一个大格局,收尾却很潦草,无论什么内容的片子,最后都用拖拖拉拉的感情戏来凑戏份,这也是被观众广泛诟病的。 “在酒里兑水,或在水里兑酒,浓度全看资本的良知。 ”这是需要警醒的。

spotlight:从刚开始的好评如潮到之后的迅速差评,电视剧高开低走的现象已不鲜见。《和平饭店》前十集,陈数、雷佳音搭档的反差萌清新脱俗,密室逃脱的玩法更是在谍战剧里难得一见,因而悬念迭着悬念,叫人一秒都不舍得快进。可十集新鲜劲儿过后,易容、制毒、跑酷、徒手劫刑场等反常识的“手撕特务”式的剧情一再出现,将之前累积的好感消解殆尽。《美好生活》作为现实题材,前20集戳中了中年人的现实境遇,靠演技赢得了生活质感。然而,10集或20集之后,观众就没有了好兴致,有些细节对剧情推动毫无意义,一看就是在凑集数。

白紫轩:之所以还称之为“好剧”,其实也不浮夸,演员阵容多为实力派,剧情伊始情节紧凑,悬念、冲突密集前置,但播着播着就成“半部好剧”了。现在的电视剧无论故事是大是小,都会凑足40至50集的基本标配,其实这并不符合逻辑,后期剧情“注水”似乎在所难免。众所周知的是商业原因,广告商按集数投钱,正常的剧情注上水,一集有一集的钱。不知是惯用套路限制了编剧的想象力,还是商业运作框住了编剧的能力。

唐豆:拍电视剧和写文章一样,都应该坚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原则,然而,现实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成了稀缺品。 “半部好剧”的背后是商业化的急功近利,如同流水线上的产品,什么流行写什么,卖得好才是所谓“王道”。由此一来,该有的精品剧不精,“半部好剧”层出不穷。电视剧行业,本应剧本至上,却成了账本为王,结果是,精品剧不精,水剧更水。观众都知道韩剧“烂尾”现象屡见不鲜,有主创浮躁因素,亦有产业弊端所致。这一现象不应被效仿,而是应该给国内电视剧创作者一些启示——依靠前几集的 “高能”抓人眼球,不足以成就经典。

(本报记者 晋文婧 整理)

新闻推荐

虽然不光彩,但黄秋生处理的方式,确实为成龙上了一课

文/小杰结婚26年,却有个20岁的私生子,这个帐大家应该都会算。没错,是出轨!而且,这个人还是个明星演员——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