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给孩子买什么礼物? 家长用心,比花钱多少更重要
编者按今天是六一儿童节,首先祝孩子们节日快乐!
其实在“六一”到来之前,很多家长就在琢磨,今年该给孩子准备一份什么礼物呢?这几个月孩子宅在家里,先是闲着无聊,后来又忙着上网课,度过了大半个不同以往的学期。随着孩子陆续复课,这个“六一”也算是具有特殊的意义。在这个有点不一样的日子里,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给孩子买礼物”这个并不新鲜的话题。
六一儿童节到了,不少父母想给孩子送件礼物。这,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现在大多数孩子衣食无忧,吃什么玩什么几乎都能得到及时满足,他们幸福感的获得,比上一代人难得多。而一个人,童年时代的幸福感,关系到他一生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所以,父母要送一件让孩子感受到幸福的礼物,得花不少心思。
孩子想要>父母想给
记者家中有一架电子琴,是大约10年前送给儿子的儿童节礼物,但自买来几乎就被束之高阁。
那年,记者为买礼物在商场逛了很久。绘本?拼装玩具?还是衣服……记者最终被一架电子琴吸引——黑色的琴身,乳白的琴键,按一个键下去,就会发出美妙的音符。记者打小五音不全,会弹琴能唱歌的梦想一直如同天上的月亮遥不可及。
“买个电子琴,说不定能挖掘出儿子的音乐细胞。”抱着这样的想法,花了好几百元钱,记者费心费力把电子琴抱回家。儿子刚看到电子琴时,也算有兴趣,但也仅限于放几首电子琴自带的儿歌,之后几乎没再动。再后来,电子琴被放到衣橱顶上,偶尔打扫卫生看到,记者总免不了发一顿感慨。
父母“想送的”礼物,如果不以了解孩子为基础,往往并不受孩子欢迎。这种礼物,大多是父母为满足自身需要,甚至是为了圆自身未曾实现的梦。而这梦,与孩子无关,自然也引不起孩子的兴趣。
很多家庭中,与“电子琴”相同命运的东西不少,或是成套的名著经典,或是某些科目的学霸日记,或是杂七杂八的翻新老物件……承载着父母一代的期望和梦想,被孩子冷落在一旁。
动手动脑>触屏联网
“我家孩子就喜欢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不少父母这样看待孩子的喜好。
抱着寓教于乐的初衷,同时达到限制孩子上网的目的,去年儿童节,一位朋友给刚上一年级的女儿买了iPad,同时下载了很多学习软件。一年来,孩子用iPad学会60多首古诗,看了无数部电影,读了不少老师推荐的书目,与此同时,孩子视力直线下降,一只眼睛到了0.1。
过多使用电子产品,损害的不仅仅是视力。为减少电子产品对儿童的危害,美国儿科学会日前对父母提出一系列建议,从使用时间上来说:18个月以下的婴幼儿除与家人短暂视频外,应禁止使用任何电子设备;18个月-2岁,家长应该挑选适合孩子的节目或视频,并跟孩子一起观看;3岁-5岁,孩子每天看屏幕不应超过1个小时;6岁-12岁,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包括学习在内),一天不应超过2个小时。
科技是人类进步的表现,但同时也让人变懒。作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孩子喜欢电子产品很正常,只要不偏离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轨道,父母应根据其年龄特点适度满足。同时,引导孩子与电子产品保持适当距离。作为购买礼物来说,最好避免电子产品,玩具首选手动、拼装等,书籍首选纸质、无声类,食品最好选原味或者加工链短的品种。
乐在其中>功利主义
可喜的是,现实中不少父母在坚持为孩子选纸质书,同时会征求孩子意见:“儿童节想要什么礼物?”遗憾的是,同样的问题,有的父母会让孩子心想事成,有的则成了为孩子挖的“坑”。
不久前,记者到书店,恰巧碰到这样一幕: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捧着一本《父与子全集》看得如痴如醉,准备结账时又抱来一套《不一样的卡梅拉》。
“儿子,你现在长大了,不能光想着玩。”领他来的妈妈,不动声色地拿过来一套《少年读史记》和一本作文选类的书,“看这个,能学历史,学写作文,行吗?”妈妈说起来语气平和、声调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本来兴冲冲被允许选书的儿子,一脸不高兴:“好吧!”
“我们应当有这样的谦虚,孩子的世界其实你不懂。”新教育实验发起人、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在其著作《让孩子创造自己》扉页,给家长和老师这样一句教育箴言。就如上边这对母子,母亲想让孩子通过阅读获取的,只是应试教育的一杯水,而儿子的选择,则是通过阅读遨游精神的海洋。
前几年,台湾明星林志颖和儿子kimi去法国里昂旅游,恰好赶上当地的读书节。为鼓励孩子们读书,图书馆开展了一项比赛:两周内,谁读书最多,将赢得一份大礼。kimi很听爸爸的话,放弃了一切活动专心刻苦读书,一周读了三本书,别的法国小朋友一本也没有完成。然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却拿着第一名的礼物要求林志颖带儿子退出比赛。“你的孩子是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想争第一,没有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工作人员说。
每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每个人的童年都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而阅读,能够唤醒这种潜在的美好与神奇。
儿童节给孩子买礼物,选什么,怎么选,在记者看来,从来不是技巧,而是父母教育观念、人生境界、人格成熟度的综合表现。蹲下身子给孩子说话,也从来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独特生命的尊重和祝福,而得到尊重和祝福的生命,幸福感会自然产生。为此,记者建议,父母不妨趁着儿童节这个机会,用心去问问孩子,弄明白孩子的真正需要,无论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都陪着他一起去做。
新闻推荐
人和人相处,是一门学问。离得太远了,就像赵本山说的,距离有了,美没了;可靠得太近了,磕磕碰碰,恩恩怨怨就来了。前些日子,在杂志上...