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娱乐> 娱乐八卦> 正文

人生总有那么一点来不及

皖江晚报 2017-09-16 10:23 大字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心绪,想是是枝裕和的切身体验。不管是在其小说《步履不停》,还是在其执导的同名电影中,其中的母子意象无疑是是枝自己伫立在其人生河岸上的母子情结的一个倒影。小说结尾,不再是某个人儿子的“我”,有了一个女儿,步履从来没有停止,生活依旧照常进行,这与电影结尾,“我”驾车带着一家四口来给母亲扫墓的情境异曲同工。与其说这样的结尾充满希望,不如说它显示了人生的残酷。

时令已是夏末,暑气依然逼人,院子里的紫薇花正开得璀璨,黄斑蝶在绿树成荫的山坡上翩然飞舞,横山家族三代人,每年在长子的忌日照例相聚。一家人在久违的热闹中,絮絮不休的母亲对子女的关爱和体贴,自不待言,而威严板正的父亲也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孙辈的一份慈爱。然而,在这平淡的日常互动和琐碎的闲话家常中,每个人的内心却是暗流涌动。初进家门的新婚媳妇在小心翼翼的外表下,因自己曾经的寡妇身份而忐忑不安,而让父亲失望的次子,硬着头皮搪塞自己刚刚失业的困窘。以一生从医而引以为豪的父亲,极力掩饰退休生活的尴尬,而一辈子操持家务的母亲,在对丈夫的冷嘲热讽中,隐约透露出一份不甘和不满。

《步履不停》的故事就在各怀心事的情境下展开,但母亲内心的伤痛在小说中却是引而不发、点而不破的秘密,在改编后的电影中则是以父亲饭后沐浴时,母亲隔着玻璃把他当年出轨的陈年旧事说破的形式呈现——她无意中发觉丈夫在情妇的公寓内哼唱那首名为《蓝色灯火的横滨》的情歌。随后她买了那张唱片,30多年来在家中独自播听。这种平静的冲突在小说中呈现出的则是或如水泡般转瞬即逝,或随即又在暗流里静静流动的伤害和原谅。

小说的氛围波澜不惊,但生活的残酷却随处可见:母亲把三个孩子小时所用物品都保存得完好如初,不时把他们的“回忆”拿出来,沉浸在过去之中。这与其说让人生发怜悯,倒不如说令人脊背发凉。而母亲每年在长子忌日邀请被获救的那个人来参与纪念活动的心理动机,在其编织蕾丝间随口道出:没有人可以恨的话,就只能自己承受痛苦了。就算我们让那孩子一年痛苦个一次,也不至于会遭天谴吧……这毛骨悚然的话凸显的是人性的幽暗。

七年之后,当作为次子的“我”回忆那天聚会时的所见所闻,当初不曾留意的苍凉无奈悠然而来。子欲养而亲不待,“我”再也没有机会当面告诉母亲那个相扑士的名字,与父亲一起去看足球的约定也从此落空,而“我”买的那辆车也在永远等待母亲的入座。人生路上,步履匆匆,总有那么一点来不及。这并非如何深刻的主旨,却可以直抵每个人的心头。

(《步履不停》【日】是枝裕和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冯新平

新闻推荐

六部诺贝尔文学奖改编电影看过一半的足可以称大神

自古以来,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可以说是不计其数。有的电影根据小说改编后可以说是锦上添花,不仅把小说诠释得淋漓尽致,还在自己的创作上让小说通过电影体现得更加深刻。今天介绍几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